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小國挺身對抗中國 立陶宛議員:不服從北京,結果是我們贏了

2023-08-06 17:10

? 人氣

十四世紀末是立陶宛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其領土涵蓋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西部,一度是歐洲版圖最大的國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從莫斯科獨立,是第一個這樣做的蘇聯加盟共和國。 1991年1月,蘇聯的坦克開進維爾紐斯,鎮壓要求獨立的民眾。儘管鎮壓行動造成14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但立陶宛人沒有退縮,並在同年9月正式獲得獨立。當時領導這場獨立運動的正是現任立陶宛外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的祖父維陶塔斯.藍斯柏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

拉脫維亞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學的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貝爾齊尼亞-切倫科娃(Una Aleksandra Bērziņa-Čerenkova)認為,立陶宛挺台抗中與其外長的政治傳承也有關係。

她最近在位於里加的辦公室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說:「歸根結底,我想說,他們是相當一致的。這是他們的平台。現任外交部長是(獨立運動領導人)蘭茲貝吉斯的孫子,他也是一位價值觀政治家。這並不意味著每個孫子都在政治上與他們的祖父連在一起,不是這樣, 但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因素是可得到的。就價值而言,這個姓氏無疑是一個品牌。」

2023 年 7 月 11 日北約峰會登場前,美國總統拜登與立陶宛總統諾賽達會晤。(AP)
2023 年 7 月 11 日北約峰會登場前,美國總統拜登與立陶宛總統諾賽達會晤。(AP)

立陶宛國會議員莫德基斯也提到了立陶宛人的價值觀。

「我們了解真正的政治,我們了解這裡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不會因為中國的市場而出賣自己,也不會欺騙自己和其他人,不會為了向中國市場出售產品而說什麼都沒有發生。這不是我們要走的路,因為正如列寧在一百年前所說的那樣,我們不會成為被我們賣給他們的繩子吊死的人,」他說。

這位國會議員還提到中國近年來採取的「戰狼」外交也讓立陶宛人感到不滿,讓他們聯想到莫斯科過去的欺凌行為。他提到2019年香港爆發「抗中運動」期間發生的一起事件。當時,中國的外交官組織了一場挑釁性的抗議活動,對抗立陶宛公民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集會,導致首都維爾紐斯的大教堂廣場發生衝突。這讓立陶宛人看到了中國的霸道,開始對中國有看法。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代表黃鈞耀最近在他的辦公室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立陶宛與台灣共同的價值觀是雙方發展關係的基石。

他說:「其實是小國,它可以很有志氣,那小國也

可以堅守它自己的原則跟價值。我想,也因為這樣子,就是台灣跟立陶宛的關係,可以越來越緊密,那這是基於共同的理念,並不是我們平常所看到的短期的經濟利益。因為一個國家的生存,它的長期的價值、理念,我想比短期的經濟利益來得更重要。這是一個讓台立關係能夠發展的基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