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為了與地緣政治強敵競爭,美國政府計劃出口小型核反應爐

2024-01-08 10:04

? 人氣

核電的重要性繼續下降,全球只有不到 10% 發電使用核能(圖/Pixabay)

核電的重要性繼續下降,全球只有不到 10% 發電使用核能(圖/Pixabay)

美國政府為了與最大的地緣政治對手競爭,正將目光投向小型核反應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尚未出售甚至建造過一座所謂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但美國官員正試圖說服夥伴國購買美國公司仍在開發中的尖端核反應爐。美國的目標是:從全球核工業巨頭俄羅斯手中奪取核能市場份額,並抵禦中國快速增成長的核技術產業。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美國寄望於在一項新技術背後投射影響力可以鞏固未來的商業和外交關係,並削弱中國和俄羅斯主導其鄰國能源供應的能力。

拜登(Biden)政府還將核能視為出口可靠綠色能源的一種方式,原因在於核電廠分裂原子且不燃燒對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碳基燃料。隨著俄羅斯在2022年大舉入侵烏克蘭導致波蘭和其他歐洲國家開始尋找新的能源合作夥伴,美國官員和行業領袖們看到了美國出口市場的潛在開放機會,以與中國不斷擴大的核野心一決高下。

在上月於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來自20個國家的官員同意了一項由美國牽頭的協議,該協議將在30年內使全球核能產量增加兩倍。與此同時,共和黨控制的美國眾議院和民主黨領導的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立法,旨在使美國逐步擺脫對俄羅斯核燃料的依賴,並幫助美國建立國內鈾濃縮能力。去年11月份美國簽署了一項協議,為向菲律賓出售核能技術和材料提供便利;菲律賓是在日本福島核災難發生十幾年後重新審視核能的東南亞國家之一。

雖然中國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官員認為,美國憑藉多種更新的反應爐類型和燃料,是可能在核能領域與中國競爭的。美國的目標是簽署長達50年或更長時間的合作協議,向俄羅斯的前能源夥伴以及擔心過度依賴中俄能源的經濟快速增長的東南亞國家提供美國技術。

「如果我們是供應商,我們會支持我們盟友和合作夥伴的能源安全,」美國行業組織核能研究所(Nuclear Energy Institute)的國家安全與國際項目負責人Ted Jones說。「我們幫助他們避免出現歐洲在俄羅斯天然氣和核能問題上陷入的境地。」

美國這項行動的核心是一種尚未在美國得到驗證的技術,即SMR。SMR產生的能量約為傳統核反應爐的三分之一,可以預製並運到現場。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簡稱IAEA)稱,SMR具有的潛在優勢包括,其設計比通常需要訂製設計的更大型反應爐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根據不斷成長的能源需求進行安裝等。

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美國官員表示,他們正在與SMR的開發商、以及美國政府運營的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 Bank)和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合作,以贏得海外訂單,從而降低成本併為這項新技術建立訂單儲備,同時將這些國家的能源系統與美國及其盟國聯繫起來。據美國核能機構(U.S. Nuclear Energy Agency)估計,到2035年,全球SMR市場可能達到21千兆瓦的電量,足以為20億隻LED燈泡供電。

「在從實驗室到電網、再到部署和商業化的整個過程中,美國必須保持領導地位,」美國國務院負責能源資源的助理國務卿Geoffrey Pyatt說。「其中的關鍵在於建立非常、非常長期的戰略夥伴關係。」

要使核能出口成為外交政策的可行工具,美國公司必須證明他們能按時、按預算交付出口用的小型反應爐,西方國家規模較大的核電廠一直未能實現這目標。

美國尚未建造SMR,也沒有SMR在建。這一概念的經濟性仍未得到證實,建造這種反應爐的時間表也未經過檢驗。一家名為Kairos Power的公司最近獲得批准在田納西州建設示範項目。該公司計劃專注於國內市場。NuScale Power是美國的主要參與方之一,該公司不久前取消了在愛達荷州的SMR項目,原因是西部山區的一個公用事業公司團體無法獲得足夠的成員支持。

為使這一概念行之有效,大多數SMR開發商都需要相當的訂單儲備,這樣才能進入工廠式生產,從而降低單位成本。

美國工業界和政府官員正在關注的潛在客戶包括波蘭能源公司Orlen,該公司希望建造由GE Hitachi Nuclear Energy設計的SMR。

美國進出口銀行與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已經提出為NuScale計劃在羅馬尼亞建造的工廠安排不超過40億美元的融資,目標是在2029年或2030年實現電力入網。美國官員還表示,他們正在與保加利亞、加納、印度尼西亞、哈薩克和菲律賓討論新的核電項目。

中國在反應爐建設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最近,一座擁有兩個SMR的核電廠開始商業運營。據IAEA的資訊,目前全球在建的58座反應爐中,有22座由中國建造。中國已在巴基斯坦建造了反應爐,並希望像俄羅斯一樣,成為核技術的主要出口國。

去年,中國和美國爭相向沙烏地提供民用核技術。作為與以色列達成的地區協議的一部分,華盛頓原本有望達成一項協議,但由於哈瑪斯在10月份對以色列人的襲擊以及隨後的加沙戰爭,協議未能達成。

美國的推銷詞: 我們的風險低於俄羅斯和中國

與此同時,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是反應爐和核燃料的主要出口方。

根據最新的《世界核工業現狀報告》(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俄羅斯正在建造24座反應爐:其中19座大型反應爐在土耳其和孟加拉國等多個國家建造,一艘配備兩座小型反應爐的駁船在中國建造、但打算在俄羅斯使用,還有國內的三座反應爐。俄羅斯國內正在建設的反應爐中,有兩個是大型反應爐;第三個是使用液態金屬冷卻的SMR。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於2020年開始對一艘浮動駁船上的兩個SMR進行商業運營,不過該項目耗時較長,成本也高於預期。

華盛頓寄望於夥伴國會有興趣與美國公司合作,官員們還大力宣稱,在壽命達到50年或更長的項目上與美國合作的風險要低於與俄羅斯和中國合作。

核電初創公司Last Energy的首席執行官Bret Kugelmass說:「如果我們的盟友在能源方面依賴一個潛在的對手國家,那絕對不是好事。」該公司計劃建造安裝在工廠附近的20兆瓦微反應爐。

打造一個由一系列政府和商業協議構成的網路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美國官員需要與外國官員、出口信貸機構、核能公司和公用事業公司合作,當然還有美國國會。俄羅斯和中國的優勢在於由國家主導的金融部門為項目提供資金,這些項目從啟動到實現供電可能會跨越十年之久。

美國工業界高管和政府官員表示,他們目前正在研究銷售反應爐的捷徑,包括建立單一的政府對政府交易,其中包括企業合同以及公共和私人融資援助。

這種新協議旨在吸引那些希望以更簡單的方式獲得反應爐的夥伴國,從而無需大量使用美國官員所說的可能有附加條件的中國資金。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