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國基專文:顛沛出入五十載─爭取新聞自由的努力與挫敗

2024-04-04 05:50

? 人氣

作者新聞生涯五十載,可以說是一部爭取新聞自由的努力和推敗史。(示意圖∕自由之家)

作者新聞生涯五十載,可以說是一部爭取新聞自由的努力和推敗史。(示意圖∕自由之家)

英國大文學家狄更斯在他的鉅著《雙城記》的開場白中,有一段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正直下地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雖然是描述十九世紀五○年代法國大革命前後社會中的矛盾、仇恨與不滿,但細觀歷史的發展,近兩百年來,除了地球還是規律的轉動外,地球上的所有一切,不都在狄更斯的名言中打轉?

其實英國是一個理性的國家,十六世紀開始,已步入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其所標榜的自由,除了人身自由外,便是言論自由。在實踐上,BBC 廣播電台及電視台全為公營,閱聽者必須按期繳費,節目不插播廣告,避免新聞、評論受廣告之影響,失去公正立場,至於公營,亦只是經費的挹注,政府絕不插手新聞內容之立場,俾其新聞報導保持公正無私,讀者無需擔心有政客的操作,而有偏頗的假新聞出現。至於報章雜誌,雖多為私營,但亦由編者自行負責其報導內容,如有爭端,則交由司法處理。如此的言論自由,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與倫理,任何人如逾越此一規範,必將受到嚴厲的制裁與批評。此一標竿的樹立,直接影響到歐洲各國,以至於後來的美國。美國雖然是極度的資本主義國家,報紙、電台均為私人擁有,難免有資本家之操縱,但他們仍將自由與公正訂為最高之經營標準。如紐約時報、聖路易快郵報等媒體,其能獲得全球的佳評,莫不以維護公正立場為己任。不偏頗、不營私,已成為他們的座右銘,才能獲得如此的美譽。

民國初年,中國國民黨雖為一黨專政,但在文化的發展上,至少有兩項很值得後人的崇敬,一為大學的自治,不容政府或政黨插手大學教學與行政,一為辦報之某種程度的自由,俾有理想的文人,可假藉報紙的媒介,公正報導新聞,或發抒對時事的論述,政府不予干涉,前者致使若干知名的大學,如北大、清華、南開、東吳、金陵、燕京、輔仁等,建立了國際水準,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後者在清末就有在上海租界區所經營的申報,以及一九○二年在天津法租界區所創辦的大公報。進入民國後,大公報之最盛時期為一九二六至一九四九年。其總編標榜之「四不主義」—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幾乎已成為此後辦報者共同奉行的座右銘。雖然並非每一媒體都能臻此境界,但至少此標竿已成為辦報者之口頭禪,並成為共同的理想。

國民黨遷臺初期,對言論控管甚嚴,市場上發行的報紙全為公營,如新生報、中華日報、中央日報。其後雖有私營之徵信新聞報(後改為中國時報)、聯合報,但該兩私營報紙仍受制於國民黨之言論方向,然不久後即逐漸掙脫官方控制,走出自己的道路。其艱辛之過程,足為中華民國避難臺灣這一階段最值得誇耀之爭取言論的成績,亦為推動臺灣步向民主、自由、法治之最大動力。臺灣今日之能獲得全球尊崇之民主自由地位,兩大私營報紙之居功,應屬首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