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是「童年情感忽視」常見後果…從小衣食不缺、父母也很好,但長大我們內心空虛

2018-05-16 05:20

? 人氣

知乎(中國大陸的問答網站)上有過這樣一個問題:有多少人經歷過童年期的情感忽視,能舉個例子嗎?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媽,我數學考了97,全班最高分啊!
剩下那三分錯在哪了?現在會了嗎?

爸,你能關心我一下嗎?
你還想讓我怎麼關心你?我給你花了這麼多錢,我還不關心你嗎?

看到這個回答時,我腦海中各種鮮活的回憶復甦起來—他們不僅來自於我自身的經歷,也來自我和朋友們在漫長的聊天過程中所分享的種種經歷:

考試終於考了90多分,但期待表揚的願望落空;想和爸媽多待在一起,但爸媽工作繁忙無暇顧及;有了一個弟弟或者妹妹,總覺得爸媽對自己的愛少了一點。

我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可能有這樣的類似經歷。但重要的是,這樣的童年說不上有多麼糟糕。我們並沒有遭受虐待、欺凌或者拋棄—相比於那些生活在家暴陰影、家庭破裂等各種環境中的其他人,我們無疑是幸運的。

但是,恰恰是那些看似安靜的、無害的,不可見的「忽視」,也可能在多年後成為我們難以解開的「癥結」。直到我們開始不斷地進行自我探索,或者走進心理諮詢室,和諮詢師們一起回溯原生家庭時,某些被遮蔽的真相,才會慢慢顯露出來。

童年期情感忽視究竟是什麼?

童年期情感忽視,被定義為:一種由於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情形。(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童年期情感忽視,被定義為:一種由於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情形。(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童年期情感忽視—簡稱CEN(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是由臨床心理學家Dr. Jonice Webb提出的一個概念。Dr. Jonice 將其定義為:一種由於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情形。

還記得小時候因為和朋友們鬧的不愉快,滿臉沮喪地回家,但在廚房裡忙碌的媽媽卻絲毫沒有發現你的異樣嘛?又或者是心愛的寵物狗死了,你哭得稀哩嘩啦,但爸爸媽媽卻並沒有安慰你一句嗎?

我有過這樣的類似經歷—儘管我的父母並不是故意的,他們可能是忙碌,可能是真的不知該如何和孩子溝通。但這就是典型的「兒童期情感忽視」

同「原生家庭」緊密關係的那些依戀關係、家庭暴力、兒童虐待相比,CEN極其隱秘。Dr. Jonice 認為CEN有多種形態,從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不關注子女的真實心聲,到忽視孩子的情感體驗,造成他們的低自尊與自卑等等……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不僅僅是指榜樣作用,亦是指孩子能從父母那裡找得到映照和反饋,從而健康成長,面對更多的挑戰。

而情感忽視下的孩子,就像失去了生活中的一面鏡子,他們發出的所有信號,喜怒哀樂,都如同投進了黑洞中,消失無蹤,毫無反饋。在一個人最應去瞭解、探索這個未知世界的年齡,他失去了來自父母和外界的積極反饋。那麼,他本應形塑的那些「人格大廈」:關於自我,自信,信任,愛……都在建造的過程中受損,甚至坍塌。

什麼樣的父母會對孩子造成「情感忽視」?

父母自己在成長中也鮮少被關懷,或使用特殊的教養方式,這些都可能是造成孩子感到情感被忽視的原因。(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父母自己在成長中也鮮少被關懷,或使用特殊的教養方式,這些都可能是造成孩子感到情感被忽視的原因。(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對很多人而言,盡全力的照顧自己的孩子是他們的義務與願望。但有意無意中,身為孩子的我們依舊就會遭遇到情感忽視。這可能源於父母自己在成長中缺乏了這方面的關懷,也有可能是父母特殊而典型的教養方式的。

在研究者看來,有一些典型特質的父母(包括但不侷限於),他們會有更大的可能在養育中造成孩子的情感忽視:

1、自戀型的父母

世界都是圍繞著我旋轉的—這是擁有自戀型人格特質或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父母的典型特徵。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更關注滿足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求。在這種養育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可能無法很好的看清出自己的情感需求,無法明確自己的需要,甚至覺得自己的需求是過分的,不合適的。

2、權威型父母

權威型父母強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規矩」辦事,而不傾向於傾聽和關注孩子的感受與需求。最終,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反抗權威,或者懦弱順從。

3、完美主義型的父母

這一類的父母們認為,孩子可以一直做的很好,或做到更好。即使孩子考試拿了全年級第一,卻因為某單科沒考到第一而受到責罵。成人後,孩子們也會變成一個完美主義者,為自己設置不切實際的期望與目標,導致焦慮等種種問題。

