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孩子熱衷學習,有些卻怎樣也不肯念?她:有無「熱忱」就差在這4個觀念…

2017-04-26 16:08

? 人氣

卡蜜兒.法林頓(Camille Farrington)在芝加哥公立中學任教了十五年,後來進入伊利諾斯大學,取得都市教育政策博士,現在是芝加哥大學學校研究計畫(Consortium on Chicago School Research)資深研究員。她跟許多高中老師一樣,很想了解為何有些學生就是做出那樣難解的行為與選擇。為什麼他們不能持續努力讀書,並享受伴隨學歷而來的好處?為什麼他們的學習動機好像起起伏伏,難以預料?

2011年,法林頓和芝加哥大學研究計畫的團隊著手全面探討非認知能力的相關文獻,以及這些能力在課業進步裡扮演的角色,並於2012年6月發表研究結果,題目是〈教導青少年成為學習者〉。這篇報告是首次呈現非認知能力(報告內容稱之為「非認知因素」),應該主要取決於孩子的學習「環境」,從中發展的心態、習性,與態度,而不是孩子有可能掌握(或未能掌握)的一套抽象「能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這個領域裡的關注焦點放在何謂恆毅力,作為一種能力該如何測量,哪些學生具備這種能力,該怎麼教給學生這種能力,因此法林頓的報告提供了新的角度。「幾乎沒有證據顯示,從學生的恆毅力或堅持度直接下手改變,就能有效改善學生的課業表現,」法林頓和研究同仁寫道,「雖然某些學生可能比其他同學更加努力完成任務,或表現自律,但如果學校或課堂環境幫助學生培養正面心態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每位』學生都有可能表現出恆毅力與堅持。」

那麼,怎樣的學校與課堂能營造出堅持不懈的學習環境?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法林頓發現她得回頭解構學習過程,從現有研究中找出學生成績優異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然後從中建構一個框架。

法林頓一開始,是針對大家都認同的所謂學習優異的標準:分數高,從高中畢業,並獲得大學學位。她認為,最直接導致這些結果的是學習行為,像是完成課堂作業,做好預習,參加課堂討論,以及最基本的出席率。到目前為止,清楚明瞭,是嗎?多數教師都同意,來學校上課,做功課,和課堂參與度高的學生,成績會比較優異。而更迫切的問題是:這些積極的學習行為是怎麼來的?

法林頓的答案是個人品質,她稱之為「 學術堅持」(academic perseverance),這是持續積極學習的傾向。法林頓認為,具備學術堅持的優秀學生,與他人不同的是,他們面對失敗依舊屹立不搖,就算沒考好,也繼續努力讀書;碰到複雜難解的課業,會找出新的鑽研方式,不輕言放棄。在法林頓的公式中,學術堅持與非認知能力有一些共通點,如恆毅力,自我控制以及延遲享受。但是,這些個人特質已得到心理學家證實,幾乎是經久不變的穩定特質;而學生的學術堅持,依照法林頓所寫,其實要取決於環境。學生可能在十年級時展現堅持不懈,而不是十一年級;他或許特別鑽研數學,對歷史就沒那麼積極;他甚至可能在星期二特別有學習精神,但星期三就未必。

法林頓引用的研究,並沒有證據顯示特定介入措施能改變學生內在的恆毅力強弱,但有很多證據指出,學生對學習科目的堅持,很容易因為學校或教室環境改變而增減。正如她的報告所說:「研究指出,儘管沒什麼回報,但讓學生培養更多恆毅力,成為性格的一部分(也就是在生活各個方面,所有情境,隨時展現恆毅力),學生碰到各種課堂環境或心理遭受壓力,都能表現出堅持精神,例如努力完成作業,將報告做到完善,學校課業難度變高了也能繼續用功。」

這裡有個重要的區別:如果你是老師,在培養所謂恆毅力這種特定基本性格上,你可能永遠無法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恆毅力的人。但你或許有辦法讓學生表現有恆毅力的行為,採取有恆毅力的行動。法林頓認為,這才是重要的。堅持不懈的行為能讓成績進步,這是你(以及學生跟整個社會)期望看到的。

