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韓國大部分總統都出生於鄉村?認知科學家道出背後最令人震撼的原因

2018-07-18 12:05

? 人氣

某家機構針對美國總統的出身背景進行調查,發現幾乎大部分的總統都出生在鄉村而非大城市。(AP)

某家機構針對美國總統的出身背景進行調查,發現幾乎大部分的總統都出生在鄉村而非大城市。(AP)

無力感的人會荒廢人生。如果不能突破無力感的界線,可能就會毫無希望、迫不得已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終點。

飛不起來的貓頭鷹

二○一一年九月,(韓國)SBS電視台推出一個有關動物的電視節目,內容相當有趣。在某農家的穀倉中發現一隻野生貓頭鷹,不知道是否因為受傷的關係,蜷曲在穀倉的角落。雖然無法飛翔,但牠仍保有野性,只要人一靠近就強烈攻擊。農場主人覺得牠很可憐,用竹籤把肉串起來給牠吃。原本屬於猛禽類的野生貓頭鷹不會接受人類的餵食,但也許是因為肚子太餓了,那隻貓頭鷹把竹籤上的肉吃個精光。不久之後,野生保護協會的人員來到穀倉,將貓頭鷹送往醫院治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了幾天,貓頭鷹痊癒了,獸醫試著讓牠飛翔,但是牠飛不起來,跌落地面。獸醫又試了一次,結果也一樣。幾次嘗試之後,貓頭鷹粗暴地往獸醫的懷裏鑽,不想飛行。這時獸醫說:「既沒有骨折,被捕獸器夾傷的傷口也已經痊癒了,還是飛不起來真奇怪。」

我認為這種情形就是典型的「習得性無力感」。對野生貓頭鷹來說,被捕獸器困住是生命中最大的災禍,雖然驚險地從捕獸器逃生,但牠的身體和心靈已遭受巨大傷害和衝擊,結果出現深層創傷,連想飛的意志都喪失了

這隻貓頭鷹需要經過長久的訓練才能再度飛翔,說不定最後牠會放棄飛翔,被送往動物園安置。當然即使沒辦法回到野外,也可以在鳥園生存,但是無法在野外飛行的貓頭鷹已經不是原來的貓頭鷹了。

「習得性無力感」造成人類的嚴重問題。我曾遇過一位四十幾歲的家庭主婦,她在結婚之後,一直遭到丈夫的暴力對待。她的丈夫是警察,只要喝了酒就開始疑神疑鬼,對她拳打腳踢。我問她怎麼能夠忍受丈夫二十多年來的暴行,她笑著回答我:「只要死了就解脫了。」接著又說,她說服不了、贏不了,也脫離不了她的丈夫,說完便深深嘆了一口氣。為什麼面臨殘暴的行為,卻一次也沒有抵抗?你應該覺得很難理解。這也是「習得性無力感」另一個典型例子。

行使暴力的丈夫不可原諒,但如果結婚之後,丈夫出現第一次暴力行為時她就抵抗,也許她的丈夫就不會習以為常,把暴力當作家常便飯,因此讓我很感慨。但是從她的立場來看,在力氣上,她很難和丈夫對抗,加上她的丈夫在酒醉情況下根本無法溝通,只能閃躲。雖然對她而言,逃避是上策,丈夫卻因為太太的反應而變本加厲。

她從來沒有想過要贏過丈夫,也使丈夫認為自己的暴力行為是無法控制的,讓她不斷遭受暴力對待,被困在惡性循環的枷鎖中生存。像這樣面臨不合理的情況和被暴力所害的女性,既無法脫離丈夫,也無法改變丈夫,被困在無法掌控的圍籬中,可說是「習得性無力感」的模式。

這個例子中最不幸的部分,是看著爸爸的暴力行為而成長的兒子,也出現類似的行為模式。她的大兒子就讀國中,在學校因為對同學行使暴力而被迫轉學。面臨這所有一切而必須活下去的她,該如何從無力感中脫離,是最令人擔心的部分。

塞利格曼的狗

飛不起來的貓頭鷹和受家庭暴力所苦的太太所呈現的無力感,可說是「習得性無力感」,這是根據馬丁.塞利格曼教授的研究結果。塞利格曼是第一位進行無力感研究的學者,對無力感理論的貢獻最大。從他的著作《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中可以得知他之所以開始研究無力感的原因。

