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巧遇「最大滿月」,錯過再等62年!台灣民眾想看,得要天公作美

2019-02-18 13:29

? 人氣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 19日將迎來119年以來首見的元宵節最大滿月,如果民眾錯過這一次賞月良機,下次得再等62年。估計此次最大滿月將比9月14日(中秋節後一天)的今年最小滿月亮度高出30%、直徑還要增加13.8%左右,大概相當於10元與50元硬幣大小差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次元宵節最大滿月發生在19世紀末

今年元宵節(19日)的月亮將在17時29分從東偏北方升起,23時54分時恰逢今年最大滿月。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民眾不須任何器材輔助,只需肉眼即可輕鬆觀賞。上一次元宵節最大滿月發生在1900年,元宵節遇上最大滿月實屬百年難得,如果錯過這次,下次還得等到2081年2月23日,然而中央氣象局預測,19日台灣大部分地區雲量皆較多,甚至可能會出現短暫陣雨,因此能不能看到這次難得的最大滿月,還是得看老天爺的臉色。

今年共出現3次超級月亮

根據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雖然元宵節固定為農曆正月15日,但滿月發生的時間可能落在農曆每月的14日至17日之間,所以元宵節當天不一定為滿月,且月球是以橢圓形軌道繞地球公轉,所以即使元宵節剛好遇上滿月,還必須恰巧是離地球最近的「近地點」滿月,才能稱作是最大滿月。

超級月亮是滿月或新月與近點月同時發生的近點朔望月,2019年總共會出現三次超級月亮,分別發生在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而其中本月19日元宵節的滿月為今年最接近地球、最大的一個,估計將比9月14日(中秋節後一天)今年最小的「遠地點」滿月亮度高出30%、直徑增加約13.8%,約相當於10元與50元硬幣大小差別。

「超級雪月」、「飢餓月亮」

2月份的滿月在美國又被稱為「滿雪月」,因為2月份通常是整個冬天降雪量最多的月份,因此此次的最大滿月又被稱為「超級雪月」,《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稱,部分美國原住民也將2月的月亮稱作「飢餓月亮」,因為這段時間惡劣的天氣條件,使得狩獵變得更為困難,美國「老農曆」(Old Farmers' Almanac)表示:「這些部落會幫每個反復出現的滿月,取個獨特的名字以記錄季節。」

每年會有12至13個滿月,而一年十二個月的每個滿月都有其專屬名字,例如1月的滿月被稱為「狼月」,因為美國原住民相信此時的狼會因飢餓而嚎叫、2月的為「雪月」,因為該月降雪量通常最大、4月的被稱為「生長月」、9月靠近秋分的為「收穫月」、而12個滿月之外多出來的那個滿月,則普遍被稱作「藍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