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偵查課》ㄆ是小小打一下:注音符號系列二

2015-10-23 06:10

? 人氣

ㄆ是小小打一下,這ㄇ也打太重了。。(網路影片)

ㄆ是小小打一下,這ㄇ也打太重了。。(網路影片)

注音符號的ㄆ,是從國字攵(音撲)取形定音來的。 

「攵」通常以部首的身分出現在漢字的偏旁裡,所以它單獨存在的時候我們多半都不認得,但它其實是漢字體系裡很重要的組字元件。一般字典裡收有「攵」部件的字至少上百個,收字量全面一點的,罕用字加起來甚至會到三百字以上。這些字包括:

牧羊的「牧」
敗壞的「敗」
教育的「教」
改變的「改」
政治的「政」
凋敝的「敝」
分散的「散」等。

這些字全都有個「攵」部件,換句話說,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造字理由。但我們因為不認得「攵」,自然對這些字為什麼這麼造的淵源,也就一無所知。

小學的國語老師會告訴我們各種部首,木字邊、水字邊、金字邊、草字頭……,但極少有人會告訴我們其他部件到底有何來歷。這真是太可惜了。因為漢字造字的趣味就藏在字的所有組件裡,部首只說了一半的故事,還有一半正等著我們去探索。

說文解字沒有提到「攵」字,不過康熙字典倒是說了:「攵」字同「攴」(音也是撲)。我們現在看國語字典會把「攵」「攴」視為同一個部首,這意思是說它們只是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更早以前應該有共同的字源。

這樣我們就可以來看看說文解字裡對「攴」的解釋:「攴」,「小擊也」。

這小小的打擊是什麼情況?它和放「牧」、「敗」壞、「教」育、修「改」、「政」治……這些字眼又有什麼關聯呢?隸書、小篆不容易找到線索,我們再往前推,來看看「攵」這個組字元件在甲骨文裡長成什麼樣子吧。下圖是「攵」字部件的甲骨文標準造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來它是一隻手拿著木棒的樣子。

這支木棒在牧牛、牧羊的牧字裡,是牧人驅趕牛羊的棍子(下圖上兩字牧的是牛,下兩字牧的是羊,它們全都是「牧」字):

在敗字裡,是打壞了銅鼎寶貝的棒子(不管是鼎或貝,對商朝人而言都是珍貴寶物,把寶貝打壞,那真是敗家了):

在教育的教字裡,是嚴師出高徒的教鞭(你看看,華夏文化自商朝以來老師就是拿著教鞭督促小鬼學習的):

在政治的政字裡,是……什麼呢?

政這個字特別有意思,政的左邊是正,正確的正,但正在甲骨文的意思並不是正確,而是出「征」。卜辭裡有些出征的記錄,用的就是「正」這個字。正上面的方框象徵敵方的城邑,下面的「止」是一隻腳,象徵往城邑方向的行進。

出征如果成功,佔領了敵方城邑,接下來要幹嘛呢?你看到右邊的「攵」字了吧?兩個部件加起來,手裡拿著棒子就是要推行「政」務啦。但推行政務為何要拿棒子呢?

這就得從上古的「政」務要做什麼事講起了。商朝政治制度屬於封建加聯盟,商王和各諸侯、方伯之間都附有一定的權利義務關係,新征服的領地,就是納入商朝的權利義務體系。商王的責任是保護封國不受他國侵略搶劫,並且頒授時曆;封國的義務則是出兵、納貢、協田、服勞役等。

新征服的方國要順利進入商朝的權利義務軌道,似乎需要動用一點驅策壓力。這就是手拿棒子造型的由來。

先秦文獻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政」作為一種國家機器的統治暴力的痕跡,例如論語為政篇裡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政和刑拿來跟德和禮對舉,意思就是前兩者都是強制的規範,後兩者則是精神性的感召。用強迫手段,人民才會處心積慮想要逃避義務。

這裡的政,就是原始時代驅使人民做事的工作方法,而從甲骨文看,那是一種非軍戰性質的鞭策。

攵的組字意義

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說文所謂「攵,小擊也」的意義了,在漢字的組字原理上,「攵」通常帶著「驅使、鞭策」的含意,牧牛、牧羊用得著,連帶著老師「教」學也有,政府治理人民也用「牧民」這樣的措辭了。

補註:

「攵」字部常常會跟另外兩個部首混淆,「夂」(音止)和「夊」(音綏)。頭昏吧?他們的差別是,第一個字的「攵」是四畫,後面的「夂」和「夊」是三畫。前者的字形來源是手拿棒子,後兩者的字形來源其實都是腳。

例如下降的「降」,右上不是從「攵」而是從「夂」。右邊「夅」的來源是一左一右的腳步,從耳朵旁所代表的山上走下來。只不過到了小篆,這兩隻腳慢慢線條化,變成現在我們看見的「夅」的造型。

*作者為專欄作家。(鼓勵老貓陳穎青的甲骨文研究,請給老貓的漢字偵查課一個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