塞利格曼的父親是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學院的高材生,但他畢業的一九三九年正逢美國大蕭條時期。經濟危機中沒有適合的工作機會,因此他的父親當上了公務員,但卻礙於現實環境,使他的理想無法實現並掙扎自責。久而久之,他的父母關係惡化,經常出現爭吵,塞利格曼回想起每當父母爭吵的日子,他就必須借宿在朋友家。

某一天,也許因為父母又要開始爭吵,他的父親想要將塞利格曼帶去朋友家,在開車的路上,父親突然長嘆一口氣,接著把車停靠在路邊說,「就在剛才,我左半邊的身體突然完全失去知覺了。」聽了父親的話,年幼的塞利格曼感到非常不安。

從那天之後,他的父親出現三次心臟病發作,最後身體癱瘓住進醫院,一直到過世之前,他的父親在身體和情緒上都陷入無力感的狀態。塞利格曼藉由這件事深刻體認到無力感會引發多麼嚴重的災禍。於是他開始關注人類的無力感,著手進行驚人的研究。

馬丁.塞利格曼為了研讀心理學,拜當代學習心理學的重要人物——所羅門教授為師,所羅門當時正在進行帕夫洛夫的學習實驗。原本帕夫洛夫的學習實驗是在每次餵狗前發出固定的鈴聲,透過餵食的獎勵讓狗了解並學習到鈴聲所代表的意義。然而所羅門的實驗有別於傳統,他以「處罰」代替獎勵;他給予狗電擊,藉此了解狗是否能從中學習到逃跑的行為。

研究過程中,塞利格曼發現了奇怪之處。在遭受幾次無法躲避的電擊之後,在非電擊的其他情況中,也呈現出無力感的反應,即使是在可以躲避電擊的情況下,狗也沒有逃開。為了進一步了解這種現象,塞利格曼開始進行另一項實驗。

第一天他將狗綁住,對狗進行數十次的電擊,電擊過程會出現些許疼痛感,但不會造成受傷。特別的是,這次電擊事先沒有任何警告,無法預知何時會再遭受電擊。

隔天他把狗放進實驗的大箱子(Shuttle Box),並在電擊之前給予燈光變暗的訊號,讓狗有機會躲避電擊。訊號持續的十秒當中,只要狗跳過矮閘到另一邊就不會遭受電擊,而當狗跳到另一邊時,電擊就會停止。如果狗沒有跳過矮閘,就會遭受持續六十秒的電擊。

塞利格曼透過這個實驗觀察一百五十多隻狗的反應,其中將近三分之二的狗出現無力感的現象。牠們在遭受電擊的瞬間,雖然做出移動的反應,但很快就放棄而默默接受電擊。其他三分之一做出正常反應的狗,當第一次遭受電擊時,表現出手足無措並試圖掙脫。當牠們偶然跳過矮閘,發現電擊隨即停止之後,便加快了跳躍的速度。實驗進行約五十次之後,牠們變得十分熟練,一開始就站在矮閘旁邊等待,當訊號出現時,立刻跳到另一邊以躲避電擊。

塞利格曼針對近三分之二的狗未躲避電擊的反應加以研究。為什麼牠們會躺下來忍受電擊?為什麼不跳過矮閘呢?原因是狗從一開始的實驗中體驗到「再怎麼逃也躲避不了電擊」,這就是無力感的學習過程。

一旦學習到無法憑自己的力量逃離的事實,在其他情況中也不願意再付出努力,即產生了心理副作用。牠們學習到自己無法控制情況之後,便不再努力嘗試。心理學將這種情況稱為「無法掌控」(uncontrollability)、「非偶然性」(noncontingency),這就是「習得性無力感」的原因。前面提到遭受家庭暴力的太太,因為認為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擺脫這種情況,因此二十多年來面對暴行只能束手無策。

