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第一次來到台灣,卻是第一次受到這般禮遇」「支持台灣是一種政治正確!」德國會議員暢談訪台心得

2022-10-09 17:00

? 人氣

自民黨議員沙夫勒(Frank Schäffler)說,應該促使歐盟同台灣之間的投資協定盡快簽署,「這是一項值得努力爭取的目標」。據悉,該協定已談判多年,但進展很慢。沙夫勒認為在同台灣的關係上,「改變一些小事情」非常重要,他反對僅僅停留在「象征主義」層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需要國際團結,但象征動作可能適得其反。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羅至美教授對德國之聲說,在當前歐洲的民意氛圍下,支持台灣是一種「政治正確」。「要幫助台灣,而不是增加台灣的風險」。她認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更多的是促進對她的「個人宣傳」(publicity promotion),不見得對台灣有實際好處;希望德國議院的訪問可以化為真正實在的利益。

實在的利益?

怎樣將訪問化成實在的利益?社民黨籍的布德說,在軟實力領域,加強中學生、大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增進了解,意義重大。她說,由於本次訪問得到廣泛報導,德國現在再小的村落都知道了台灣,但並不了解,因此有待加強溝通與交流。目前,有大約2500名台灣大學生在德國念書。

幾天參觀訪問之後,台灣方面對德國有著怎樣的期待?綠黨籍的斯特芬博士(Till Steffen)告訴德國之聲,台灣制定了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德國可以在環保科技、綠色能源領域展開同台灣的合作。他說,訪問期間,已有台灣企業表示,特別歡迎德國風能企業在台投資,希望德國政府以實際行動支持這類項目。他說,這將這是一個廣闊的空間,能源獨立正是在目前俄烏戰爭的背景下凸顯出重要意義。

避免同中國發生直接衝突

台灣最大的憂慮莫過於台海兩岸的安全局勢,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周三(10月6日)在立法院說,維持了數十年的台灣海峽中線「默契」已被中共毀掉,現狀已被改變,很難恢復到原來狀態。對方的「航空器實體飛越領空,就算第一擊」 ,無人機也必須反制。

但台灣目前仍很難期待德國在安全政策領域有所作為。德國外長貝爾博克今年8月在聯大發言談到烏克蘭戰爭時,闡明德國的立場即「不接受大國侵略小國」,而且「這條也針對中國」,但會采取哪些反制動作?她並沒有說明。

議員們認為,軍事上德國無牌可打,巴伐利亞護衛艦遠洋亞太,以及24小時戰機抵達亞洲,都無法改變德國不會軍事參與的主張。不僅軍事實力,遠征亞太在政治上各黨很難達成共識。訪台的左翼黨議員萊伊(Caren Lay)尤其反對軍事干預,包括出售武器。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今年8月份的一次表態,同德國的立場如出一轍。他說:「人人都將捍衛台灣發展自身的政治制度的權利。但人人都會特別審慎地來做這件事,避免同中國發生直接衝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