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電子支付成主流,調查顯示多達6成民眾首選

2023-09-21 09:10

? 人氣

近期調查顯示,有多達六成以上群眾使用電子支付取代刷卡,是後疫情時代顯著的改變。(圖/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近期調查顯示,有多達六成以上群眾使用電子支付取代刷卡,是後疫情時代顯著的改變。(圖/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Money101 發表 2023 無接觸支付趨勢市調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加速台灣支付生態巨變,後疫情時代高達6成消費者支付習慣以電子支付取代刷卡及現金,成為主流支付方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 Money101 比對近兩年間之調查結果,60% 以上消費者支付習慣偏好「電子支付」 (去年佔比約 45%),成長幅度高達 33%,而「實體刷卡」  22.75% 則比去年佔比顯著下降,電子支付與實體刷卡的偏好落差從去年的3%擴大至今年高達37.45%,顯見步入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支付行為有了很大的改變,無接觸支付成消費主流。

在電子支付工具的選擇上,以LINE Pay、街口支付及 Apple Pay 最受消費者青睞,LINE Pay以高達75.06%的使用率位居首位,其次是街口支付 19.84%,第三名則是 Apple Pay占比達 16.62%。OPEN 錢包、台灣 Pay 及悠遊付則皆以 13%左右的微幅差距相繼擠進排名四、五與第六名。

無接觸支付儼然成新常態,疫後即使各大實體通路回歸正常運作,非現金交易方式仍無形擴散至消費者生活,前五大非現金支付場景依序為:1. 網路購物、2. 超商消費、3. 實體通路、4. 繳納保費、水電費及學費等、5. 停車/ 加油優惠。

據 Money101行銷總監 陳均銘觀察,因去年正值疫情高峰期,各家銀行紛紛祭出行動支付或網購通路高 % 數回饋搶戰辦卡潮,而在今年疫情趨緩,各國紛紛開放旅遊之際,網購及電子支付之相關回饋逐步縮減 ,更顯著的利多則釋出於海外回饋加碼至最高 5%至8.5% 之間,搶攻疫後海外旅遊熱潮。此現象亦反映出市調信用卡種類偏好,現金回饋卡以 74.23% 心占率位居首位,其次接續:紅利點數卡(8.54%)、百貨通路聯名卡(7.13%) 。有趣的現象是,第一名與第二名的消費者心占率落差高達逾八成,明顯界定出消費者對於現金回饋功能的偏好。

而百貨通路聯名卡雖看似高居第三名,但僅有7%微幅佔比,Money101 金融比較平台觀察主因:許多現金回饋卡別,行動支付限定通路優惠回饋或消費回饋,亦包含百貨通路,回饋 % 數約落於 2%~3%,相比百貨通路聯名卡回饋約落 0.3%~1% 仍是一大優勢,百貨聯名卡主要利多是免費停車以及館內限定卡友活動、卡友禮。

第四季起,將迎來百貨、電商購物季,市調顯示逾五成於折扣季無論是百貨週年慶或雙11 皆有購物計畫,其中達 19.27% 為電商派、17.34% 為百貨派,兩者皆會參加者達 21.69%。對比去年調查結果,百貨派的佔比大幅減少 43% (去年30.63%),同樣也反映於今年百貨通路聯名卡 7.13% 的低迷心佔率,對比去年 (13.7%) 有高達近 48% 的顯著降幅。可見步入後疫情時代,消費者的購物通路選擇並未因疫情趨緩而傾向走入實體百貨通路,反而更偏向於線上虛擬通路消費。

陳均銘表示,除支付行為、使用情境及信用卡回饋內容外,電子支付及旅遊熱潮的影響力也反映於首刷禮的選擇之上,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可支援無接觸支付的電子禮券依舊為最受歡迎的首刷禮 (佔比 39.55%),而掃地機器人(21.69%)同樣備受矚目,行李箱 (20.25%) 則位居第三名。相比今年二月份市調,行李箱的偏好程度從第八名 (14.94%) 一舉飆升至第三名,顯見疫情趨緩後旅遊熱潮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而部分銀行於推出海外消費回饋的信用卡中,也搭配著如日本 sucia、apple pay 等與電子支付工具相關的高額回饋,同時布局電子支付與海外旅遊兩大消費情境,在後疫情時代的市場中,滿足消費者更多元的需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