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激情,老夫老妻怎麼走下去?心理師:先對愛死心斷念,才可能找回幸福滋味

2016-11-16 14:58

? 人氣

一對夫妻相處幾十年,對彼此的愛難免會減退,生活中只剩孩子與工作。但長久下來,這樣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婚姻危機。老夫老妻之間的愛到底該怎麼延續下去?日本第一心理師河合隼雄給了這個建議...

中高齡者對愛情的感嘆

我和美國的心理治療師朋友們聊天時,聽說以下這樣的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來諮商的中老年女性,時常會問離婚後該如何生活。舉個典型的例子:兩人在學生時期結婚,丈夫繼續攻讀研究所,她則工作支持丈夫的學業。丈夫終於取得博士學位,進入大學教書,擁有不錯的收入,孩子們也相繼出生,兩人合力建立起家庭。

等到孩子們都上大學,以為生活一切平順時,丈夫卻愛上別的女人,表明想離婚。對方是丈夫的研究生,聰明、美麗,渾身充滿魅力。「因為我年輕時支持你,你才能有如今的成就不是嗎?」就算妻子這麼說,丈夫還是回應:「這些我都知道。但我愛她,對妳卻感受不到絲毫愛意。」這時候,「愛」就像是丈夫的一張王牌。當然,在支付孩子大學畢業前的教養費、財產如何分配等,丈夫都極為「理性」地商量並履約。

這時,如果丈夫蠻不講理,妻子就能反擊,但若是不然,就只能盡可能地理性溝通,就此果斷分手,讓丈夫過自己的生活,而妻子也努力去過自己的生活。

順帶一提,這時年輕又有魅力的新任夫人,好像就被稱作「獎盃妻」(trophy wife)。獲得獎盃、一副勝利姿態的那一方倒好,那離婚的女性該如何是好呢?這要是發生在日本,或許會不斷數落丈夫的忘恩負義或自私,但在美國卻不會如此。而且,這個離了婚的女性要是向丈夫懷恨或是怨嘆,周圍的人就會認為她是個不夠獨立的弱女子。因此,多數的情況,女性必須向他人展示自己不喪志屈服、獨自努力過生活的姿態。

然而,據朋友所說,這類女性一前來諮商,剛進門時堅毅的態度常會不知去向,一股腦地宣洩對丈夫的恨惡與強烈怒氣。因為不能讓人瞧見而壓抑的情緒,在心理治療師面前就能放心地吐露。等到一陣紛亂後終於平靜下來,接才能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路。然後美國朋友問我,日本人在這種情況下會有何反應。

我再稍微補充一下,贏得「獎盃妻」的男性在婚後未必幸福。

就算彼此真的是因為「相愛」而結婚,也會因年齡差距太大,幾年後愛情就產生了變化,幸福終究不能長久。

聽完後我心想,這真是美國才會發生的事,但同時也覺得再過幾年後,日本也會變成這樣吧。總之,這個問題至關重大,絕非三言兩語就能輕易回答。

燕麥片式的愛情

在思考日本的狀況之前,我想再繼續說些和美國朋友談到的事。在各式各樣的意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人對浪漫愛情的重視。「愛」就像一張無所不勝的王牌,兩人只要「相愛」就能相許,他們認為有情人理應終成眷屬。然而,這裡說的「愛」是什麼呢?雖然說因為相愛而結合是幸福的,但這樣的夫妻能一直幸福下去嗎?看看周遭,許多因為熱戀而結婚的夫妻,不都在過了幾年後熱情就消退了嗎?

說起來,在源於歐洲中世紀的浪漫愛情裡,男女在性方面的結合是被禁止的。他們強烈渴望共結連理,卻因為被禁止而飽受痛苦,藉此鍛鍊心智、磨練人格,這就是浪漫愛情的基礎。我們也可以說,其中隱含著宗教性。它的思想是:最大的幸福,正因為死心斷念才得以被支撐起來

然而,隨著社會逐漸世俗化,浪漫愛情原本的模樣已被遺忘,人們開始將相愛的兩人的結合視為理想。因此,結為連理就成為相愛的人唯一的想望。這其中的問題是,如此激烈的感情並不能長久維持。

就像獎盃妻的例子那樣,人類在獲得某種成就時會短暫的欣喜,接著不就又會再去找其他對象嗎?

