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海洋保育精神!紐西蘭毛利女性部落領袖 在APEC海洋產業女性培力工作坊獻聲

2024-05-07 20:00

? 人氣

紐西蘭講者Nicola McDonald 女士分享帶領海岸社群原民進行海洋保育經驗。(圖/海委會會提供)

紐西蘭講者Nicola McDonald 女士分享帶領海岸社群原民進行海洋保育經驗。(圖/海委會會提供)

由海洋委員會主辦的APEC「海洋產業女性培力工作坊」,5月7日在基隆市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智能海洋館舉行第二天的活動。延續首日的豐碩成果,本(7)日特別邀請館長陳素芬館長致詞,分享女性在台灣海洋科學、專業、教育等領域參與及領導的特色,並與各國貴賓聚焦女性在海洋保育產業領域所面臨之機會與挑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午的活動由三位專家的講座揭開序幕。首先由我國海洋保育的女性先行者—海洋保育署長黃向文分享職涯的各種歷練與研究,透過科學為基礎的研究調查,瞭解如何透過漁具漁法的改變保育海洋生態,如儘量使用圓型魚鈎,或於延繩釣時加入海鳥忌避措施,就能分別減少對於海龜及海鳥的混獲;在海廢治理議題上,署長也在基礎調查資料分析成果上,逐步建構並推動海廢治理國家政策,上述這些經驗無不再印證女性在海洋保育之推動中可以藉由合作,充分發揮自身潛力,並對海洋保育產生貢獻。

印尼實施嚴格配額控制貿易的策略方針

第二位是印尼海洋事務暨漁業部Nurmila Anwar女士,分享印尼實施嚴格配額控制貿易的策略方針,並指出配額執行對於維護永續貿易和保護海洋資源的必要性。第三位是來自紐西蘭的豪拉基灣論壇(Hauraki Gulf Forum)聯合主席Nicola MacDonald女士,在她分享前先以歌曲頌唱對臺灣的土地及海洋感謝,並緩緩道出一段她如何以女性原民身分推動海洋保育的旅程,她作為沿海原民社群領袖,在觀察環境逐漸改變情況下,帶領社區原民執行史上最大的淡菜野放行動(150萬噸),藉此淨化當地水質並提升水域溶氧量,改善海域生態,她也將傳統以塑膠為原料的淡菜附著繩索,改為自然材質,而這些行動也讓Nicola MacDonald女士獲得2024紐西蘭環境英雄獎的榮譽。

在專家演講後,與會者針對海洋保育與女性議題進行分組討論,進一步聚焦女性在海洋保育中的角色與貢獻,包含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環境教育和社區參與方面的獨特視野,強調性別多樣性在實現保育目標方面的重要性,同時進一步討論科技創新如何減少女性參與的障礙,積極促進落實性別平等與包容性成長,以實現經濟利益與海洋永續性之間的平衡。另外也針對性別視角與海洋保育傳統知識的影響進行交流,特別是女性在保育活動中的角色和貢獻,並如何透過傳統知識傳承和應用來促進海洋保育的性別平等和永續發展。

下午與會者前往參觀潮境珊瑚保種中心,該中心是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攜手成立,也是亞洲首個零碳排珊瑚保育場所,致力於在未來三年透過創新技術復育一萬株瀕危珊瑚,各國貴賓在專家解說下親自種植珊瑚,為台灣的海洋保育栽下共同的基礎;此外,與會者也藉由科技VR(虛擬實境)穿戴裝置參與沉浸式體驗,在輕鬆愉快的海景氛圍中體驗永續的海洋生態。

此外,國內外貴賓對於我國海洋保護區—「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顯示出極大的興趣,該區也是由海洋委員會、基隆市政府、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合作,納入在地居民主動參與的公私協力精神,透過合作共管方式促進社區創生與永續發展。藉此交流過程,也讓該保護區變成我國海洋保育精神的最佳代言者。

工作坊第二天在大家的熱情參與下圓滿結束,與會者對於深入討論和體驗式學習機會表達了驚艷、感動與支持,也承諾將致力於在海洋產業中促進性別平等和女性培力,倡導永續海洋保育,並為亞太地區打造更具韌性和包容性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徐炳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