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儒家思想造就一堆慣老闆?誤會大了!其實孔子這樣看勞權

2017-11-27 16:37

? 人氣

但不幸的,現在很多年輕人出去找工作,因為被社會恐嚇只有22k,覺得只要能夠找到一個23k以上的就是還不錯的工作,把焦點都放在數字上面,而不是你的工作跟人生目標之間的關係,相當可惜。薪水當然重要,儒家從來沒有不主張發財,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學派和思想還真是完全不了解人的心理。愛財是正常的,想著要怎麼生活也是正常的;可或許你也能想一想,現在的工作除了為自己帶來錢財之外,還能為他人、為社會甚至為世界做些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理想的君民關係

至於君民關係的討論,唉,是孔子的話語中最容易引起誤會,說他是支持愚民政策的人。就像《論語.泰伯》有一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普遍的解釋是,老百姓哪,你只能讓他聽你的話,不能讓他知道你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情。所以老百姓只要做就對了,不要問為什麼。如果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釋,聽起來是一種愚民政策。

但這一句話,怎麼斷句就有怎樣的解釋。

另一種說法是可以將這句話拆解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中的「使」,基本上是指古代的勞動服務,因此可以解釋為人民可以做勞動服務的時候,才讓他們去做;不可以的時候,君王也要去了解不可以的原因在哪裡。這種說法,我覺得比較合情合理。

還有一種解釋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以使用老百姓的時候,就去使用;不可以的時候,也要知道為什麼不行,或是要讓百姓知道為什麼不可以。

我曾經找過與使民相關的文章來看,我解讀孔子的意思是在上位者要老百姓服勞役,一定要選在農閒的時候,才不會干預老百姓的農活,尤其古代是農業社會。但不管怎麼說,如果你認為孔子就是個只為君王謀福利、不管天下百姓幸福的人,就會覺得《論語》裡充斥這種愚民話語。

但如果你認為孔子是個首尾一致的人,就會知道孔子是個和平主義者,不希望以殺戮、血流漂杵的方式來取得天下;若他的理念是這樣,怎麼可能要君王欺矇百姓?孔子應該有個性上的一貫性,是以老百姓、天下福利為主,一脈下來到這裡應該也是這樣的想法。我們要依整個脈絡、依思想來解經,尤其是在內容有歧異或者意義不完整的時候,這時順著脈絡來解,就能找到答案。

孔子給現代人的啟發

孔子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但他的確可以指引我們一個方向,其他呢,還是我們自己要去思考、要去創造的。孔子不是萬靈丹,他能成為一個思想的燈塔,指引方向,但最後還是要由我們去實踐它。我覺得重要是我們如何從孔子當中吸收養分,因為他的東西早已活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只是我們沒有主動去了解而已。

最後,來思考「學而時習之」這句話。學而時習之,就是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自己的智慧,讓思想能夠實踐、活用,讓我們能夠面對生活、面對世界,讓我們都變成更好的人,讓這世界變成更好的世界。如果能夠朝這個目的去想,達到這個目的,我想這就是最大的成功。

作者介紹|孫中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從《論語‧學而》開啟與孔子的緣分。近年來日日於網路發表一篇「論語日記」,至今已累積五百零三篇。著有《穿越時空,與孔子對話》、《學著,好好分》、《學著,好好愛》、《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等書。

本文經授權選自三采文化《穿越時空,與孔子對話:關於理想與生命,讓孔子來回答》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