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權威教你,用這12句台語檢測自己是否為「天生容易失眠」的體質!

2017-04-07 08:20

? 人氣

這是我門診中造成失眠最常見的焦慮症,全名是「廣泛性焦慮症」,也就是臺灣人講的「厚操煩,容易緊張的體質」,和遺傳有很大的關係。相較於國語,臺灣話中有關焦慮的描述又多、又生動,請看以下我做的整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鬢邊『ㄒㄧˊㄚ ㄒㄧˊㄚ』叫」:太陽穴兩側肌肉緊繃,像聽到脈搏的聲音,嚴重時會頭痛或耳鳴。

2.「頭昏昏」:容易覺得頭重腳輕,這跟睡眠品質差、容易疲倦有關。

3.「腦脹脹」:覺得腦壓高,好像腦子腫脹到壓迫至頭蓋骨。這應該是腦神經過度緊繃引起的特殊感覺。

4.「肩膀『ㄍˊㄚ』頭緊緊」:這是指頸椎兩側及肩胛骨上方肌肉的緊繃,嚴重時會造成頭部後下方的疼痛(頸部肌肉與頭骨交接處)。

5.「喉嚨卡卡」:感覺喉嚨緊緊的,好像有東西或痰卡著,嚴重時甚至會覺得喉嚨痛。

6.「胸口緊繃『ㄗˊㄚ ㄗˊㄚ』」:跟胸悶不同,這是指像有什麼東西綑綁住胸部,有吸不到氣的感覺。

7.「心臟砰砰『ㄅˊㄥ ㄅˊㄥ』叫」:就是心悸,感覺心臟跳得比較快或用力,平時應該感覺不到心臟在跳動。

8.「胃脹脹『ㄉˊㄨ ㄉˊㄨ』」:胃總是像有東西頂著,可以感受到胃的形狀與受到的壓力,食物都不容易消化。

9.「憨神憨神」:容易恍神,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會呆滯、腦子一片空白。

10.「沒頭神、沒記性」:覺得東西都記不住、容易忘東忘西,但跟失智症的記憶力差不同,跟擔心有關的事就記得鉅細靡遺。

11.「阿雜『ˊㄚ ㄗˊㄚ』、易生氣」:就是急性子跟煩躁易怒,總覺得情緒不對勁,心裡不清爽、不舒服。

12.「歹入眠、壞睡癖」:難以入睡、容易醒來、無法進入深眠,好像外面的聲音都聽得到。

1
罹患焦慮症的病患中,成年女性就占了約五至六%!(翻攝自youtube

十二項你中了幾項呢?根據研究,罹患焦慮症的病患中,成年女性約占五至六%,成年男性約占二%。但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再加上門診病人的回應,可能有十%的臺灣人罹患這個疾病。

看看臺灣到處林立的養生推拿館,據說連山裡的原住民部落都有好幾間;而中醫診所、復健科裡總是有人排隊等著熱敷推拿。其實,大家幾乎都是因為肩頸緊繃,而這些多半都是廣泛性焦慮症造成的。

廣泛性焦慮症的問題是大腦中主管焦慮的中樞出了問題無法維持「適度」的緊張,反而過度反應,結果導致整體腦細胞過於警覺、緊繃。就像之前提到的,當腦細胞緊繃無法放鬆,睡眠中樞的鎮靜波就無法讓人平靜入睡。即使勉強睡著,也難以進入熟睡期,自然就睡得淺、多夢且易中斷。

在治療廣泛性焦慮症上,應該要放鬆腦細胞,而不是用藥物敲暈。

建議的治療方式有:

●調整腦子的焦慮中樞:這需要抗憂鬱的藥物,包括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血清素合併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等。這些一開始只使用於憂鬱症治療,所以統稱抗憂鬱的藥物。

後來發現焦慮中樞、恐慌中樞都必須靠它們才能重新調控,因此發現這是治療焦慮性疾患最有效的藥物。所以,請記得「吃抗憂鬱藥物不等於有憂鬱症喔!

