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控力差還吵著要買手機,該怎麼辦?心理師點出多數家長常犯2錯誤,3步驟和小孩好好溝通

2022-04-09 10:30

? 人氣

多數家長很難熬到孩子成年後,才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因此,這個難題的衡量標準是,孩子是否具備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了?(示意

多數家長很難熬到孩子成年後,才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因此,這個難題的衡量標準是,孩子是否具備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了?(示意'圖/pixabay)

關於「何時可以給孩子手機,而且是自己保管使用的手機?」這個問題,我的立場比較保守,在孩子法定成年前,都不該單獨擁有手機。而法定成年後,家長也要懂得放手,別管太多。換句話說,孩子在法定成年前,可以使用手機,但需要向家長申請,並在家長監管下使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孩子每天可以擁有一段自由使用手機的時間,不論是用來娛樂或社交都好,但需與孩子充分討論時間限制並執行規範;而手機的主人是父母,絕對不是孩子。

給孩子專屬手機前的心理準備

只是,現在大多數的孩子,在國中時就有一隻自己保管使用的手機,而且有上網功能、網路吃到飽的比比皆是。要熬到孩子成年才給,似乎有些不近人情。而且孩子會吵,甚至發生親子衝突,很多家長為此感到掙扎。孩子們的理由一籮筐:

「我常要用手機寫作業、查資料,有自己的手機比較方便呀!」

「同學都有,我為什麼不能有?」

「我跟同學之間要靠手機聯繫,一定要有自己的!」

「沒有手機,我和同學就沒有共同的話題了!」

你覺得頗有道理,但就是有些擔心。該怎麼辦呢?如果你正準備幫孩子辦一隻自己保管使用的手機,請先做好心理準備:「給出去之後,就很難收回來了!」而且,由於手機已經是孩子「自己的」,所以,你將會很難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與用途。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關鍵衡量指標

然而,多數家長很難熬到孩子成年後,才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因此,這個難題的衡量標準是,孩子是否具備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了?

健康上網的習慣是要從小練習的,在後面的篇章中,我會詳細提到如何從小培養孩子上網的自我控制能力。一方面,讓孩子在每天「上線——下線」的練習中,學會為自己踩煞車,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父母可以就此評估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可以開放網路使用到何種程度。

若孩子時常無法在規範的時限內下線,或者假借查資料等名義,偷玩手遊、社群媒體或看影片,那麼,離孩子自行持有與保管手機,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當然,如果孩子到了青少年期,過去幾年的上網紀錄良好,大多都能遵守規範,上得去也下得來;同時,不因上網而排擠其他重要任務,如課業學習或人際關係,也許可以考慮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

然而在這之前,仍需要與孩子充分討論、約法三章。例如:有限的網路使用流量、平日使用網路的時間限制,以及手機中的軟體安裝等,父母仍握有部分的主導權。

溫和而堅定地拒絕

讓大多數家長感到困擾的是,明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還不斷對著父母吵鬧不休。這時,父母有兩個常見的回應方式:第一,受不了孩子一再吵鬧,只能答應,但也要孩子允諾不可以使用過量;第二,與孩子交換條件,例如,課業成績達到什麼程度,就以手機做為禮物。

不管是前者或後者,最後的下場常是—孩子更加沉淪在手機網路中了,而父母一點辦法都沒有。為什麼?因為孩子還未具備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呀!如果你不希望落得這樣的下場,請明確地拒絕吧!

與孩子溝通時,「溫和而堅定」是最高指導原則,也就是語氣溫和、態度明確,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會給就是不會給。而拒絕的步驟有三,第一,表達理解;第二,說明理由;第三,替代方案。

首先,可以這麼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擁有自己的手機,同學都有,你沒有,你覺得很失落。」這句話,是說出孩子內心的期待與感受。接著說:「同時,我們觀察到你過去的上網紀錄,時常超出約定好的使用時間,顯然你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我們得再觀察一陣子,再考慮是否給你辦手機。」這句話,是明確地說出拒絕的理由,讓孩子知道,要擁有自己的手機的標準是什麼,以及他需要努力的方向。

你不需要大動肝火,祭出威逼恐嚇:「你再吵,以後都不准上網!」或者,以類似翻舊帳的話語怒斥:「也不想想看你每次上網時間都一再超時,功課又爛得一塌糊塗。」只要溫和而堅定地拒絕就是了。

最後,與孩子討論你們會提供什麼有限的替代方案,滿足孩子平常上網做娛樂或非娛樂用途的需要。

當孩子為了手機威脅自殺時

比較麻煩的是孩子「以死相逼」。你也許在新聞報導中看過,孩子要求擁有手機,但被父母拒絕,於是從高樓縱身一跳,讓父母後悔莫及。而確實,也有些孩子會這樣說:「你們不幫我申辦手機,就代表你們不愛我,我去死一死算了!」試圖用自殺來勒索父母。

我得說,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孩子會為了得到一隻專屬自己的手機而以死相逼,肯定不只是手機的問題,而是親子關係早已破裂——長期惡劣、緊張、衝突或疏離。孩子把情感連結的需求轉移到其他面向上——網路世界就是最好的選項。有太多青少年告訴我:「連上網路之後,有人能理解我,有人能認同我,在虛擬遊戲中、社群網站上,能被喜愛、被肯定、被接納。我才不在乎現實世界的家人或朋友怎麼看我!」所以,他們當然不能沒有網路,而擁有一隻能自由使用,又能上網吃到飽的手機,是最好不過的了。

我希望你與孩子的關係不要走到這一步。而如果已經如此,也請把這個危機,當作修復親子關係的契機,重新與孩子連結上。我必須再度強調,高品質的親子關係,是避免孩子在網路世界中沉迷淪陷的最終解方。

妥協給出手機,肯定無法解決問題;改善親子互動關係,才是治本之道。

作者介紹|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長期為青少年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巡迴各地心理成長講座/課程累積上千場。

在經歷近十年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助人夢正在開展中。

著有《此人進廠維修中》《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擁抱刺蝟孩子》《從知道到做到》《正向聚焦》《你怎麼沒愛上你自己》等暢銷書。

學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2255號)

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Master Trainer)

台灣神經語言程式學會(TBNLP)副理事長

減快身心積極療法訓練合格治療師

2018年博客來、TAZZE讀冊網路書店百大暢銷書作家

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圓神出版社《脫癮而出不迷網:寫給網路原生世代父母的教養書

責任編輯/陳怡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