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翁哭嚎「不讓我回家,我就自殘」?台灣醫院成煉獄,日本卻靠在宅醫療看見奇蹟

2017-06-07 12:19

? 人氣

經濟學背景的森田醫師不僅發表量化研究,也加入自己參與的觀察筆記,透過虛構的森田課堂,以師生對話方式,出版這本適合大眾閱讀的書《崩壞的奇蹟:夕張市民教我們的一堂課》。很多人誤以為, 夕張醫療費用減少是因為「醫院倒閉」,然而,夕張市總人口雖然下降,但是65歲以上卻沒有明顯下降,75歲以上人口仍不斷增加。如果不是長輩觀念改變, 選擇「盡人事, 知天命」, 堅持在宅終老,即使醫院倒閉,長輩還是會被遷徙到子女居住的城市,接受維生醫療到臨終那一刻。森田進一步分析,重症病患並未減少,諸如洗腎的高齡人數也並沒有改變。那麼反轉的核心因素是什麼? 森田認為是人們對臨終觀念的改變。夕張之所以能出現奇蹟源自有三根支柱: (一)充實的在宅醫療和照顧;(二)居民對臨終觀念的改變;(三)鄰里之間互助的網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宅醫療更環保、永續?

全世界的衛生專家都認為, 最好健康照護體系, 是以基層診所作為主要醫療照護者, 醫院作為支援角色。英國作家約翰‧ 塔卡拉(John Thackara)曾提出健康照護體系不能自外於能源缺乏的現實。對於能源危機無視,將影響我們對「醫療提供」的判斷。根據英國研究,路上的交通流量有百分之五和健康有關。舉凡上醫院、藥局、救護車,醫藥物資運送都是,在宅醫療當然也是。

在宅醫療為什麼「環保」呢? 在台灣,我所接觸的呼吸器依賴病人,為了到醫學中心看一次門診,需要預約救護車,光是往返花費有時高達10000元,包括家人要向公司請假以便陪同。行動越是不方便,居住地越偏遠,為了就醫所付出的交通成本越高,此外,陪同者的時間成本也該一併考慮。假使為了節省支出,沒有例行就醫,小問題養成大問題,最後住院還是健保買單,全民損失更大。想像在宅醫療是一部「行動醫院巴士」,一天拜訪八位個案,就減少八位家屬請假、帶家人通勤就醫往返時間和交通成本, 同時, 確保不會因為就醫不便,自我放棄接受診療的機會。

確實,在宅醫療對醫療提供單位來說,成本是相對高的,但是對社會整體來說,卻是低成本的。在宅醫療減少社會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 從約翰‧ 塔卡拉觀點而言, 在宅醫療也減少能源的消耗。因此,在能源珍貴時代,發展在宅醫療對永續社會(sustainable society) 是有意義的。

回過頭來以日本為例,厚生勞動省調查,日本國民有六成的人希望最後在家臨終。對民眾來說, 在宅醫療滿足人的欲望。對政府來說,最後在家臨終的人越多,無效醫療越少。對醫師團體來說,在超高齡社會中,在宅醫療符合醫界對「家庭醫師」角色的期待。同時, 日本政府在龐大的財政壓力下,2025年前要將原本134萬7000張病床減少到115萬張左右,在宅醫療將扮演承接約30萬的病人,出院後連續性照護的角色。

很少有一種醫療政策, 同時滿足政府、民眾和專業團體的期待的。在宅醫療是超高齡社會能源珍貴時代中誕生的「第三種醫療」, 而且更環保、更永續,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作者簡介|余尚儒

台灣在宅醫療研究會召集人,現為「全台灣最小、沒有圍牆的大醫院」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

曾任─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理事長、臉書「PM2. 5 自救會」發起人、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六福診所主治醫師,以及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

長期關注台灣環境正義、糧食安全、在宅醫療等議題,深耕地方。結合跨專業,持續推動理想中有溫度的照顧模式,相信這是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非走不可的路,並積極在報章媒體分享研究與實踐心得,期盼台灣早日建構完善的在宅醫療照顧體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偏鄉醫師余尚儒的翻轉病房提案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