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陳水扁、蔡英文4年變臉 賴清德520演說會如何對中國表態?

2024-05-17 08:50

? 人氣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於5月20日上任,在就職演說上將如何論述兩岸關係,備受外界關注。(資料照,蔡親傑攝)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於5月20日上任,在就職演說上將如何論述兩岸關係,備受外界關注。(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灣歷來總統就職演說,有關兩岸論述都會被用放大鏡解讀,原因在於總統就職演說不僅是對內的宣示,也被視為對兩岸關係的重要表態。準總統賴清德即將於5月20日上任,在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上,本就被貼標籤的「務實台獨工作者」,會是一次強烈的表態,還是如前總統陳水扁2000年剛首任談話時,較溫和的提出「四不一沒有」;亦或像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所說,尊重「九二會談」,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直到確認連任後對中態度才轉變?扁馬蔡的就職演說究竟存在那些差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水扁在2000年贏下總統大選,也締造中華民國首度的政黨輪替,他以「台灣站起來——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時代」為題當成520就職演說的主題。

陳水扁首喊「四不一沒有」消除美中疑慮 第二任對中轉趨強硬

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籍的陳水扁原本被視為帶有獨派色彩,但在就職演說中卻表示,海峽兩岸人民源自於相同的血緣、文化和歷史背景,秉持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條件,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他更提出了最有名的「四不一沒有」:「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不過,到了2004年,陳水扁第二任演說態度轉為強硬,強調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存在、台灣在國際社會存在的事實,不容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加以否定,更呼籲北京當局應認同維持台海和平現狀對亞太區域穩定有其重要性。

陳水扁,2000年(新新聞資料照)
陳水扁在2000年贏下總統大選,就職演說上提出了最有名的「四不一沒有」。(新新聞資料照)

馬英九拋「新三不政策」 連任後再喊「一國兩區」

而在2008年,馬英九第一任就職演說上,對於兩岸的論述、態度上一改扁政府執政後期對中國的強硬作風,馬英九提出「新三不政策」,「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1992年,兩岸曾經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今後將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早恢復協商,並秉持「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

馬英九在2012年第二任的演說上,雖同樣強調「不統、不獨、不武」,首度提到「一國兩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而所說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馬英九指出,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台灣與大陸,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換言之,20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歷經3位總統,從未改變,這是最理性務實的定位,也是中華民國長遠發展、保障台灣安全的憑藉。兩岸之間應該要正視這個現實,求同存異,建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共識,雙方才能放心向前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庭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