塞利格曼認為三分之二的狗呈現無力感的原因,也可能是數十次電擊所造成的物理性衝擊,於是他更精確地調整實驗條件,加入了即使被電擊,也可能不會引發無力感的條件。他在新的實驗中將狗分成以下幾組:第一組的狗在吊床中遭受電擊,但只要用鼻子推開嵌板就能終止電擊。也就是說,雖然會遭受電擊,但可以自行脫逃。第二組的狗也遭受同樣的電擊,但沒有辦法自行脫逃。這一組的狗在無法脫逃的情況下只能完全承受。第三組的狗不接受任何電擊,藉此了解實驗條件的效果,這一組在心理學中稱為控制組。

實驗結束經過二十四小時之後,將狗放進實驗箱子中,再進行一次跳過矮閘躲避電擊的實驗。結果只有第二組無法自行脫困的狗沒有跳過矮閘。第一組的狗,也就是可以用鼻子推開嵌板躲避電擊的狗,和第三組完全未受電擊的狗一樣,做出脫困的正常反應。最後只有第二組的狗,即無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躲開電擊的狗習得了無力感。塞利格曼將這一連串的實驗統整之後,以下列的三個階段來說明無力感。

第一階段:面臨電擊的災禍時,了解到無論再怎麼努力,結果也不會改變的階段。

第二階段:忍耐災禍和痛苦,認為自己的努力在未來仍然無法改變結果——「習得性無力感」的階段。

第三階段:身處其他情況時,受到「習得性無力感」的影響,不做任何嘗試。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一旦習得或產生無力感之後,在其他完全不同的情況中也會出現無力感的現象。就像前述的實驗一樣,在吊床中無法躲避的電擊,也影響了實驗箱的行為。

野鼠的猝死

以下的故事說明了無力感可能招致死亡,這是有關「野鼠的猝死」的早期研究。從這個實驗之後,出現了許多關於無力感的動物實驗,也累積了更確切的實驗證據。

心理學家黎克特(C. P. Richter)進行了一項野鼠實驗,野鼠原本兇猛而警戒心強,當被人類捕捉時,野鼠會強烈反抗,同時不斷地觀察周圍,想找出逃走的機會。黎克特把抓來的野鼠放在裝有溫水的水桶中,讓牠們持續游泳六十小時左右。其中幾隻野鼠很快就溺死,黎克特從早期溺死的野鼠身上發現一項共通點。經過縝密觀察之後,黎克特認為野鼠猝死的原因在於「無力感引發的絕望」。從這個實驗之後,無力感的研究進展開始加快。黎克特觀察到的部分如下:

在完全沒有脫逃機會的大桶子裡放入溫水並放進野鼠,野鼠持續游泳平均六十小時之後,最後精疲力盡,溺水而死。但某些野鼠只游了短短幾分鐘就突然沉到水桶底部死亡。平均可以游泳約六十小時的野鼠,不過短短幾分鐘就放棄生存的意念,牠們的猝死是巨大的震撼;一部分的野鼠甚至在放進水桶之前,就在掌心中死去。

黎克特對野鼠的猝死存疑,並且重新檢視了研究過程。他發現那些猝死的野鼠是從箱子移至水桶的途中,被研究人員緊緊握住的野鼠。

黎克特做出結論,被捕獲的野鼠面對無法脫逃的惡劣情況,無奈地經歷自己無法掌控的經驗,因而習得了無力感,也因此輕易放棄生存。另外,當他將野鼠最重要的感覺器官鬍鬚剪去,野鼠也會立即死亡。落入人類等掠奪者手中而無法脫逃,被強迫剪掉鬍鬚,關在水桶中無法脫身,這些對野鼠來說是難以克服的障礙,也是造成對生命感到無力感的原因。

人類和無力感的關係

關於限制學習的現象有個以跳蚤和魚為對象的有趣實驗。聽說跳蚤能跳躍到比自己身長多一百三十七倍的高度。當跳蚤被裝進瓶子裡並且蓋上蓋子,一開始會跳到等同瓶子的高度,之後將跳蚤放置草地上時,它以為自己失去跳躍的能力,只能維持在瓶中的跳躍高度。

另一個實驗是水箱中的魚。魚生活的水箱中間放著一個透明玻璃板。過了一段時間,魚在無意間游向玻璃板時撞上了玻璃板。幾次撞擊之後,即使移走玻璃板,魚不再試圖游到另一邊;即使在另一邊投下飼料,魚也因認為中間擋著玻璃板而不願意越過警戒線,即使把阻礙物移除,那份阻礙的效力仍舊存在

