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520後首度亮相 解讀賴清德演說「2大關鍵詞」,強調和平是唯一選項

2024-05-21 12:01

? 人氣

海基會候任董事長鄭文燦520後首度亮相,強調兩岸交流需要回到制度性軌道。(張鈞凱攝)

海基會候任董事長鄭文燦520後首度亮相,強調兩岸交流需要回到制度性軌道。(張鈞凱攝)

賴清德總統5月20日上午發表就職演說,兩岸論述引起各方關注與不同解讀。海基會候任董事長鄭文燦今(21)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解讀,「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與「維持現狀」是賴總統講話的兩大關鍵詞,兩岸關係和對美外交缺一不可,和平是台灣唯一的選項,兩岸交流必須要回到制度性軌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5月21日上午舉行「新政府的國安政策:願景與挑戰」座談會,海基會候任董事長鄭文燦公開受邀致辭。他首先回顧台灣民主化之後歷任總統的兩岸表述,李登輝時期完成民主化,台灣主體意識貫穿其中;陳水扁時期,最核心的是建立台灣認同與「一邊一國」論述;馬英九時期則是從「九二共識」走向外交休兵,以及「馬習首會」;蔡英文時期打開了台灣的外交支持,留下了相當重要的「四個堅持」。

兩岸關係和對美外交缺一不可

在鄭文燦看來,「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與「維持現狀」,是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兩大關鍵詞。他表示,賴清德的說法讓國際媒體看到他並未逾越紅線,還鮮明地提出要維持現狀、保衛台灣民主。對台灣而言,兩岸和平是執政基礎,對美外交也是重中之重,天平上的兩端需要平衡處理。

他強調,和平是台灣唯一的選項,戰爭不是選項。如何讓國家安全各種面向可以提高,同時讓風險降低,不要發生意外,讓可能的冒險行動成本提高,使之不會發生,這是新政府最大的挑戰。

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5月21日上午舉行「新政府的國安政策:願景與挑戰」座談會,邀請海基會候任董事長鄭文燦做貴賓致辭。(張鈞凱攝)
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5月21日上午舉行「新政府的國安政策:願景與挑戰」座談會,邀請海基會候任董事長鄭文燦做貴賓致辭。(張鈞凱攝)

至於受到陸方批評的「互不隸屬」論,鄭文燦認為,李登輝時期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之後,《憲法》增修條文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體現了兩岸分治、分立的精神。如何務實處理如此事實,鄭文燦說,這是北京、台灣,以及台灣內部不同陣營不可回避的課題,而且無法用政黨的論述取代政府角色。

不改變現狀也不讓現狀被改變

進一步對「維持現狀」做出闡述,鄭文燦指出,一方面我們不主動改變現狀,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讓現狀被改變。他批評,中國在海峽中線、M503航道或飛航情報區,甚至是其他灰色地帶的軍事行動,在國際社會看來都無助於區域和平,因此首要課題還是如何防止兩岸的現狀被改變和破壞。

相對於此,鄭文燦也提出另一個重要課題在於促進和平力量。他表示,兩岸恢復對話是必然要走的路,但不能預設前提條件或政治基礎。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靠著「九二共識」簽署了19個協議,儘管其中諸如《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等仍有相當大的價值,「九二共識」是國民黨面對北京重要的政治表述,但其非全民共識,也不是蔡英文8年執政的基礎。兩岸如何回到制度性的交流軌道,是促進兩岸和平非常重要的課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鈞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