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國考才是地獄的開始!年輕公務員血淚告白:政府讓人分不清奴才還是人才

2017-06-28 10:58

? 人氣

這世界的事情本就無法二分,民主的精髓便建立在爭議出現時,正反雙方能夠理性討論,找出大家雖不滿意但尚可接受的妥協之道。然而,得到「理性結論」的前提是,必須「理性討論」。但政府部門在行政倫理、階級意識的無形約束下,在會議中通常能夠發言的,都是兩張口的,如果有不同意見,很難跨越「官大學問大」這道無形的牆。我們缺乏理性對話的包容性及空間,而這與我們習於「服從」的政府文化有相當大的關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前述條件下,對於施政的辯論,能夠主導方向的,可能是「系統」這裡「系統」,就是「你是誰的人」。派系不同,要能夠互相對話很困難,因為還沒開口,就已經預設立場。更常見的,不同部門溝通時,不是要討論事情本身,而是先討論事情應該是誰的。還沒合作,就先分工了。

我曾經提出過一個社區培力的方案,希望透過公部門辦理工作坊,培養社區自行進行環境資源調查的能力。著眼點在於,要發展永續生態社區,居民對自己環境的認識是很重要的。過去的資源調查計畫都由政府發包給環境顧問公司進行,但畢竟預算有限,要在同一地方持續委託資源調查案很困難,唯有社區自主性的調查,才能建立長期性的資料。畢竟,學會調查方法的社區住民不會跑,但承辦人卻會一直換。

這樣的一個工作坊預計辦理六次,培力八個社區團體,總預算是八萬元。八萬元,在政府眾多採購案中,只是零頭,但,最後卻被否決了。原因是,當時單位內部兩位長官不合,而否決的A長官認為,這個案子應該是另一位B長官授意要做的,所以,長官C授意,為避免捲入風暴,這個案子先擱置。而這樣的案例,在B長官離開單位之前,不斷地發生。只要是認為可能是B提出的,A就想辦法阻撓,不管是什麼事。

物以類聚是生物本能,但如果因為不是我這個圈圈的,就排除你的意見,因人廢事,是很糟糕的。

本文經授權摘錄自網路與書出版《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