我的美國朋友極力主張,這時重要的是,不再把世俗化的浪漫愛情視為夫妻關係的唯一羈絆。「愛」的形式有千百種。雖然追求乾柴烈火也是愛,但妻子替丈夫泡燕麥片當早餐,丈夫滿足地吃完後表示感謝,也是一種愛的表現。雖然這毫無激情,不過是日常瑣事,一點也不足為奇,但兩人間的感情卻相當深厚。我就暫且將它稱作「燕麥片式的愛情」吧。

聽我說完後,那位朋友說他看過一對日本夫妻就是這種典型。

那對夫妻在餐廳喝著咖啡,雖然沒什麼交談,卻能感受到他們對彼此的體貼,傳遞出一股溫暖,就連在一旁的自己都能感受到暖意。美國夫妻應該向日本夫妻學習相處之道,他如此主張。

我聽聞後大吃一驚。說到「夫妻關係」,我們不是總會聽到日本夫妻應當向美國夫妻學習嗎?像是作丈夫的必須愛惜妻子、相愛的人理當結為夫妻、日本人這種相親結婚是不行的等等,被批評得一無是處,我們一直以來都以美國為典範。

我很開心聽到他這麼說,先姑且不論日本有沒有「燕麥片式的愛」,我向他表示日本有「喝茶的朋友」這種說法,他覺得很有趣,要我往下說明。關於「喝茶的朋友」,我在自顧自地說明時想到了許多事。

01.jpg
日本有以「喝茶的朋友」這種說法來指稱平靜、沒有激情,但卻有深刻的情感羈絆的夫妻。
(圖/Pedro Ribeiro Simões@flickr)

喝茶的朋友:以友情支撐的夫妻關係

日本有「喝茶的朋友」這種說法。一如字面所述,指的是喝茶聊天的朋友關係,以及邁入老年後,彼此間沒有性關係的夫妻,或是中高齡者以「喝茶的朋友」的形式結婚,作伴共度餘生。

夫妻之間雖然平靜、沒有激情,但卻有深刻的情感羈絆,這種夫妻形式就稱作「喝茶的朋友」。而在這裡,就像「喝茶」這個說法,雖然並非特別的行為,情感卻能藉由日常瑣事得到扶持,可說正是「燕麥片式的愛」。這是怎麼回事呢?

確實,「愛」的故事多半是戲劇性的。為了對方無論做出什麼犧牲都在所不惜,財富、地位、名聲盡可拋棄,有時甚至連命都可以不要。或可說端視對方付出多少,就能測得愛意的多寡。

而這種激情的愛,特別容易發生在戀愛中。然而就如同前述,這種激烈的愛往往不長久,有時還會出乎意料地顯露出其脆弱。

與此相比,一起喝茶聊天或是一起工作,雖然彼此沒有感受到多大愛意,卻共同做了許多事。然而,在日常行為中累積起來的愛,即使缺乏激情,卻深刻又堅實。反倒強韌得切也切不斷,而能長久續存下去。這其中存在著深厚的信賴感。

我認為人類的感情有激烈和深厚兩面。激烈的一面容易與看得見的行動有關,別人也能充分理解。而深厚則不與顯而易懂的行動有所關連,雖然乍看無法辨認,卻能以長久持續的行動顯示出來,這是外力難以改變的。而且,要是能巧妙地傳達給對方,將能喚起深深的感動。

這種「喝茶的朋友」的夫妻關係,可以說是被友情支撐著。

像浪漫愛情那樣不可思議的魅力,終究會慢慢淡去,但「喝茶的朋友」式的關係卻絕不淺薄。就算少了激情,卻仍存在深刻的關係。雖然說,「喝茶的朋友」式的關係也有既無激情又不深刻的。

異性戀也好,同性戀也罷,一旦伴隨肉體關係就會產生理性所無法控制的衝動,不可抑制地想結合為一的難解慾望,出現與單純的友情不同的異樣感受。雖然是人類,肉體關係卻讓我們有與神相似的體驗,或是與動物相近的體驗,所以才會形容那是「深入」的關係。但人類不可思議之處就在於,一旦過分看重肉體關係,心靈的關係就變得淺薄。正因如此,中世紀的浪漫愛情才會視性關係為禁物吧,藉由禁止肉體關係而加深心靈的關係。

