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對台啟示》台灣不是烏克蘭,但切記自助人助

2022-03-05 09:10

? 人氣

烏克蘭爆發戰事,在台外國人與台灣民眾於台北街頭發起聲援行動,他們舉著「台灣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的牌示,呼籲停止戰爭。(圖/商業周刊)

烏克蘭爆發戰事,在台外國人與台灣民眾於台北街頭發起聲援行動,他們舉著「台灣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的牌示,呼籲停止戰爭。(圖/商業周刊)

俄烏戰爭撼動全球,數日內,隨多國提供烏克蘭飛彈等武器,急速演變成歐洲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更挑動台灣的敏感神經。

面對強權,烏克蘭介於歐俄間的戰略關鍵位置,台灣也位在中美角力的前沿。俄烏戰爭爆發,讓中國對台動武的可能性,已從「不可想像」變成「可想像」。

沒有人願意家鄉變成戰場,除譴責強權侵略,身為資源較少的一方該怎麼做?這場戰爭,帶給台灣哪些啟示?

台灣是下一個烏克蘭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論相異處,台灣民主自由度遠高於烏克蘭,自由之家對台灣民主自由評分為94分,但烏克蘭只有61分;兩者經濟程度差異極大,台灣外匯存底高居全球第五,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是烏克蘭的6倍以上。何況烏克蘭與俄羅斯國土緊鄰,而台灣和鄰近強權中國隔著海峽。

論相似處,台灣和烏克蘭都是處在強權競爭的中小國家,戰略地位都極其重要。且兩個國家均出口重要物資,烏克蘭出口糧食,號稱「歐洲糧倉」,更擁有全球5%的礦產資源,且半導體用到的氖氣,它全球市占達7成;而台灣出口半導體,晶圓代工全球市占超過6成。

台灣未必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但除了指責強權,我們更需要思索,如何保護自己。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楊三億便指出,此次戰爭帶給台灣最大的啟示是:台灣必須思考自己的安全策略。

首先,凡是處在兩強間的中小型國家,「你要知道你的敵人是誰,要怎麼跟他們打交道,」他說。

楊三億指出,同樣在歐俄之間的小國如塞爾維亞、亞美尼亞等,都在尋找最佳的「避險策略」,讓他們免於強國欺凌;當強權沒有逼你選邊站時,避險通常就是最好的策略,但,烏克蘭因政權更迭與政策擺盪,避險策略不清楚,且民間缺乏團結共識,「政權不穩定,是它不能加入北約的其中一個因素。」

其次,領導人不可躁進,否則易給對方進犯的理由,招致戰禍。「因為烏克蘭社會高度分裂,加上俄羅斯和歐美兩強競爭,澤倫斯基(烏克蘭總統)選擇冒進的路,結果這場豪賭最終招致戰爭,」楊三億指出。

台灣必須認清身處美中競爭核心,謹慎盤點各強權關心或擔憂等先後順序,找出雙方的平衡點,不但能避免戰爭,也能獲取最大利益。(延伸閱讀:會搶功勞、什麼事都想參一腳?周品均:這些「討人厭行為」值得你學習)

再者,跟「國際孤兒」烏克蘭相比,邦交國只有14個的台灣,外交處境更為艱難。「台灣沒辦法參加國際重要組織,但要想辦法參與國際區域整合,把自己和其他國家聯繫起來,」楊三億表示。當台灣發生戰事,其他國家若「痛感」強烈,則有可能獲得援助。

雖然台灣擁有全球舉足輕重的半導體產業,號稱「矽盾」,但「矽盾」不見得能永保台灣安全。美國等均著手增加對自己國內半導體供應鏈的投資,若有朝一日被他國取代或侵蝕,盾牌終將被刺穿。

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蘇紫雲指出,台灣必須把手上包括經濟、國防實力等「籌碼」加重,直到變成「砝碼」,才能提高強權侵略須付出的成本、讓各國為台灣傾斜。

3月2日,美國總統拜登指派跨黨派資深代表團來台,與總統蔡英文會談,這是台美斷交以來,首見美國跨兩黨前任高官以「國安主題」來台的訪問團,選在俄烏戰爭緊張時刻,除了安人心,更明確對中共領導人表態:別想把台灣變成第二個烏克蘭。

「台灣如果不為自己而戰,不能期待美國會來救台灣,」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公開演講時表示。

俄烏戰爭撼動歐洲,也提醒台灣:唯有在各方面厚植實力,展現保護自己的決心,才能在地緣政治風險中,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延伸閱讀:麻吉大哥黃立成預言 數位原生代是最大支撐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文/馬自明、李玟儀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