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輯《隱秘之戰》:西方如何跟上中國間諜的腳步

2024-05-17 09:45

? 人氣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後,人民大會堂外的燈柱上裝設了許多監視器。(美聯社)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後,人民大會堂外的燈柱上裝設了許多監視器。(美聯社)

多年以來,西方間諜機構一直在談論將關注焦點轉向中國的必要性。本周,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負責人將此描述為「劃時代的挑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發生在西方國家以中國間諜及駭客罪名實施一系列逮捕之際。在三人被指控協助香港情報機關後,中國駐英大使本周一遭到英國外交部傳喚。

監視攝像頭和習近平照片
BBC

中國和西方世界的權力及影響力之爭往往是隱秘的,但現在已經噴湧而出,走向公開。

西方世界,主要是美國及其盟友,想要回擊。但高級官員們現在擔心,西方國家並沒有足夠認真地考慮來自中國的挑戰,它們在情報領域已經落後。這導致西方在北京的間諜陰影下顯得非常脆弱,同時雙方都面臨潛在的、災難性的誤判風險。

讓西方官員擔憂的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於北京將塑造新的國際秩序信心堅定。「它(中國)渴望最終取代美國成為最強大的力量。」英國軍情六處處長里查德·摩爾(Richard Moore)在一次難得的採訪中告訴我。這次採訪在他的辦公室進行,目的是製作BBC最新的專輯《隱秘之戰:中國和西方》。

儘管多年來一直在發出警告,但直到最近將注意力聚焦到中國的種種行動之前,西方情報機構一直在這一領域步履蹣跚。

2006年從英國軍情六處二號人物位置上退休的尼格爾·因克斯特(Nigel Inkster)說,中國崛起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發生在還有許多其他當務之急的時候」。

當北京在21世紀初踏上世界舞台之時,西方的政策制訂者和安全官員的頭腦被所謂的反恐戰爭,以及軍事干預阿富汗伊拉克等事件所佔據。情報部門的關注焦點也是如此。

近年來,在美國和歐洲官員們的眼中,重新活躍起來的俄羅斯、以色列在加沙的戰爭是更加緊迫的挑戰性議題。

與此同時,來自政府和商界的壓力告訴人們,應該全力以赴進入巨大的中國市場,而不是和來自中國的安全威脅對抗。

政治領袖時常要求情報官員不要點中國的名,商界也不願承認他們的商業機密遭到針對。

尼格爾·因克斯特說,「鐘擺顯然偏向了考慮經濟和商業利益的方向。」

他說,中國的工業間諜活動早在21世紀初期就已經開始,但西方公司對此保持沉默。「它們不想報告此事,因為怕會威脅到自己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另一重要挑戰是,中國的間諜活動和西方有所不同,他們的活動更難以被發現和正視。

一位前西方間諜說,他似乎曾經告訴一位中國同行,中國搞的是「一種錯誤」的諜戰。他的意思是,西方國家傾向於收集情報,以幫助自己了解對手。但中國間諜的優先目的並非如此。

維護共產黨的地位是中心任務。「讓政權穩固是他們的頭號目標。」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反間諜官員羅曼·羅扎夫斯基(Roman Rozhavsky)解釋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