4、放縱型的父母

這一類的父母對孩子採取自由放任的教養方式,但卻過多的「不管不顧」,任由孩子「生長」。這一類的孩子在成年後,可能會在設置邊界的問題上遇到困難。

5、父母缺席

對於一些人而言,童年中是沒有父母存在的。這包括死亡、離婚、疾病、長期工作而忽視孩子,名存實亡的婚姻等等。

恰巧這兩天看到《人物》雜誌對沉珂的採訪—這位曾經被稱為中國網紅第一人的女孩。記者在報導中寫道:「自小被父母打發去跟保姆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孤僻而敏感的問題少女沉珂發現了一個更有安全感的虛擬世界,她把現實生活中那些無人理解的情緒訴諸網絡。」—後來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她自創金屬和說唱歌曲,在日誌裡記錄自己的複雜的情感生活,自殘,成為眾多90後的偶像。而後被傳自殺,現今又出現在公眾面前。

儘管家庭僅僅是沉珂成長過程中的「問題」之一,但無疑它是巨大而顯目的。沉珂自己回憶,她的家境很好,爸爸是上市藥企的老闆,卻很少願意花時間跟孩子打交道。媽媽常年在國外度假。從小學四年級開始,爸爸將她轉至貴族學校。至此,父母幾乎從她的成長途中退場。

「29歲了,她在現實生活中依舊無法獲得安全感」—對那篇報導時,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童年期情感忽視的「症狀」體現

很多人最關心的是,因父母和成長環境原因造成的童年期情感忽視,究竟會在我們身上留下哪些痕跡呢?研究者總結了一些典型性情況(包括但不侷限於):

1、自我價值以及自尊缺陷

一個人自尊以及自我價值的形成和你的家庭密切相關。家庭是一個小小的容器,你在其中成長,觀察,反饋,被愛,被讚揚,被指引和鼓勵。但當父母因為種種願意沒能提供這些養分時,你的自我價值以及自尊就很有可能受損。於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覺得自卑,得不到支持,很容易被打倒,氣餒,孤獨,喪失歸屬感。

2、在處理「情緒」問題上遭遇困境

比如,無法明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無法對外界表達出來。在處理自己的需要時,覺得這是羞恥的,是需要被隱藏的。

3、感覺被剝奪,有一種普遍的缺失感

在潛意識裡,你總覺得自己缺乏了某些東西,但又難以名狀。你也有可能覺得自己的生活中缺乏各種東西:愛,樂趣,金錢等等。更極端的情況,可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空虛無意義

4、憂鬱

一直以來,憂鬱都和喪失、剝奪感、需求不被滿足、低自尊、缺乏支持、無法明確的痛苦和失望等因素相關。因為,憂鬱也是童年情感忽視的一個常見後果。

5、成癮行為

因童年情感忽視造成孩子無法緩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一些人會轉而從成癮行為中尋求慰藉,獲得控制感。比如,食物成癮以及進食障礙等。

如何擺脫「童年期」情感忽視

建立起自己的「確定性」,首先需要你做的是打破這些邏輯怪圈與感受的黑洞,意識到自己的真實需求。(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建立起自己的「確定性」,首先需要你做的是打破這些邏輯怪圈與感受的黑洞,意識到自己的真實需求。(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經歷過童年期情感忽視的人,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更重要的,它成為了「確定性」的敵人。這種確定性是指:不管是消極還是積極,你都能用清晰、堅定的聲音描述出自己的感受。

「確定性」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相比於那些因童年期的情感忽視造成的消極感受,比如:「我不應該談論消極的事,我不能佔據過多的空間,我沒有權利用自己的方式去擁有去感受某些事物。」—「確定性」需要你做的是打破這些邏輯怪圈與感受的黑洞,意識到自己的真實需求。

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確定性」?慢慢解決童年期情感忽視的問題?這裡有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1、意識到你有過這種被忽視的經驗,從而造成了現在的一些情況。但是,勇敢地承認它,不要覺得它是某種致命的缺點,它只是一種「感受」。

2、當你經歷這些「感受」的時候,學習去體驗它,去為它下「定義」。

3、定義自己的需要,一步一步地去獲得它們。很多遭受童年期情感忽視的人都無法意識到自己真正的需要所在,它們甚至認為自己的這些需求不值得、不配被滿足。越過這個門檻——可以自助,可以和心理諮詢師進行諮詢,來探索自己的這些情緒和需要,改變自己的種種認知。然後,一步步地滿足自己的這些需求。

4、對自己友善,照顧好自己。和更多的人建立關係,不管是朋友,還是心理諮詢師。在關係中,慢慢地認識自己,療癒自己。

當然,羅馬並不是一日建成的,埋葬童年期情感忽視的道路也不會一帆風順。但是:去需要,去渴望,去以自己需要的方式去擁有某些東西與情感,這是我們的基本權利。

參考資料:
1、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The Enemy of Assertiveness;Jonice Webb,2015
2、Effects of Emotional Neglect:Jasmin Cori;2016
3、How to Recognize and Overcome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Dhyan Summers;2016
4、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The Fatal Flaw; Jonice Webb,2014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即使童年曾被忽視,你依舊擁有重新渴望的權利|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