●放鬆腦神經:想要好好入睡不一定要靠安眠藥,很多初次求診的病人往往只需抗憂鬱的藥物,再加上低劑量的抗焦慮藥物就能入睡。其作用就是讓焦慮中樞不再過度敏感,腦神經才能慢慢放鬆。

只要工作或生活上沒特殊壓力,約三至六個月就可以減藥,甚至停藥。在療程中,精神科醫師的功力則是發揮在如何選擇最適合病人的藥物、調整到適當劑量,再慢慢讓腦神經恢復到適當的狀態。

●認知行為治療:患者常常焦慮而不自覺、經常變成習慣性擔心,因此醫師需要與患者討論如何察覺自己對外在事物的反應與想法,並要能偵測到自己的焦慮與擔心。不知道為什麼,臺灣人對焦慮很無感,明明緊張到手發抖,問他會緊張嗎?卻常常得到「不會啊!」這樣答非所問的回答。然後旁邊的親友卻對我打暗號,猛點頭。

察覺到緊張與擔心之後,要能自行分析這些擔心的合理性,不要窮緊張、老是碎碎唸。要學會放慢生活的步調、避免趕時間或慌亂,並學習接受無大礙的小差池。

王先生是四十歲的主管,工作勤奮認真,個性容易擔心,各種跡象顯示符合廣泛性焦慮症。治療一年之後症狀都消失了,可是只要一減藥就又開始焦慮、睡不好。雖然他只有睡前吃一顆抗焦慮的藥,但是他想知道自己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吃藥。

說真的,我怎樣都找不到足以解釋無法減藥的壓力源,也無法回答他的疑問。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他的皮夾子。賓果!找到壓力源了!

那是一個男生用的短皮夾,裡面放的東西簡直快把皮夾給撐爆了:一家四口的健保卡、一堆各家銀行的信用卡、各種會員卡。他太太是職業婦女,工作時間比他長,所以他要接送小孩、負責採購。正因為他個性容易擔心,所以要把所有的卡都帶在身上,免得要用時找不到,因此塞了二十幾張卡,外加身分證、駕照,讓皮夾就像餡料爆滿的刈包。

這時,與病患的討論變得輕鬆多了。「少帶幾張卡的代價是什麼?也不過差個幾十塊,真的差很多,可以下次再買啊!」「兩個小孩多久看一次病?一個月用不到一次嘛!」「為何連老婆的健保卡也要帶在身上?看病她要本人到,自己不能帶喔?」「不帶卡會損失什麼?」

每一張卡代表的是腦子要有一個相對應的連結保持警覺,還會造成不斷檢查、確認的行為。皮夾裡塞滿各種卡,等於腦子裡的連結如高速公路大塞車。過這樣的日子不緊張嗎?難怪他之前會失眠,無法停止服用讓腦子保持放鬆的藥物。

我邊拿出自己連健保卡、會員卡都沒有的皮夾,邊對病人說:「當你的皮夾能減到像我的一樣薄,應該就可以不用吃藥了!」我說對了!找到壓力源的他很久沒回門診了,這就是認知行為治療。

作者|黃偉俐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俄亥俄大學心理學碩士。曾任職臺灣大學精神科、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羅東博愛醫院與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現為黃偉俐身心科診所負責醫師、佳正國際臨床研究公司資深醫藥學術總監。專長為兩性與人際關係、精神疾病、職場與職涯顧問。

對於精神醫學與行醫充滿熱情。多年來,發現透過心理學可以更專心幫助病人。加上國外藥廠的相關經驗,對於藥物安全性與使用更加要求。有鑑於行醫十幾年,看過破萬名病人中,至少七、八成都有睡眠困擾,而真正到最後能不吃安眠藥的實在不多,因而希望能夠透過本書豐富的睡眠知識,減少使用安眠藥的人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出版《失眠勿擾:用對方法,找對醫師,從此遠離安眠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偉俐醫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