「離岸風電與漁業可共榮 」海委會辦圓桌會議 尋求海洋生態與藍色經濟共榮

2023-09-06 17:22

? 人氣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見圖)表示,希望透過此次圓桌會議,創造海洋生態保育與藍色經濟共榮模式。(資料照,柯承惠攝)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見圖)表示,希望透過此次圓桌會議,創造海洋生態保育與藍色經濟共榮模式。(資料照,柯承惠攝)

海洋委員會今(6)日起一連兩天在台北舉行「第22屆APEC企業/私人部門參與海洋環境永續性圓桌會議」,今年會議以「離岸風場開發下之海洋保育發展」與「藍碳經濟發展現況與挑戰」為主軸,期望創造海洋生態保育與藍色經濟共榮模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在全球因應氣候變遷而推動淨零碳排的趨勢下,如何結合「海洋永續」與「淨零目標」串聯相關行動,尤其台灣正在積極推動離岸風場開發建設下,海洋保育發展就是臺灣當前所面臨至關重要的課題。

在藍碳經濟發展方面,管碧玲說,這是一個在臺灣還沒有成熟及完整體架構的一個議題,這兩大面向,我們希望藉由這個圓桌會議,共同深入討論、分享經驗,討論APEC區域如何對「淨零碳排趨勢下的海洋保育」,推動永續、負責任的發展與合作。

過去傳出漁民與離岸風電建設有摩擦,海委會認為,風電與漁業應該手牽手,攜手共榮,而當他們手牽手時,是要共同走在海洋保育的道路上,風電與漁業不會也不應該反對海洋保育,因為海洋保育創造海洋的永續,才能支持漁業的永續,創造綠能風電的利基。台灣保育要從藍碳經濟著手,才能走向海洋的永續。我們都知道臺灣當前在海洋永續發展的道路上,還需要再努力形成共識。

海委會海保署署長黃向文在專題報告中提出,海洋生態當中,部會最擔憂、最優先要務就是保育台灣白海豚。台灣白海豚是一瀕臨絕種的物種,水下施工噪音可能損其生存,水域是他們重要棲息地,2020年時已經公告他們生存範圍,為減輕衝擊,政府考慮讓不同風場避開棲息地,包含讓風場設置在棲息地以外的地區等,環境部也有政策環評,這些風場施工前都要經過審查,同時還有改善措施,環評會評估程序,完成後還會繼續監測,現在已經審查37個計畫,還有13個等待審查中,因此海保署重點是放在海洋環境污染跟野生動物保育的兩項工作,也有一項指南是專門進行海洋生物評估的審查指引。

至於海保署的鯨豚觀察員計畫也已經在2020年上路,根據計畫,開發商施工打樁前必須回報鯨豚觀察員,進行前後觀察並提供報告,施工當中的報告也要提供數據,epa同仁也會去現場審查資料,現在已經推出第三版鯨豚觀察員手冊以及五間訓練中心,目前已經有497位觀察員,聯合稽查也已經執行17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