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台灣,有錢人犯錯永遠不會怎樣?他目睹老闆殺人後慘死,歹命正是社會縮影…

2017-10-23 09:00

? 人氣

「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

這電影終究不是童話故事,不要以為當肚財與菜埔發現啟文殺人,就能以此要脅他好讓他們生活變得更好,想太多。他們反而因看見了這驚人一幕,日子過得心驚膽顫,甚至到了要去廟裡收驚的程度,明明他們可以報警抓人、明明做錯事的不是他們,但他們卻因為過去卑微日子過久了,整個人都變得卑微了,害怕著會被啟文發現這件事,而事實上啟文確實發現了,於是他來到菜埔的警衛室,意有所指地說著「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平安」,起初菜埔不懂,是當肚財酒醉遭人撞死後,他才明白了這句話,雖然肚財的死看起來像是一場意外,但菜埔知道一切都是計畫好的,只是他依然什麼都沒說,就這樣和少數幾個生前認識肚財的人,土豆仔、釋迦一起送肚財最後一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提供)
(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提供)

《大佛普拉斯》或許是最能代表台灣的一部電影也說不定,原因不是它全片有百分之九十都在講台語的緣故,而是它確實的點出台灣社會不可思議的醜態,官僚貪腐、政治操弄、媒體亂象、資源不均等等,有權有勢者呼風喚雨,沒權沒勢者只能等死,或者說死了也沒人理你,任由你躺在路邊等人發現,就像遭逢「意外」過世的肚財死在水溝一樣,他的死乏人問津,可啟文只是因為與葉芬如(被他殺死的女人)關係親密的緣故,而被請到警局問話,立刻就有副議長出面關切,更生氣指責警方的不是,因為「怎麼可以如此對待像啟文這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呢」,最後當然就理所當然地離開了警局,一點事也沒有。不久後便若無其事的去到菜埔的警衛室「關心」對方,關心他的薪水夠不夠、他的母親身體還好嗎、住的地方還可以嗎之類的屁話,實際上就是用權勢壓迫菜埔,要他安靜閉嘴。

導演黃信堯用他的獨特方式,訴盡了他眼中的台灣社會,透過電影傳遞他的不滿,還有我前面說的無能為力,《大佛普拉斯》草根性重、共鳴性強,觀眾會隨之歡笑,也會隨之沉重,在看電影的時候我發現,前半段是歡笑不斷,任何一點小地方都能讓人笑出聲來,直到肚財死後,後半段的劇情很少人笑,不是笑點減少了,而是觀眾都看進心裡了,有的人甚至會把自己投射在肚財(或者菜埔)身上,去從這些真實存在台灣各角落的小人物身上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地方與境遇。

黃信堯放過啟文,不是因為他寬宏大量,相反的他賜死肚財,也不是他格外殘忍,而是因為這就是現實,沒辦法,你知我知在場所有觀眾都曉得,於是沒有人會去批判黃信堯無情,只會與他一起無聲吶喊,接受這一切的天註定。

佛在信徒心中是莊嚴的,且能給予百姓安定的力量,不過在你需要的時候,會伸出援手救你的,是佛?還是你身邊的朋友?肚財都養不活自己了,卻願意出聲關心在海邊小屋遇到的失意男子,這樣的滑稽設計看來荒唐,但當看見肚財得不到神明的幫忙後,這樣一個小小的關心慰問,頓時讓人想落淚。

佛祖、神明的存在,無疑是給人在心靈有所寄託,正因為有了依歸之處,於是我們拜佛、祭祖,為了感謝保佑,也是盼求祂們繼續保佑自己,只不過時代變遷,曾幾何時拜佛變得不真誠,變得有點像是「做好看的」?先別管電影最後的護國法會的奇異聲響到底是怎麼回事,單純回到拜佛這件事來,曾經繁複的過程變得簡便,好似為了符合現代人的腳步所以從簡,雖然從簡一樣能夠以虔誠態度去拜,但現代人多半自掃門前雪,在如此冷漠的現今,人與人都鮮少互相關心彼此了,又有可能認真對待拜佛這件事?「多關心身邊的每個人,哪怕不認識、不熟,讓人與人之間不再冰冷」,應是導演黃信堯想藉由《大佛普拉斯》傳遞的另一個期許吧。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原標題:《大佛普拉斯》,這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