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全球南方」、在日任教學者持續「消失」:中日關係是否漸行漸遠

2024-05-03 17:49

? 人氣

失蹤教授持續出現

中國與日本在「全球南方」戰略競爭之餘,兩國的關係也出現若干影響。特別是在日本亞細亞大學任教的教授范雲濤,傳出回去中國1年以來始終下落不明的消息。先前包括神戶學院大學的胡士雲教授等,也在2023年8月回中國後失蹤至今,但中國官方都未給出明確答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朝日新聞》在4月底透過社論表示,中國的作法有可能讓中日民間交流陷入「窒息狀態」。社論稱,無論是範教授或是胡教授,都是培養了眾多理解中日關係、促進兩國文化交流的下一代學生。如今不論是來中國的日本商務人士、甚至連中國人從日本回國都可能成為「間諜」,社論呼籲中國政府應該認識到民間人士的不安。

社論稱,中國外交部所稱「不了解有關情況」的回答太「不負責任」,自家政府關切自國人民是天經地義之舉,且就算是遭到拘留,對於相關原因、犯了何罪等都應該有一定程度的公開。若是真的涉及刑事案件,也應該通知日本的大學。

較偏保守派的《產經新聞》也在社論中稱,日本政府應該對此提出強烈關注,除了持續關注失蹤教授的下落外、更應該呼籲早日釋放相關人士。文中並指,縱使是中國籍教授,這些教授仍是在日本從事學術研究;如果是這樣受到審問,中國政府無疑也侵害到了日本學術自由,日本學術機構也應該對此提出抗議才是。

中國官媒措辭升級

釣魚台(日稱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議題也引發中日兩國交鋒。日本沖繩縣的石垣市政府官員,在4月底出海進行釣魚台附近的調查與監測,該市的市長並隨船同行。隨團的前防衛大臣稻田朋美也稱「確認中國在實施海警法後的領海,以及尖閣諸島仍在我國施政管轄之下」。

然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表示,將透過外交管道提出嚴厲要求,並稱日本此舉是「挑釁行為」。林劍並重申,「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自己的領土」,並稱中國「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

先前在岸田文雄訪問美國,與拜登總統重新強調美日安保、強化防衛與經濟制衡機制時,中國《人民日報》署名「鐘聲」的專欄,也罕見點名批判岸田文雄「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呼籲他「不要重蹈歷史覆轍」。

這也是中國各報社論首次提及岸田文雄之名,文中也提及日本「不要做攪亂地區穩定的逆流禍水」,顯見中國官媒在中日關係上,也開始就議題做出些許表態。隨著日本與歐美強化「制衡中國」布局,未來可預料中國媒體措辭會將進一步升級,兩國關係或許將更漸行漸遠。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