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黃金!為何古代皇帝死後要配戴「玉蟬」?專家揭真相:跟「這神力」有關

2024-04-09 15:21

? 人氣

相比之下,帝王將相們眼中的蟬有著不一樣的東西——生生不息的輪迴。無論何時,無論何人,對於長生不老、轉世投胎都有無比濃烈的期待。愈有權勢之人,愈希望青春永駐,即便無法避免死亡,也希望能有來世,重享榮華富貴。古埃及法老這樣想,中國古代許多帝王也一樣,如果終將長眠,他們便會佩戴上「聖物」,期待有一天破土而出。當然,這個「聖物」不是糞金龜,而是蟬,白玉雕琢而成的玉蟬。古代帝王們認為蟬夏飛而鳴,秋冬歸於塵土,是一種永世輪迴。牠們長眠於地下,待到次年夏初,就會從土中重新爬出,脫胎換骨,金蟬脫殼,又是當年一般,傲視群雄。因此,帝王們相信蟬的身上有輪迴的神力,他們以玉雕蟬,含於口中,暫眠地下,等待著屬於他們的夏天來臨。最早的玉蟬在商代殷墟「婦好墓」中出現,晚至明、清的帝王也深信這隻小昆蟲能帶領自己轉世輪迴。有意思的是,數千年後這隻玉蟬重見天日,但帝王們的下一個夏天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蟬鳴本是夏天的象徵,但在古人眼中,蟬的鳴叫似乎總是帶著一點悲傷的寓意。古人覺得蟬本可以在樹林深處安享清閒,卻偏要大聲鳴叫,引起注意,落得螳螂捕蟬的後果。而文人墨客們則覺得蟬鳴悲切,特別是秋後,寥寥幾聲蟬鳴,道不盡詩人心中愁苦:「故國行千里,新蟬忽數聲」、「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下次窗外蟬鳴,又會讓我們想起哪個地方、哪個人呢?

作者介紹|陳睿、蘇洽帆

陳睿

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科院「dou知計畫」特聘科普專家;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科普部主任;中國石探記科學家團隊總負責人。多次為國內多所大學、中小學及博物館做專題系列科普講座,多次負責承辦國內外大型博物館展覽。參與科學考察數十次,曾率隊深入喜馬拉雅山脈、神農架、雅魯藏布大峽谷、秦嶺、橫斷山脈等地區,行程數十萬公里,記錄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世界。

蘇洽帆

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多次赴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深入雲貴川、西藏等自然保護區進行動植物考察;曾任廣東省博物館科普老師,動植物文化講師;北京多所中小學自然科學課程輔導教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原標題:蟬 君子之蟲與重生之蟲)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