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下「棄高中選高職」學生:我們的目標是考上台科大

2016-06-02 12:29

? 人氣

編按:在十二年國教政策下的第一屆高中生們即將升上高三,當時許多「棄高中選高職」的學生也將再次面對升學的選擇。他們真如當時的教育部長所說「開始考量自己的興趣,不再唯有讀書高」嗎?

103年十二年國教首度上路,第一次免試入學有21萬多考生錄取,錄取率達92.77%,其中將高職列為第一志願學生多達6成,讓許多職校校長樂開懷,當時的教育部長蔣偉寧認為:「學生開始考量自己興趣,不再唯有讀書高。」甚至「學生棄高中選高職」案例不在少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時間快轉到今天,105年國中教育會考剛結束,《技職3.0》記者追蹤103年「棄建中選大安高工」的學生林伯瑞,試圖去釐清「技職出頭天」表面下的真正含義。

原本《技職3.0》記者想專訪林伯瑞,但媽媽劉淑芬卻陪同受訪。

走上相約的速食店二樓,《技職3.0》記者馬上認出穿著大安高工制服的林伯瑞與身旁的劉淑芬,他們似乎正在討論著什麼。時間已是晚上9點,劉淑芬強調訪問不能超過1小時,不然剛從補習班下課的林伯瑞會很累,怕影響到隔天的上課。其實在約訪林伯瑞前,爸爸林易銘便考慮再三,深怕報導會影響到即將面臨升學考試的林伯瑞,溝通數次後才願意讓林伯瑞受訪。

棄明星高中讀高職 我的目標是考上台科大

聽到《技職3.0》記者問起林伯瑞是否國中成績就很好,劉淑芬掩蓋不住對兒子的驕傲地說:「林伯瑞從小就補習到現在,他國二開始就校排第2名,那是2千多人的學校!班上程度很好,競爭激烈,所以認為林伯瑞進建中很有機會。」

然而,林伯瑞剛好遇上十二年國教第一年上路,會考表現並不理想,建中免試名額不多,再加上超額後從作文開始篩選,林伯瑞雖然5A但作文只考5級分,在他之上的人很多。

根據十二年國教制度設計,若不透過免試入學,則可以再參加特色招生;在免試入學中若學校報名人數超額,則必須用其他成績來排序,例如國中會考成績。所以新制度一上路便被罵假免試,因為報名超額的學校仍然要比考試成績。

劉淑芬無奈聳聳肩,坦言如果要拚特色招生風險太大,因為不知道明星高中釋出的名額有多少,再考一次或許能進明星高中,但可能更糟。

當初林伯瑞在國中時做的性向測驗,傾向設計與理工科系,而且他十分憧憬著去google工作。

填志願的最後一天,原本決定再考一次特色招生的林伯瑞命運大翻轉。劉淑芬跟林易銘一起為兒子做進一步分析:「認為要去google工作需要理工背景,除了台清交成,其實台科大理工也很強,再加上去讀非明星高中後考上台清交成機率較低,當時還不知道台科大也有收高中生。」

後來劉淑芬上網一看,才發現大安電機其實分數很高,風評不錯,國立科大錄取率有75%,而且台科大榜單很多來自於大安高工。「所以想說,如果都是要拚升學,不如去高職拚考台科大,會比去競爭激烈的高中拚台清交成簡單多了。」劉淑芬直言。

其實劉淑芬與林易銘真正受影響的,除了親戚、補習班與學校老師、同事建議,最大莫過於林伯瑞的哥哥林群浩。

「林群浩國中時期成績較差,所以進入高職就讀,在林伯瑞抉擇志願那年,卻以全國第9名之姿考上了台科大,那時候覺得,如果林群浩可以上台科大,以林伯瑞的程度應該也可以考進台科大才對。」劉淑芬說。

「可是後來發現,林伯瑞的大安高工同學,也很多這種”高分低就“的學生,原來大家都這樣”跑“,我們認為,好在有用這種模式去升學。」劉淑芬看著林伯瑞現在穩扎穩打、一步一步走向心目中的台科大,似乎鬆了一口氣。

「最後,我們家就選擇了考試相對較不競爭的技職,為了考上台科大。」劉淑芬說。

兩年前,林伯瑞原本已報名補習班,打算衝刺特色招生考試,但最後一天家裡決定填大安高工。「當然不想考第二次特色招生,累死了,填志願的最後一天很煩,很多建議、資訊、升學率等等交雜在一起,最後想說,雖然很想念建中,但就乾脆去大安高工算了,畢竟大安也是高職裡的建中。」林伯瑞說。

林伯瑞提到:「還記得國中有一次作業,要去看自己心中志願的學校,當時去了師大附中,是在台北捷運大安站下車,有經過大安高工,當初我看到後感覺不錯,還跟大安高工拍了一張照留念。」

《技職3.0》記者找到一路上看著林伯瑞做抉擇的林群浩,他的話總是不多,但似乎若有所思。

「他終於解脫了。」沈默一時,林群浩冷不防丟出了這句話。

「我國中三年都在打電動,但林伯瑞三年都在瘋狂唸書。」林群浩露出有些不捨的表情,還說:「或許父母是對我課業上的表現感到失望,所以轉而把希望押注在林伯瑞身上,也希望彌補他們學歷不夠光彩這一塊。」

林群浩認為,林伯瑞雖然不笨,但其實不是天才,所以變相需要下很多功夫苦讀,白天上課晚上補習,國一開始都凌晨1、2點才睡,而周圍給他的觀念灌輸,就是成績不錯、國中校排前幾名,應該非建中不可。

