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青年難成功?台大教授葉丙成:最重要的這件事,社會卻沒替年輕人培養

2017-04-06 14:21

? 人氣

「觀察」的能力如何培養呢?我認為「個性」其實有很重要的影響, 每個人培養觀察能力的方式不一樣,我自己是滿喜歡閱讀傳記的。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是司馬遼太郎的《龍馬行》和《德川家康全傳》,作者非常會描述德川家康的內心小劇場,也許只是一個決定,他就能夠寫到幾十頁的篇幅;我自己在作決策的時候也會在內心沙盤推演好幾回。「閱讀」能夠幫助我們思考和觀察,我不確定是否適用於每個人,但是文學對我的影響確實是滿大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創業絕對不要怕失敗,失敗也是一種投資

「創業」的定義是什麼?不一定是成立公司才叫創業,也不一定是賺錢才叫創業,我認為你能夠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完成,這就是一種「創業」。另外就是要有很棒的商品,要有很棒的遠景,要能打動人心。這些事情不是一蹴可幾,需要時間的累積。除了說服投資者拿出資金,包括像現在很流行的募資平台也是一樣,其實都是要回到「打動人心」這件事。

葉丙成認為,創業不必怕失敗,每一次的失敗都是最棒的經驗。(圖/平安文化提供)
葉丙成認為,創業不必怕失敗,每一次的失敗都是最棒的經驗。(圖/平安文化提供)

千萬不要把每件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所有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去做去完成。創業絕對不要怕失敗,對年輕人而言,失敗沒有什麼損失。台灣有一個很可怕的潛規則,好像幾歲就要讀完高中、幾歲就該完成什麼,每件事都有一個時間表,按部就班,彷彿落後一、兩年就會輸在起跑點上,這種觀念是很可怕的。我在美國讀博士的時候,印象很深刻的是入學的時候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同學。我很驚訝,為什麼會有一個年齡差距這麼大的同學?後來才知道他是美國空軍中校戰鬥機飛行員退伍,在擔任空軍時期都在開戰鬥機,退伍後想繼續攻讀電機方面的博士。後來他跟我同年畢業,一畢業立刻就被一間大企業挖角了。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我們看人生的時間向度應該拉長,投資兩年、三年都不算什麼,大導演李安在成功之前不也是失業了六年嗎?在公司體系工作的人,努力久了就能學到許多基礎工夫,從這角度看,這些時間的蹲點是有價值的,可以看到企業運作的更多問題和規則。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很多在大企業裡工作很久的人,也常變得習於安逸,反而失去創新的動力,創業的成功機會相對較低。反而是具有創業經驗的人,即使失敗過後,還是有機會回到一般公司就業。

很多人說年輕人創業要做好準備,要有一定的格局,不要以「小確幸」為滿足,其實這些發言完全不合理。沒有一間大公司在當年創業時就能預料到後來的發展格局,你說Facebook 在創業的時候,會想到今天的局面嗎?我認為年輕人創業就要勇敢,不要怕失敗。年輕人需要各種不同的經驗、不同的嘗試,在各種公司裡都有成長的機會,都能累積經驗。也不要小看任何時間的投資,即便是投入兩、三年的光陰,後來失敗了,這些經驗絕對都是一種累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