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富元專欄】為何台灣那麼多優秀年輕人有志難伸?那些「迂腐的富豪」該負很大責任!

2018-05-10 12:45

? 人氣

拿「有錢人 vs. 沒錢人」做題目,是想討論下一代華人的機會。我不使用「窮人」這個稱謂,是要凸顯我所討論的格局,是談還在努力中,尚未「有錢」的人,這不能定位為「窮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在,台灣、大陸、亞洲,以及旅美華人的下一代,都已逐漸站上檯面。同時,這也是印度及東南亞許多國家奮力崛起、許多新興國家也像模像樣地急起直追的時代。冷眼旁觀,下一代華人子弟所將面臨的挑戰,只有愈來愈嚴峻,我們中生代的過來人是既擔憂、也祝福下一代華人子弟各個在未來的時代找到自己的角色!

而當台灣輿論在原地踏步激辯年輕人低薪問題時,這個世界還是在繼續往前走。

當我們憂心年輕人出路的時候,這個世界其他地區年輕人是否也都在爲自己謀求更好明天?我的工作是天使投資與風險創投,這份工作接觸到的是全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可以這麽說吧,全世界所有年輕人有一點都相同,就是都希望自己能成功,能頭角崢嶸,不要落於人後。

那麽,要如何才能幫助這些年輕人達成這個共同願望呢?

富貴不是原罪,但有人自以為在天上飛

分配不均,並不是某個地區的獨特問題,而是舉世皆然的現象。只不過在有些地區,片面的輿論與抗爭氾濫,更凸顯出這個社會現象。

先撇開財團子弟,台灣絕大多數的新貴都是篳路藍縷自立奮鬥起家的。這些白手起家的成功者也曾經「沒錢」過,只是在努力的過程中,選擇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於是被人定位為「有錢人」。

不說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有錢」不是原罪,有本事你也可以變「有錢」。所以「仇富」跟「嫌貧」一樣,都是大可不必的謬誤態度。

我對憑自己力量開天闢地的成功者充滿尊敬,而事實上他們對社會與地區的回饋,也都卓越有成。不過,對那些經常炫富的財團作風(譬如互相攀附的豪華婚宴,又譬如類似近親繁殖的官商裙帶團體),我則覺得有點像是飛到天上的孔雀,自以爲華貴到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卻忘記自己本來是根本不會飛的動物。

天上飛的 vs. 地上爬的,你用哪一種觀點看世界?(圖/林富元提供)
天上飛的 vs. 地上爬的,你用哪一種觀點看世界?(圖/林富元提供)

從塵土裡自己摸出道路,更值得尊敬

自力發揮的成功者,跟我們一樣都是在地上爬了老半天才爬出頭的,所以他們瞭解在地上蠕動掙扎的感覺。財團子弟,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貴人家,則是出生之後就在天上飛的,他們哪曉得土地灰塵的味道?

就在這種天上飛與地上爬的經歷之間,出現了「有錢人」vs.「沒錢人」的斷層。

我最記得以前有條新聞,某個富家子弟留學歸國以後,空降擔任交通部長。那時台北堵車車堵得很兇,但當記者詢問時,這位仁兄卻說他每天回家吃午飯,交通都很通暢;原來他每天通勤往返,都有警車開道與號誌配合。哈!這與以前皇帝聽到農民餓死,卻說出「何不食肉糜」一樣,可以並列為今古奇談!

本文只想問,是怎麽會教導出如此與地氣隔離的富二代?是怎樣的訓練養成,讓他覺得富貴是理所當然?這種高鼻子的處世態度是怎麽個教育出來的?

這就是斷層。光有一堆錢,沒有與地氣連接,毫無活絡運用,就是迂腐的斷層。

一個有錢人,如果不可一世地覺得這些本來就是他的,也理所當然應該繼續是他的,旁邊的人就算不批評,也都心知肚明此中的謬誤。但這種有錢人教養出來的子弟,往往就世世代代也都理所當然的認爲,他們本就理所當然的高人一等。

反過來看,比爾・蓋茲大部分財產不留給自己的孩子,也不讓他們在自己的企業裡頭續任,這是大家都知道、他也確切在執行的理念,反而將好大一部分財產捐出去直接做公益。像他這樣的企業家知道,每個人都要從塵土裡自己摸出道路,這樣才好玩,這樣才是接了地氣之後的成就;而這也是我所尊敬的成功者典型。

跨越社會的斷層,給年輕創業家更多支持

我住的矽谷,以前台灣人很多,近年來每搬出去一個台灣人,就搬來一個中國人兩個印度人。台灣孩子們進軍國際的相對減少,加上他們生活在充滿意識紛爭的氛圍裡,很多創業家感到勢單力薄。在與大陸或印度年輕人競爭時,孩子們覺得有志難伸,不知支持他的資源何在?

台灣的資源其實很多的,不論物質資源、經歷資源,還有精神資源都非常充沛,但爲何這些資源與在地上爬的年輕人始終連結不起來?台灣年輕人又特別優秀,進軍國際有先天的聰明與奮戰優勢,但晚近看到台灣留學生逐年遞減,中印等後起之秀相對巨量的增加,總覺得百思不解。

這也是斷層產生之後的現象。

很多銀行與投資人說資金氾濫、頭寸太多,為什麽最寶貴的新世代創業家卻分不到?一堆「出將入相」的高級人士在鼓吹創新創業,但滿街卻都是苦尋資金而進退兩難的新創團隊?

我曾經在書裡描述過,自己在矽谷碰到各種各樣的天使投資人,此處再次用來點破:

有一天我到矽谷的牙醫診所洗牙,洗完牙後,醫師請我等一下,然後拿了一份創業計劃書,說他想投資一個親戚的大數據創業計劃,希望我幫他看一下。隔天我拿車子進廠保養,這是一家華人開的維修廠,在搞車子的時候,陳老闆就與我聊起他在幫朋友集資籌組電競公司,問我是否可以協助檢視檢視。又過了一天,到附近一家生意超好的麵包店訂蛋糕,師傅與我說起他的孩子想參加一個創業團隊,他十分鼓勵孩子,也想參加投資,但問我應該如何判斷可行不可行。 牙醫師是創業者的投資天使。修車廠老闆是創業者的投資天使。麵包店師傅也是創業者的投資天使。

期盼有一天,台灣所有的有錢人不再坐擁金屋孤芳自賞,改而能夠活絡地運用資金、下接地氣,讓資金鏈除了「擁有」以外,還能跨越斷層,活絡運用讓沒錢的人也有機會變有錢,那才能造就真正的台灣矽谷,亞洲矽谷!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