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芯凝觀點:教宗籲烏舉白旗惹議,誰懂「止戈」才是「武」的最高境界?

2024-03-31 05:50

? 人氣

台北故宮展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古時候祭祀和戰爭是國家大事, 兵器不全然用於戰爭,它也作為禮器,兵器的質量是政治權力的展現。(圖/ 陳芯凝攝)

台北故宮展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古時候祭祀和戰爭是國家大事, 兵器不全然用於戰爭,它也作為禮器,兵器的質量是政治權力的展現。(圖/ 陳芯凝攝)

教宗方濟各日前一席呼籲烏克蘭舉白旗、透過談判來結束戰爭的談話,引發爭議,真不知道這場戰爭要打到何時?! 對現代武器我涉獵不多,富歷史厚度的古代兵器才能引起我的研究慾,在台北故宮探索中國古代兵器的過程中,讓我特別有感的是戰爭頻仍的春秋時代、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提出極富哲理的觀點:「止戈為武」,「戈」是古代的兵器,代表戰爭,「武」由「止、戈」兩字組成,「止戈為武」意味停止戰爭才是真正的為武之道、才是武的最高境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楚莊王沉濳三年 一鳴驚人飛衝天

商代甲骨文中「止」是指腳趾頭的形象,表示行走,「戈」是武器,所以「武」本意是持戈前進,也就是出兵的意思。「止」後來才被用作為停止、制止的止,楚莊王不但將「武」詮釋為「止戈為武」,並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也被後來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所引用:「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

青銅兵器中「戈」(右)、「矛」(左)是戰士們的基本配備,「戈」的形 狀頗似現代的手槍。(圖/陳芯凝攝)
青銅兵器中「戈」(右)、「矛」(左)是戰士們的基本配備,「戈」的形 狀頗似現代的手槍。(圖/陳芯凝攝)

但楚莊王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睿智的。「史記・楚世家」曾記載年輕的楚莊王即位後縱情聲色、三年不理朝政,還不許臣子們給他建議,臣子們憂心不已。最敢說實話的伍舉忍不住就跟楚莊王說:「大王,聽說南山有一隻怪鳥,體型巨大、像是傳說中的大鵬鳥,但奇怪的是它三年來,不飛也不鳴!」 

楚莊王心裡明白伍舉說的是自己,便回答:「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衝天!」其實楚莊王是理解大臣們的憂慮的,他的沉潛主因當時內憂外患,他需要時間觀察並找尋治國賢才,此後楚莊王勵精圖治、拔擢人才,逐漸展現他的治國才能,整軍經武,朝「問鼎中原」的目標邁進!

齊桓公尊王攘夷 春秋五霸續登場

春秋時代(770-476 BC)自周平王東遷後的東周時期拉開序幕,由於當時周王室影響力減弱,各諸侯國吵吵嚷嚷、大小戰事不斷。周天子像是風燭殘年的大家長,非常需要一個「長子」來管理秩序,這就是齊桓公登上歷史舞台的背景。他任用管仲、採取「尊王攘夷」的政策,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代霸主。「春秋五霸」除齊桓公,還包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何以只有楚國稱「王」? 

地處偏僻南方的楚國,「問鼎中原」一直是楚國歷代君主的目標。他們知道自己的祖先來自中原,是火神祝融的後代,因不屬於商朝王室的家族才被驅趕、被迫南遷,幾經遷移,最後在江漢平原一帶落腳,和當地族群融合,發展出不同於中原國家、更靈活更有生命力的文化,但卻一直被遵循「周禮」的中原國家視為「蠻夷」。

圖左是同為戰士基本配備的「戟」,右為銅盔。(圖/陳芯凝攝)
圖左是同為戰士基本配備的「戟」,右為銅盔。(圖/陳芯凝攝)

即使楚人的大家長鬻熊助周文王推翻商朝有功,在分封時卻沒他的份兒,直到周成王想起楚人先祖對周王室的貢獻,也只封了鬻熊的曾孫熊繹「子爵」這諸侯國中低等的封號以及區區50里土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