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加薩會怎樣?《經濟學人》悲觀預測:沒人願收拾殘局,中東再添失敗之地

2023-11-20 16:28

? 人氣

2023年10月23日,以色列對加薩城發動空襲,一名受傷的巴勒斯坦婦女掩面撤離。(美聯社)

2023年10月23日,以色列對加薩城發動空襲,一名受傷的巴勒斯坦婦女掩面撤離。(美聯社)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戰爭進入第7周。在加薩走廊醫院的悲慘景象和平民死傷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對於加薩走廊的沮喪情緒正不斷加劇。各界一再呼籲以色列政府採取更多行動,保護巴勒斯坦平民並允許更多的人道主義援助進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19日發表悲觀預測,最終加薩可能成為中東另一個失敗國家,陷入支離破碎的狀態難以重建。加薩走廊的200多萬居民正面臨極嚴重的人道危機,食物、水和藥物短缺,病患在缺乏電力的醫院中喪生。南部地區的負荷已達飽和,而北部其他區域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摧毀,可能需要經歷多年的重建才能重新居住。

2023年10月23日,以色列對加薩走廊中部加薩市發動空襲後,受傷的巴勒斯坦兒童在希法醫院接受治療。(AP)
2023年10月23日,以色列對加薩走廊中部加薩市發動空襲後,受傷的巴勒斯坦兒童在希法醫院接受治療。(AP)

美國與以色列的立場矛盾擴大

阿拉伯國家、歐美與以色列對於加薩的未來依然缺乏共識。在年度巴林區域安全論壇「麥納瑪對話」(Manama Dialogue)上,巴林、約旦與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呼籲以色列和哈瑪斯立即停火,但這與西方官員的立場存在難以彌合的矛盾。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與美國總統中東顧問麥戈爾克(Brett McGurk)則強調,哈瑪斯釋放人質是優先條件。

這並非唯一的分歧。《經濟學人》指出,在「麥納瑪對話」上討論戰後加薩的計劃長達兩天,最終不可避免的結論是「沒有計劃」。加薩走廊明顯需要外部援助以提供安全、重建和基本公共服務,但無論是以色列、美國、阿拉伯國家還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似乎都不願意為此負責。

尤其,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主張兩國方案,以色列納坦雅胡(Binyamin Netanyahu)政府明顯迴避兩國方案,導致兩國對加薩長期計畫的分歧逐漸擴大。納坦雅胡曾聲明,戰後加薩地區的安全狀況將「無限期」由以色列負責。雖然這可能意味著以色列軍隊將無限期佔領加薩,但並未表明他將承擔向那裡的200多萬人提供基本服務的責任。

然而,納坦雅胡也未明確指出誰該承擔這項責任。他多次指責,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拒絕譴責哈瑪斯的襲擊,因此不支持將在戰後管理加薩的責任委託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但這正是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所提倡的。

2023年10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特拉維夫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會面。(美聯社)
2023年10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特拉維夫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會面。(美聯社)

美國希望為加薩的未來制定一個務實的計劃。《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18日刊出拜登的投書,內容指出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確保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長期安全的唯一途徑即是兩國方案,讓兩國人民在平等的自由、機會和尊嚴下毗鄰共存。

拜登指出,加薩絕不能再淪為恐怖主義溫床,不能強迫巴勒斯坦人離開加薩,不能重新佔領、圍困或封鎖,也不能縮減巴勒斯坦人的領土。在這場戰爭結束後,巴勒斯坦人民的聲音與願望必須成為加薩戰後治理的核心。在爭取和平的過程中,加薩和西岸應重新統一,接受「重振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領導。

拜登在投書中寫道,國際社會必須在危機發生後立即投入資源支持加薩人民,包括採取臨時安全措施,並建立重建機制,以永續滿足加薩的長期需求。必須確保加薩或西岸不再出現恐怖威脅。他寫道:「如果我們能夠就這些初步步驟達成一致,並將它們結合起來,我們就可以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

2023年11月,以色列國防軍宣稱在加薩城的希法醫院發現大批武器軍需。(美聯社)
2023年11月,以色列國防軍宣稱在加薩城的希法醫院發現大批武器軍需。(美聯社)

各方都不願承擔責任

美國對加薩的期望並不完全獲得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支持。美國希望戰後阿拉伯國家能派兵參與加薩維和部隊,這一提議雖然得到一些以色列官員的支持,但並未得到阿拉伯國家的廣泛認同。約旦外交部長沙法迪(Ayman Safadi)在會議上似乎完全排除了這種可能性:「我說清楚,不會有阿拉伯軍隊前往加薩,一點都不會有。我們不願意被(巴勒斯坦)當作敵對方。」

這種不情願是可以理解的。阿拉伯官員不願意協助收拾以色列在加薩留下的殘局,也不願意幫忙以色列監管阿拉伯同胞。但同時,他們也不希望看到以色列重新佔領這片區域。至少在私下談話中,阿拉伯國家官員承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目前實力太弱,難以獨自承擔加薩治理。

美國官員麥戈爾克表示,從長遠來看,應由「重振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返回加薩管理。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有兩個不太可能發生的前提:首先,以色列必須同意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重返加薩,並還需推動雙方達成兩國方案。這是因為阿巴斯曾提出條件──只有在「全面政治解方的框架內」他才願意返回加薩。

其次,是實現所謂「重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目標。自2005年首次當選主席以來,現年88歲的阿巴斯領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從未舉行過大選。絕大多數巴勒斯坦人認為該政府腐敗且效率低下,沒有人能知道他的政府如何才能找回清廉與活力。

2023年10月24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約旦河西岸會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美聯社)
2023年10月24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約旦河西岸會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美聯社)

加薩的重建預計將耗費數十億美元,要說服主要的援助國家投錢也非易事。在戰前,富裕的海灣國家已對不斷向加薩的「無底洞」投入資金感到厭倦,因此他們現在可能不願意為加薩的重建提供資金。一位西方外交官解釋,這些國家之前已經多次出錢重建加薩,想再讓他們提供援助,前提是必須推動一個真誠、有力的和平進程。

接下來是哈瑪斯本身,他們上個月在以色列引發屠殺慘案,給加薩帶來苦難,但卻希望其他人來處理後果。該組織的領袖和眾多戰士似乎已逃至加薩南部,目前他們在加薩地下的隧道網中可能擁有足夠的食物和燃料。哈瑪斯官員馬佐克(Moussa Abu Marzouk)上個月在電視採訪中大言不慚地說,哈瑪斯並不負責保護加薩平民,地下隧道僅為保護哈瑪斯而存在,聯合國和以色列應負起保護平民的責任。其他哈瑪斯領導人則譴責聯合國未能運送足夠的食物和藥品。

《經濟學人》總結道,近20年來,加薩始終是一道無解難題。哈瑪斯掌權後,以色列和埃及對其實施封鎖,阿巴斯雖呼籲巴勒斯坦團結,但他並不想重返加薩,哈瑪斯則樂於繼續控制這片貧困的飛地。

直到哈瑪斯於10月7日上午入侵以色列,終於打破現狀,但也使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和平顯得非常遙遠。「樂觀的人希望加薩戰爭能為解決以巴衝突提供機會。但更有可能的是,最後加薩將成為中東另一個失敗的國家,支離破碎但從未重建。」

2023年10月8日,加薩城一名巴勒斯坦兒童經過遭到以色列空襲的廢墟。(美聯社)
2023年10月8日,加薩城一名巴勒斯坦兒童經過遭到以色列空襲的廢墟。(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