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軍事】習近平抓北極熊?進擊極地冰上絲路現形!真相是..中國又在癡人說夢?

2019-02-15 16:00

? 人氣

前一陣子不久,中國的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在南極考察任務時,撞上了冰山,這一撞也讓大家看見了中國的極地之夢!到底中國在南北兩個極地有哪些布局呢?中國的極地考察船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性能」呢?而中國對拓展北極的野心,又是看見了什麼戰略價值呢?《風云軍事》為您獨家解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極地考察船撞冰山 意外揭露極地強國夢

中國極地的先鋒考察船「雪龍號」在1月19日在阿蒙森海(Amundsen Sea)密集冰區航行,執行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時,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相撞,導致船首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不過沒有人員傷亡。而根據《商業內幕》網指出,「雪龍號」是北京極地雄心的關鍵要角。它在2017年的秋天,穿越了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是第一艘成功航行3大主要北極航線的中國極地考察船。

儘管中國已經有三艘輕型破冰船,但雪龍號是目前「唯一」的極地考察破冰船,因為第二艘仍在建的是「雪龍2號」。而「雪龍2號」不僅是中國第一艘「自製」的科考破冰船,也是世上首艘採用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考察破冰船,由芬蘭阿克爾北極技術公司(Aker Arctic Technology)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708研究所聯手設計,可望於2019年5月交付使用。

而作為全球第一艘符合國際最新規則的極地考察船,「雪龍2號」實現了各方面技術的新突破。像是雙向破冰船型設計技術,在遇到很難拱的冰脊時,推進器可以轉動180度,讓船尾變成船頭。尾部的螺旋槳能在海面下削冰,把10多米高的冰脊掏空,從而突出重圍。另外再加上PC3級破冰船結構設計,能在1.5米厚度冰、0.2米厚度雪的海況下,以2-3節航速連續破冰行駛。中國專家認為,以後無論是南極或是北極,都很難阻礙到「雪龍2號」的前行。

搶攻南極圈 全為冰下豐沛資源

然而,中國在這塊大陸上拓展的增長速度,在《南極條約》的52個締約國中居於首位。中國設立四個考察站,也完成了第五個考察站的選址工作,目前還在投資製造新的適應冰凍環境的飛機和直升機。奇怪的是,為何中國要往離國土又遠、氣候又冷的南極發展呢?原來背後原因,跟南極冰封地下的豐富資源有大大的關係!

南極地區擁有豐富的淡水資源,而隨著150萬平方公里的大陸冰蓋在常年高溫下融化,缺水的世界將到處尋找淡水水源;而作為碳匯,南極洲在世界氣候中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另外就是南極底水了!世界上溫度最低、含氧量最高的深層水體,為全世界的海洋提供氧氣;而中國一家大型農業企業宣布要在南極周邊擴大捕撈範圍,以期捕獲更多磷蝦,中國計劃每年捕撈多達200萬噸磷蝦,與目前的捕撈量相比增加了很多。

習近平一帶一路後新戰略?冰上絲綢之路現蹤

另外,中國的極地夢並不只有往南極出發而已喔!在頭上的「北極」,早就已經開始佈局了,繼「一帶一路」之後,北京當局還打算北向打造「冰上絲綢之路」。中國近年在北極活動日益頻繁,除派出多艘科學考察船赴北極圈勘探外,還與俄國合作開闢北極航道,而冰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也在極力拉攏沿北極圈一帶國家。

俄國媒體引述一組數據顯示,2017年北方海航道破冰引航增加20%。環球時報也報導,十年來俄國北極地區中國旅客數量增加了9倍。中國在北極的政、經、旅遊等活動都有增加趨勢。也因此,中國國務院發表首本「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這份白皮書全文約9000字,除前言、結束語外,整本內容共包括四個部分,分別為北極的形勢與變化、中國與北極的關係、中國的北極政策目標和基本原則、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主要政策主張。

白皮書內容提到,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下,北極問題已超出北極國家間問題和區域問題的範疇,涉及北極域外國家的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是陸上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北極的自然狀況及其變化對中國的氣候系統和生態環境有直接影響,進而關係到中國在農業、林業、漁業、海洋等領域的經濟利益。」

在發表之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更表示,以「明確定位、設定目標、堅持原則、闡釋主張」16字概括中國北極政策。此舉不只明確宣示中國不缺席競逐北極,更標誌邁向「極地強國」決心。

直達北歐心臟 冰上絲路大幅縮減航運時間

如果打通「冰上絲綢之路」,會有多方便呢?像去年的9月,中國的中遠海運「天恩號」貨輪首次從江蘇連雲港經北極航道駛往法國港口盧昂。一般貨輪通常是向南航行,橫穿馬六甲海峽、過印度洋、走蘇伊士運河或繞道非洲南端好望角再向西歐和北歐進發。「天恩號」則是從連雲港出發後一路北上,穿越白令海峽後駛入北冰洋向西進發,沿俄羅斯北部近海一路西進,直抵北歐。

通過北極東北航道,客戶交貨時間最少節省8天,最多節省30天。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北極東北航道被一些沿線國家視為「一帶一路」的自然延伸,可望成為西北歐和遠東間海上貿易的新通道、新幹線。

全球搶攻世界之巔 全為冰封地下的經濟戰略

然而,隨著北極圈冰層的不斷融化,全球已經感受到了「世界之巔」經濟的升溫之勢。到底北極的資源有多豐沛呢?就整體而言,石油和天然氣項目需要的潛在投資金額最大,高達2000億美元,比排在其後的三個類別(即採礦、可再生能源和鐵路)的總和還要多。北極圈可能擁有世界上未被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離岸資源。

在全世界尚未發現的礦藏量中,20%的石油和30%的天然氣埋藏在北極圈,根據俄羅斯自然資源和生態部估計,北極地區就蘊藏著5800多億桶石油,相當於沙特石油儲量的2倍。按照俄羅斯目前的能源消耗量,北極蘊含的油氣資源足夠其消耗1000年,足夠全世界消耗25年。

另外,北極還提供水電、風能、地熱能、潮汐能和太陽能。長期以來,礦業企業一直渴望在北極開採金、銀、石墨、鎳、銅、鈦、鐵、鉛、煤、鑽石、鈾,以及對高科技裝置至關重要的稀土金屬。北極地區還蘊藏著巨大的煤炭資源,據世界能源組織估計,儲量高達1萬億噸,約佔全球煤炭儲量1/4,而且北極的煤炭具有低硫等特性,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品質煤炭。

北極地區厚厚的冰層還凍結著世界上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在淡水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北極的淡水資源無疑也蘊含著巨大的價值。此外,投資者還希望開發北極電網、鐵路、高速公路、海底電信光纖、衛星和航空走廊等設施,以便利人員和物資的運輸。

北極不僅擁有為產業提供「飼料」的能源和礦物質,而且擁有足以供人類食用數十年,甚或無窮無盡的魚類資源。因為隨著氣候變遷,有一些物種已經跟隨溫暖的水域,向北遷徙來到了這個地方。

所以掌握住了北極圈,就將可以掌握住整個囊括俄羅斯、北美、歐洲、東亞在內的「環北極經濟圈」,這將深刻影響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和地緣政治格局。想知道更多的精彩內容,邀請大家一起準時收看《風云軍事》,帶您一起瘋軍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風云軍事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