這種學習被應用在馬戲團訓練大象的過程中,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馬戲團的大象被不及自己體重十分之一的人類操縱。在印度或泰國為了馴服野生象,誘捕幼象關進柵欄之後,會在牠們的後腳裝上粗鐵鍊並綁在木樁上。幼象為了掙脫鐵鍊使勁踢腳,但力量不足以掙脫鐵鍊和木樁。獲得這種經驗的幼象即使成長之後有能拔起木樁的力氣,仍然停留在原地。

那麼只有動物會習得無力感嗎?由於道德因素,人類的「習得性無力感」實驗無法像動物實驗一樣多面向。但從部分實驗中可以明確得知,人類也有「習得性無力感」的事實,每年各家研究機構所發表的統計數字也能印證這一點。

某家機構針對美國總統的出身背景進行調查,發現幾乎大部分的總統都出生在鄉村而非大城市,韓國的總統也是一樣。在鄉下長大的孩子貼近大自然,學習到大自然的無限可能性和生命的韌性,並在撒下種子必得收穫的自然法則,和亙古不變的四季循環中,培養出對苦難的忍耐力。這樣的環境對於提升意識層次的助益自然不在話下。

另一方面,值得關注的是,沒有任何總統(編按:非指台灣)出生於都市的貧困階層。貧困階層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眼見都市的奢華和凋敝,貧富差距和反差而產生相對剝奪感,接受這樣的侷限之後,他們不再抱持任何夢想。精神層面停止成長的孩子不僅是總統,連一般的成功人士也不容易達成。雖然遺傳上的差異可能造成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成長過程中學習到的一切是左右一個人未來的關鍵。

無論是高等動物或低等動物都會有「習得性無力感」。跳蚤把瓶蓋當成自己的界限;魚認為看不見的玻璃板會阻擋自己的去路;大象在幼年時期被鐵鍊和木樁捆住,便認為永遠都無法脫逃,一輩子生活在小小的木樁旁……,這些象徵性實驗,是為了引發大眾的興趣和關注。

塞利格曼的狗實驗證明了無力感是可能再次出現的事實,科學的條件在於再現的可能性。當其他人在不同地點進行這個實驗時,是否也會出現類似實驗結果的「再現性」是科學的重要條件。塞利格曼的實驗以不同動物和人類為對象時,也獲得類似的結果。因此「習得性無力感」不只是一種假說,更被證明是心理的副作用現象。

在具有明顯的界線,所有條件受到控制的情況中,沒有任何生命體是自由的。跳蚤、魚、大象和狗都無法享有自由,人類更是如此。而人類的學習力比動物更優越,因此更容易發生「習得性無力感」。

無力感的人會荒廢人生。如果不能突破無力感的界線,可能就會毫無希望、迫不得已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終點。

作者介紹|朴璟淑

韓國第一位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tist)博士,於延世大學研究所取得認知科學博士學位,在韓國慧田大學擔任10年6個月的教授之後,為了研究認知科學而辭職。之後於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擔任客座教授,也是延世大學電機電子工學系的研究教授、成均館大學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研究教授,花7年時間投入認知機器人的心智研究。24歲那年,她開始擔任鐘點講師,在大學任教前後長達25年。她在電腦工學和機器人研究中無法找到人生意義,於是改變人生方向,轉而研究人類本身和能夠幫助別人的領域。

離開教職之後,她在InCoaching公司擔任教育研究所長,目前任職於水源市的私人研究所,以大腦和認知相關演講和授課、腦波諮商、教育和寫作活動展開第二段人生。之後在具本衡變化經營研究所擔任6期研究員,繼續投入人文科學研究和創作,並且在工學和自然科學領域加入心理學、醫學、腦科學、經營學、哲學、東洋學等範疇,藉由統合性認知科學研究期能促進人類的心靈成長。她相信研究自身問題是能夠幫助他人的最快捷徑。她的研究和寫作焦點在於解決心情和人生的諸多問題。

本文經授權轉載商周出版《無力感》(原標題:心理學中的「習得性無力感」)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