「起初他們一直在猶豫不決時,我直接了當說,林伯瑞不是讀建中的料,因為不管國中成績多好,考出來的成績就是不夠,所以他可能不適合考試這條路。」林群浩直言。

當《技職3.0》記者詢問,最後決定林伯瑞去大安就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林群浩又陷入短暫沈默。

過了一會,他說:「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關鍵,是我考上台科大這事實;讀普通高中上台大較難,但透過高職進到台科大較容易。因為我以前國中是吊車尾,結果進入高職三年後,居然翻身考上台科大,出乎父母意料之外。」

我們也想當選手

雖然是以考上台科大為目標而讀高職的林伯瑞,實作表現其實不差。

「我實作一直都很好,考技術士證,工業配線、室內配線、工業電子等,實習該做的我都有做完,並拍攝記錄下來,感覺這些東西推甄備審資料會用得到。」林伯瑞驕傲地說。

在一旁的劉淑芬補充:「一開始進去大安,我認為他比較適合透過甄審到台科大,因為他高一開始成績排名很前面,只擔心統測又出狀況,所以林伯瑞很積極當幹部、社區義工、社團幹部,甚至學校小論文都有得獎。」劉淑芬換了口氣,繼續說:「他一直很優秀,實作方面也有天份。」在公司上班的劉淑芬請林伯瑞練習焊接板子,並囑咐,「以後要當領導者,當下屬發問你卻不會,會被看不起。」

前陣子林伯瑞的學校老師正在找同學當技能競賽選手。林伯瑞坦承,他很想參加成為選手,但看到其他選手都要練習到晚上9點或更晚,甚至還要為比賽請公假,錯過學校考試與上課。「一旦課業被影響,我心裡就會毛毛的,如果每天練到晚上,根本沒時間唸書,晚睡早起又容易在課堂上打瞌睡,會影響到升學考試。」林伯瑞說。

劉淑芬與林易銘都認為當選手太累,甚至跟補習班老師討論過選手一事。「除非技能比賽的名次很前面,才有升學加分的優勢,不然沒意義,如果現階段把時間投入在練技能,也是為了上台科大,但去台科大有很多種方式,那不如就按部就班好好讀書,為何還要分心練技術當選手,並承擔風險呢?雖然少了一點點實作歷練,但我認為不會有太多缺憾。出社會再來練,先把課業顧好。」劉淑芬說出大家討論出來的結論。

無獨有偶,林群浩也談到對選手的遺憾。

「林伯瑞其實很後悔沒當選手,因為認為當選手的人的實力沒有他厲害。但爸媽以前就反對他當選手,現在還是反對,就是希望他好好升學,上去再說。」過了一會,林群浩坦承,前陣子家裡對於林柏豪是否當選手,有不小的摩擦。

當初學校老師正在找選手人選,有跟爸媽提出這件事。林群浩認為林伯瑞可以同時勝任實作與課業,只是家人都持反對意見,擔心影響到升學考試,而林伯瑞的補習班老師也不建議學生去當選手,因為當選手要到可以保送台科大的地步,要很拼。

林群浩說:「我是支持,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讀過高職的遺憾,因為都在拚升學,技能都沒學好;另一部分可能是台科大讀了兩年後的經驗談,當你升到台科後,跟同學的程度都差不多,唯一能比較的就是技能掌握度,我們拚學術也拼不太過台清交成學生,唯一的優勢就是技能。」

其實林群浩很羨慕林伯瑞。「他一年後升學時,一定跟當初的我有很強烈的對比,我當時是完全升學考試導向,完全沒碰多少實作,但他因為在校成績好,可以走推甄這方面,所以升學考試只佔其中評分一部分,他可以挪出一點時間去實作;而我當初讀高職時,只懂得以考上台科大為唯一志願。但若可以重來一次,我還是會走一樣的路,因為我高職在校成績不好,不能推甄,只能靠升學考試,既然如此,即使想當技能選手,也被迫現實不敢去投入。」

會後悔嗎?

劉淑芬說出了許多家長的內心話:「做家長就害怕幫孩子選錯決定,但林伯瑞這兩年有按照我們當初的規劃與設想,按部就班往台科大努力,覺得欣慰。」

兩年前,當志願確定是錄取大安高工電機科時,林伯瑞整整關在房間哭了一整個下午。林伯瑞坦承:「看到那些明星高中會有自卑感,因為自己當初可以穿他們的制服,卻沒有去挑戰他們,再加上當時對未來的恐慌感。」

劉淑芬笑說,「當時還買了兩桶冰淇淋給林伯瑞,想趕走他的憂鬱。」說到此,劉淑芬的笑容不再,直說:「因為林伯瑞認為自己高分低就,滿腹委屈,如果不是剛好碰到十二年國教上路,以他的成績,在前一年一定上建中。」

突然間,劉淑芬戴在手上的iWatch響了起來,裡面傳出林易銘的聲音:「該回來了。」談到這,其實已遠遠超過劉淑芬給《技職3.0》記者的訪問時間。就這樣,結束了這場訪問。

道別後,劉淑芬帶著林伯瑞繼續趕往人生的下一站,汲汲營營,走得很急。

備註:為保護當事人,林伯瑞、劉淑芬、林易銘、林群浩皆為化名。

文字、攝影/黃偉翔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技職3.0,原標題:技職異語/我們的目標是考上台科大

為了升學方向擔心?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告訴你他們怎麼想!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service@stormmediagroup.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偉翔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