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歐巴馬都在追的影集《紙牌屋》冷酷現實刻劃政治縮影

2015-03-09 16:09

? 人氣

作為政黨,不論民主或者共和黨都有他們自己的政策主張,而在選舉時以這樣的旗號來提名議員。因此比較多的議員間合作是來自同黨議員,但也會出現跨黨派合作的情形。而由同黨議員組成的黨團,便扮演了事先協調統一政策法案立場的角色。Underwood在劇中扮演的就是眾議院多數黨(執政的民主黨)的黨鞭,也就是黨團領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們之所以能夠呼風喚雨地代表整群議員進行談判,背後也是許多的政治資源交換。你幫幫我,我幫幫你,大家想要的議案就都有機會通過。反之,如果不願意配合、出爾反爾,那麼在國會當孤鳥,人單勢薄,就更難推動法案,也會連帶影響到之後的連任選舉、競選資源等等。

從前面看來,雖然所有議員都是人民投票選出,但議員之間的地位跟權力是依照自己的實力看出差距的。手中握有較多的資源(資金、選票、權力、知名度),就可以有更多與其他議員交換的籌碼。

《紙牌屋》透過年輕的眾議員Peter Russo的故事來刻劃這樣的國會環境。Underwood 和Doug後來想出了一個方法,要Peter Russo放棄選區內的工廠,來保住非裔連線主席選區內的廠房,也以此交換整個非裔連線的支持。

Peter Russo的選區有一個大型的造船工廠,那幾乎是其選區最主要的工作機會來源,養了上千個家庭,但是國會正在審議是否將該工廠拆遷。原本身為選區的眾議員,Russo就應該堅持維持著這個工廠,或者至少要得足夠的補償與替代建設方案,但由於Underwood握有Russo的把柄,欲以Russo選區的工廠作為和其他議員交換的籌碼,最終不得不妥協放掉這個案子。

在這些讓人覺得沈重的利益交換中,卻也是看出政治人物素質的機會。每個人做出的決策,都反應了其心中的價值順位,哪些可以妥協,哪些堅持到底。而即便談判破裂,遭逢逆境,政治人物本身的擔當跟判斷能力,便是克服這些挑戰的核心特質。關於這個部份,會再另開主題討論。

小結

《紙牌屋》的故事情結緊湊而寫實,人物心中的自白與算計也透過鏡頭描寫出來。有些朋友跟我說,看這部劇心中相當沈重,而我則認為,只有當我們把政治這個行業的期待去除神聖化的時候,我們才能更清楚,驅動這些政治工作者行為的動機有哪些。正因為劇情貼近於政治現實,我們對於Underwood這個深陷其中的角色,有著五味雜陳的評價,不知道該喜歡他的果斷與謀略,或者該痛恨於他工於心計又虛偽現實。

在後面的系列中,我將再介紹幾個紙牌屋劇中出現的主題。大家敬請期待。

文/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作者 理查德。/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