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籲剷平核一、核四引入新型核電廠 學者指「這件事」沒必要:4+1才夠

2024-05-17 09:18

? 人氣

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芬蘭OL3新型核電廠為EPR型核電機組,安全性較高。(資料照,葉宗洸提供)

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芬蘭OL3新型核電廠為EPR型核電機組,安全性較高。(資料照,葉宗洸提供)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建議,核二、核三廠延役,核一、核四廠剷平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未來核能發電占比可達30%。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僅靠核二、核三廠,就算引進OL3,核能佔比也不可能達到3成;他認為,應讓4個核電廠同時發電,再搭配OL3,才有望達標並降低電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葉宗洸在網路頻道《萬事通事務所》說明,芬蘭OL3新型核電廠為EPR型核電機組,使用第3代核反應器,爐心熔毀的機率比第2代低非常多,因此安全性較高,並指出核四使用的就是第3代核反應器,「支持延役核二、核三廠,但沒必要拆除核一、核四。」

關於童子賢主張只靠核二、三廠,再引進EPR機組,未來核電佔比可達30%,葉宗洸直言「做不到」,核二、核三的整體發電量約為280億至310億度,若想在2030年達到3成,需引進5部EPR機組;因此延役、重啟4座核電廠,再搭配3部EPR機組,核電佔比才可在2030年超過30%。

至於放置新機組的空間,葉宗洸說明,核一、二、三、四廠都有預留空間,共可放置10至12部機組,因此根本無需剷平核一、核四廠,「現在該做的,就是趕快讓4個核電廠加入發電,並用剩餘空地建新機組,衝高核電佔比。」

另外,外界傳出賴清德的就職演講提及,要將燃氣、燃煤、再生能源的占比從5:3:2改為5:2:3,葉宗洸也直言,這根本無法解決缺電問題,核能的發電成本每度僅1.39元,台電的電價則超過3元,若是使用核電,少用較昂貴的燃煤、燃氣發電,每年可省下900億,4年就可彌補台電虧損,電價也能因此調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