有什麼能讓學生堅持自己的行動?法林頓從研究中得到結論,堅持鑽研課業的關鍵因素來自學生的學術心態—每個孩子與青少年具備的態度與自我認知。法林頓將學生心態的大量研究凝練成四個基本信念,這些信念對學生能否堅持求學最為重要:

一、我屬於這個求學圈子;

二、我的能力和效能會因為努力而增加;

三、我有辦法做到;以及,

四、這個科目對我很重要。

法林頓寫道,如果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抱持這些信念,就更有可能堅毅面對學習的挑戰與失敗。如果他們沒有這些信仰,那麼很有可能碰到第一個難關就放棄了。

當然,麻煩的是出身逆境的學生。他們在數學課堂上,一開始就基於各種原因而欠缺法林頓所說的四個信念。有部分是來自出身環境造成的神經生物學效應,他們從幼兒期就暴露在毒性壓力中,於是「戰或逃」的機制過度活躍。這或許是在家暴環境與暴力社區生存的寶貴能力,但在七年級的歷史課堂可派不上用場。這種「戰或逃」的本能,不鼓勵學生發展出「我屬於這裡」這樣安撫性的想法;反倒是傳遞出完全對立的警告,像是高音量的汽車警報器:「你不屬於這裡。這裡是敵區。學校裡每個人都會跟你做對。」更嚴重的是,出身逆境的孩子往往到了初中或高中時,學業大幅落後,頻頻與校方對立,前科累累。在多數學校,這些學生會被安排在輔導班或一再停學,也可能兩者都有;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學生感到「我屬於這裡」或「我有辦法做到」。

你可以在法林頓的四個基礎信念中,看到迪西與萊恩的三個內在動機—勝任感、自主性,以及與自我連結。事實上,我認為法林頓與迪西及萊恩的清單可以整合在一起,進一步歸納出兩大綜合訊息,對學生成績進步至關重要。第一是關於歸屬感—學生感到學校或教室裡的成員希望自己加入,而自己是這個特定學習環境的重要分子,受到歡迎。這是學生每天在學校經驗到的關係,而形塑出來的感受。

如果第一個綜合消息與人相關,那麼第二個就是功課了。學生的心態(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樣受到每天在校被要求完成的功課所左右。這功課有挑戰性嗎?有沒有意義呢?如果他們把自己逼緊一點,就能夠弄懂了嗎?如果功課給學生一點挑戰性,是他可以拿出能力克服的,學生就有機會體驗到迪西與萊恩所說的勝任感與自主性:這不簡單,但我做到了。這是個光憑口頭嘉勉也無法比擬,難能可貴的時刻。

就教育工作者來看,這個架構暗示了,如果你試圖建構出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環境,這裡有兩個最有效的工具。第一個工具牽涉到關係:如何對待學生,如何與他們談話,如何獎勵和懲罰他們。第二個牽涉到教學法:教什麼,如何教,以及如何評估學生是否吸收。沒有哪種是面面俱到的方式,但我的希望是,這些方式放在一起思考,可能為我們提供大方向的指導方針,如何適切的幫助弱勢學生突破學習困境。

作者介紹|保羅‧塔夫

保羅・塔夫著有三本書,《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為第三本。

塔夫長期關注教育、兒童發展、貧窮與社會議題,近年特別重視家庭環境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尤其是有童年負面經驗境的孩子,為此研究領域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塔夫為《紐約時報》雜誌特約撰述,固定為公共廣播節目「美國人生」供稿。其文章散見於《紐約客》、《亞特蘭大》、《紳士季刊》、《君子》。他在《紐約時報》雜誌與《哈潑》雜誌擔任編輯,也是「美國人生」製作人,同時是線上雜誌Open Letter的創始編輯。

目前與妻子、兩個兒子定居於紐約蒙托克(Montauk)。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發展正向性格,培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恆久能力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