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立委們為了什麼打架?國會改革4大重點,民進黨在阻擋什麼?

2024-05-18 15:03

? 人氣

立法院17日院會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朝野立委在議場內爆發嚴重衝突。(資料照,陳昱凱攝)

立法院17日院會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朝野立委在議場內爆發嚴重衝突。(資料照,陳昱凱攝)

立法院17日院會排定處理國民黨、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修正法案,朝野衝突越演越烈,自清晨7時議場門開前直至深夜24時,至少發生8波激烈肢體衝突,有5名綠委、1名藍委被救護車載走,並有數十名立委「掛彩」負傷。究竟朝野為何在國會殿堂上演全武行?綠委又為何不惜動粗也要力阻藍白審議?《風傳媒》剖析朝野對國會改革法案的構想,初探藍綠白爭執的癥結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朝野在議場大打出手,甚至有6名立委送醫急診,立法院會仍在一頓混亂中,於17日結束前審議完8條條文,其中5條條文修正通過二讀,另3條則依再修正動議維持原條文不予修正。

《風傳媒》日前披露,傅崐萁在力求本會期定要通過國會改革法案後,已下達軍令要求黨籍立委吳宗憲、翁曉玲及羅智強,負責統合國民黨團及個別藍委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翻閱國民黨團千呼萬喚公布的最終版本,發現此份與民眾黨團共同提出的再修正動議,除了統合後不予修正個別藍委及民眾黨團的部分條文修正案,原由傅崐萁領銜擬具的修正案,似乎也因應外界疑慮後做出調整,較原版內容相對溫和一些。

總統國情報告如何問答?

盤點藍白陣營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主要可分為4大部分,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聽證調查權、藐視國會罪,及強化人事同意權。不過,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的相關3項條文修正案,17日均已經院會二讀通過;依照二讀通過文字,立法院得經4分之1立委同意後,聽取總統就「國家大政方針及重要政策」議題的國情報告,總統也得在咨請立法院同意後,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

20240517-立法院長韓國瑜主持立法院院會。(蔡親傑攝)
立法院長韓國瑜17日主持立法院會,在一片混亂中宣布《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關於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的相關條文通過二讀。(蔡親傑攝)

據二讀條文規定,立法院應於每年集會時邀請總統至立法院國情報告,總統須於每年2月1日前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在3月1日前赴立法院國情報告,新任總統則需在就職2周內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在1個月內赴立法院國情報告。值得注意的是,此項條文僅由國民黨團單獨提案,民眾黨團未擔任共同提案人,但17日院會舉手表決時,民眾黨團仍舉出贊成。

朝野近期連開2度協商仍喬不攏的總統國情報告後問答方式,雖民進黨團堅持應採統問統答,甚至尊重總統,由總統自行決定是否答覆;但依二讀條文,立委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口頭或書面問題,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發言時間、人數、順序及政黨比例等事宜則經黨團協商決定,而立委若提出書面問題,總統應在7天內以書面回覆,若事項牽涉過廣,則得延長5日。

確立國會聽證調查權

朝野立場大不同的國會聽證調查權,民進黨團拋出調查權、調閱權雙軌制;而查閱藍白提出的再修正動議文字,最終採用國民黨團主張的「調查權之行使」與「聽證會之舉行」各有專章,院級的調查委員會、委員會層級的調查專案小組,調查事項、目的、方法等各自由院會、委員會議決,均有調查權及調閱權,得要求相關機關就特定議案提供資料,並得舉行聽證會,要求有關人員出席提供證言、資料及物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秉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