死心斷念,用友情讓關係永久續存

中高齡人的關係並不能說都是「喝茶的朋友」。哲學家田邊元和作家野上彌生子,晚年在北輕井澤開始往來,漸漸發展成可稱之為戀愛的關係。野上彌生子起初與田邊元的妻子很要好,但在彌生子的丈夫去世,田邊的妻子也去世後,兩人開始交往,那年他們同樣是66歲。之後,雖然直到田邊77歲去世之前,他們的關係依然維持著,但把這段關係稱作是「戀愛」,是在兩人的往來書信在死後被出版,閱讀後才感受到的。

兩人的書信以極端規矩的文字和形式寫成,收件者也稱呼「野上夫人惠鑒」、署名為「田邊元」寄出。而野上彌生子這頭則稱呼「田邊老師鈞鑒」,署名「野上彌生」。彌生子當時正以作家身分活躍著,因此書信就像是她以與此相關的問題請教田邊,而田邊則作為「老師」給予答覆。事實上,田邊就曾拜訪過彌生子,也替她講過哲學課。彌生子於1951年9月寄出的第一封信:「昨日承蒙您於鬱鬱秋雨中來訪,不勝感激。而受您多所賜教也是,只有我一人聆聽實為可惜,同樣在此拜謝。」這樣的信持續往來著,直到1953年5月,彌生子的信署名改為「彌生」,而田邊這頭雖然稍微慢了一點,也在七月將署名改為「元」。信中端正的文體雖然不變,署名卻已經是極大的轉變,代表兩人之間的感情起了莫大的變化。

這時候,書信的內容也改變了。田邊在同一年的9月19日寄出的信件中,隨信附上另一張他寫的短歌。內容是妻子死後第3年忌日時,懷念妻子的8首詩歌。

復生吧,吾妻起死復生吧。

無汝,余何以獨活?

汝魂歸吾心,共死生。

吾等二人同命得再續。

閱讀這樣的文字,可以感受到田邊對亡妻的思念之深,同時也可以想見,他正有意識地,或是下意識地在對彌生子示愛。對此,彌生回信:「您的短歌令我感激且欣喜,以為紀念。」並說到自己十歲便學作短歌,但已經十多年不再吟詠了,受田邊的短歌所打動而再度作歌吟詠。「這稱不上是短歌,但我已經決定不再對老師有任何隱瞞,所以請您過目。」事先說明後,她寫下四首自己的短歌。雖然這幾首短歌的內容是懷念故友,也就是田邊的亡妻,但標示旁點的那幾句話,顯然可說是對田邊的示愛吧。

況且,日本有「和歌」傳統,對他們而言可以說是幸運吧。既可以在書信中合乎禮儀,謹守「夫人」、「老師」之間的往來,又可以藉由和歌吟唱出信中所無法陳述的感情。這段感情終究受到和歌這個形式的保護,而得以避免逾越界線。果不其然,田邊元在下一封信中寫下9首短歌,並寫道:「直接向夫人您陳明我心。」我很想全部引用,但在這裡只引用其中兩首。

勉余吾友,爾雖同齡,

望之似少吾十歲有餘。

連結爾我之心,

乃理性之信與學問之愛。

之後,彌生以詩作為回信:「我該稱呼你為何?/吾師/吾友/我親愛之人。/何時能這麼喚你一次/我的/嶄新的/三顆星。(其後省略)」我已經沒有篇幅可以繼續追記他們兩人的書信,但從整體可看到他們深刻的思量與克制的心,將這場戀情導向比起爆發的烈焰,更能永久散發深刻光輝的關係之中。我認為夫妻也好,情人也罷,想讓關係永久續存,就必須以友情作為支撐,而且其背後還要有某種死心斷念的心意。

作者介紹|河合隼雄

日本第一位取得榮格派精神分析師資格,日本精神分析領域權威,對該領域影響深遠。歷任京都大學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文化廳長官。畢業於京都大學理學院數學系。臨床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1962年至1965年赴瑞士蘇黎世的榮格研究所進修。著有《心的處方箋》、《中年危機》、《心的棲止木》、《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等多部作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大人的友情:在大人之間,友情以什麼樣的面貌存在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