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再方便,讀者還是堅持去這間書店的原因是?

2016-04-25 17:13

? 人氣

為什麼實體書店漸漸受到網路書店崛起而衰微,但是誠品書店還是會吸引大批的文青去朝聖?實體書店所能提供的價值不再只是書籍,而是一個空間的氛圍,人與人、人與書在這個場域裡互動、交流,才是書店帶給我們最美好的一件事。改造後的桑格,充分了展現了這種精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實踐體驗設計與設計思考

改造的內容完全基於使用者對這個空間的期待,一進書店的左手邊樑柱上貼滿了使用者給桑格回饋的彩色便利貼。便利貼其實是體驗設計及設計思考常使用的工具之一,訪談人員可以請教消費者許多問題,蒐集使用者進入書店每一個環節的體驗與感受,好的壞的都可以寫下來,每一點就寫成一張便利貼,匯集在同一個牆面,讓研究人員可以進行後續的研究、比較。這些便利貼被分門別類排列整齊,從空間動線、書店氣氛、書籍分類、新服務亮點到Idea建議。使用者覺得好的地方就畫上紅色的笑臉,需要改進的地方就畫上哭臉。這一面牆如今也成為桑格的特色,不只賣設計,更真正實踐體驗設計及設計思考。 

桑格過去的裝潢較是古典的風格,書櫃是傳統的咖啡色,每個書櫃上清楚標明書籍的種類。改造前,施先生一直覺得桑格太小,塑造性很小,還有必要改造嗎?然而「小」反而成為桑格改造思考點。改造後,以白色為基調,視覺上的效果,空間變大了,重新規劃動線,使這個場域變成多功能的空間。可以找書、看書,也可以舉辦讀書會,未來更將規劃展覽與演講、書籍導讀等活動。

改造後,書架上找不到書籍種類的標註了。除了使整個空間看起來更清爽,更增加顧客「尋寶」的樂趣。書籍還是有分門別類放置,但你可以花更多時間在與書互動。如果真的趕時間或找不到,櫃檯有一台iPad可以讓你快速查詢書籍。

桑格的改造,就源自於背後一面牆上的便利貼。(圖/桑格設計書店臉書)
桑格的改造,就源自於背後一面牆上的便利貼。(圖/桑格設計書店臉書)

互聯網時代,書店該如何轉型?

互聯網時代全面衝擊每個產業,對於傳統的從業人員來說,到底是要擁抱網路還是與之涇渭分明呢?桑格約在十年前投入網路書店的建置。剛開始建置的時候,同業也是不以為意,覺得不需要投入時間及成本。而聽從許多朋友的建議,施老闆毅然決然成立網路書店。目前的網路書店系統是第三代,中間經歷了兩代產品的失敗,第三代曾發展成目前這樣成熟、可升級的系統。

網路書店對桑格來說有兩個層面。第一。面對國外的書商、代理商,網路書店代表桑格的品牌,可以讓書商很快了解桑格的定位。第二,面對消費者,可以提供更即時、方便的服務,也可以從網路書店觀察出讀者的喜好。目前桑格的網路書店也有台北市六小時到貨服務,一點也不輸給大型的網路書店。

 

桑格售出的書,都有免費包書套的服務。黏貼書套的膠,是用日本進口最好的膠帶。(圖/桑格設計書店臉書)
桑格售出的書,都有免費包書套的服務。黏貼書套的膠,是用日本進口最好的膠帶。(圖/桑格設計書店臉書)

魔鬼藏在細節裡,永保創業精神

談起事業經營的成本,施老闆無意間提到,幫書包書套是最耗費人工成本的。原來,桑格每一本售出的書,都有免費包書套的服務。因為愛書、惜書,希望書在每一個客人的手裡都能保存永久。走過三十幾個年頭,見證了台灣設計界的更迭發展,桑格書店仍然保持著創業精神,跟著市場需求時時改變。假日的時候有空,不妨來台北市最高的書店走走,喝杯咖啡吧!

作者介紹:蔡明淳

大學念經濟,歷經本土及外商金融業理專,人生轉一個彎進入公關業。爾後因著興趣廣泛,又涉足藝文圈及教育圈,擔任專案人員及教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創業拿鐵,原標題:還在網路上買書? 這一家書店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

創新拿鐵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