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是好的教育方式嗎?專家曝「嚴重後果」反讓孩子不知所措

2019-02-25 09:30

? 人氣

如果爸爸開始跟祖林討論他到底對祖林是否公平,那就又離題了。問題並不是爸爸公不公平,而是祖林會不會理財。不只如此,父母跟孩子爭辯任何事情,都會讓孩子以為那件事可以討價還價,父母的倫理排序也會變低。其實,爸爸說「不行」這句話,是一個決定、規定、也是告知,並不是要跟祖林討論。但是,現在如果爸爸一股腦的跟祖林爭辯他這樣做公不公平,那爸媽是不是要匯錢,就突然變得像是可以商量的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爸媽什麼也不再說,私底下討論出一個一致的決定。

父母之間有歧見是必然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成長於不同的家庭,帶來了不同的價值觀。但是,父母都應該有共識,那就是管教不一致,孩子一定會不知怎麼做才對,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壓力。

所以,為了達成管教一致,有一個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先不討論到底要怎麼做,而討論現在孩子面臨最根源的問題是什麼?接下來父母要決定的不是「父母該做什麼?」而是「孩子該做什麼?」

比如祖林的父母會發現,祖林最根源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理財,不知道花的錢必須比賺得錢少、不懂得用錢的優先順序、不懂得投資。由於這是祖林的根源問題,所以現在父母要決定「祖林該做什麼」。既然祖林不會理財,那他該做的事,就是學會如何理財。如果父母不會教,就應該介紹專家來教他怎麼做。這樣從頭到尾,父母都不會挑戰彼此的價值觀,也沒有要一起做的事,歧見會減少很多。

Ⓓ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讓祖林就範。

黑臉白臉這個技倆,是審犯人時用的,目的是想讓犯人認罪。祖林不是犯人,就算他承認錯誤了,也於事無補,因為他的問題不是不想好好管錢,是不會管錢。所以,黑臉和白臉這樣的技倆,在讓犯人招供時很好用,但在家庭教育和管理時,實在效果不大。

如果你們家的大人意見不一致,小的時候,你的生活會被他們的不一致影響,因為他們會一直做不同的決定,讓你無所適從。但現在你長大了,如果你們家的大人的意見還是不一致,那你就要把他們的界線還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處理歧見。由於現在你長大了,所有跟你相關的決定,就由你來決定,不要把決定權交給他們,他們的歧見就不會影響到你。

作者簡介|賴宇凡

美國NTA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美國加州大學婚姻與家庭問題諮商及學校心理諮商雙碩士、美國傅爾布萊特學者、知名暢銷作家。出生於台灣,原本從事心理健康工作,曾擔任美國加州大學心理諮商講師、中國華東師範大學特約心理諮商師及講師。擔任心理諮商師期間,發現心理及情緒問題與食物有緊密關聯,因而轉換跑道投入自然醫學領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情緒界線:孩子人生必備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