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俄烏衝突,歐美期待「中國能幫忙」?華爾街日報:「春季攻勢」加上「北京介入」,俄烏今年有望坐上談判桌

2023-05-08 14:44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烏克蘭戰爭爆發週年當天,中國外交部公布了「俄烏和談12點聲明」,積極擺出紛爭調解人的姿態。然而歐美國家最初對此並不看好,就連「合作無上限」的莫斯科也不願買單,認為「和談條件尚不存在」。不過《華爾街日報》7日指出,越來越多歐美官員期待中國介入調停,加上烏克蘭的「春季攻勢」如果順利,或許俄烏和談真能在年底前啟動。

中國外交部今年2月底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即「俄烏和談12點聲明」),強調烏克蘭危機應當「政治解決」,主張摒棄冷戰思維、停火和談、推動戰後重建。不過國際社會對中方的表態迴響有限,像是美國總統拜登就認為「中方計畫只對俄方有利」,克里姆林宮則說「目前不存在和平解決的前提」,歐盟與北約領導人也質疑「中國已經選邊站,這種調解沒有多少可信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法國總統馬克宏4月到訪北京時,雖然在「摒棄冷戰思維」、「​​歐洲戰略自主」、「多極世界」等大方向上與習近平合拍,更看好中國協助促成俄烏和談。不過馬克宏語出驚人的「棄台論」引發國際輿論反彈,除了法國被K的滿頭包,「中國協助調停俄烏」的想法似乎也再次被打入冷宮。

不過真是如此嗎?

2023年5月3日,在烏克蘭頓內次克地區,烏克蘭砲兵正在攻擊巴赫姆特附近的俄軍陣地。(美聯社)
2023年5月3日,在烏克蘭頓內次克地區,烏克蘭砲兵正在攻擊巴赫姆特附近的俄軍陣地。(美聯社)

雖然俄烏兩軍仍在烏東激戰,雙方對俄羅斯佔領區的歸屬問題也都不願示弱,讓俄烏和談看來遙遙無期。不過《華爾街日報》7日指出,部分歐美官員認為烏克蘭計劃中的春季攻勢將為雙方和談鋪平道路,而且他們也相信中國可以幫忙讓俄羅斯坐上談判桌。這種看法當然與先前各國領導人的態度迥然不同,《華爾街日報》也說,歐美國家轉為鼓勵中國參與調停,顯示西方的想法確實有所轉變。

由於中國長期以來支持莫斯科,美國政府對於北京參與俄烏調停一直抱持高度懷疑。不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卻公開表示「北京可以幫助化解衝突」,表現出對中國協助調停衝突的審慎樂觀。部分歐美官員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由於俄烏戰爭的任一方都沒有能力永遠打下去,應當試試看讓北京參與調停。不過這些官員也沒有把握,在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是否真會參與和談。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指出,態度轉變候的美國與部分歐洲國家立場趨同,因為它們都希望看到戰爭結束,至少衝突能夠緩和下來。即便英美等國的公開態度是—只要能打贏俄羅斯,西方就應當支持烏克蘭。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霍奇(Adam Hodge)就說:「遺憾的是,我們並未看到俄羅斯停止攻擊烏克蘭人民的跡象,這就是我們繼續幫助烏克蘭不受侵略的原因。」

在美國立場轉變之前,在推動烏克蘭春季發動攻勢後尋求與俄羅斯談判一事,以馬克宏的態度最為明確。雖然美國白宮與國務院一向堅持,所有戰爭都應該在談判桌上結束,但美方也強調俄羅斯必須真心參與談判,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是為了讓基輔在談判中獲取更好的籌碼。不過一位歐洲官員透露,美方內部的看法也有所分歧,白宮的國安官員更支持談判,國務院與中情局則認為要先看春季攻勢的成果如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聯社)

熟悉拜登政府情況的德法官員指出,白宮將在烏克蘭的春季攻勢取得進展後,開始促成俄烏和談。因為如此一來,烏克蘭可望奪回南方重要失土,不過其實俄羅斯仍佔據入侵後獲得的大片土地。不過西方國家真正擔心的是,俄烏戰爭一旦再度陷入僵局,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支持難以為繼,因此即便春季攻勢有所斬獲,最終還是希望兩方坐回談判桌。

根據歐美官員與軍火業界人士說法,西方國家難以持續支援烏克蘭的關鍵之一是武器彈藥。因為因為事實已經證明,西方軍火工業的產能沒辦法一方面支援烏克蘭,同時間也能滿足自身的國防需求。此外,歐洲的官員們也對烏克蘭軍隊的高減員率表示擔憂,畢竟烏克蘭的人口還不到俄羅斯的三分之一。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本月將到訪柏林,歐洲官員認為,就算德國總理蕭爾茨不會要求哲連斯基進行和談,拜登政府也會開始釋放信號,希望俄烏未來幾個月能夠進行停火談判。

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宏。(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宏。(美聯社)

不過《華爾街日報》也說,雖然美法德等北約大國希望推動和談,更對中國協助促成有所期盼。但包括英國、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等其他歐洲國家,則希望即便烏克蘭在春季攻勢中未能取得優勢,西方國家仍應給予基輔更多時間,談判不宜倉促行事。畢竟俄羅斯也同樣苦撐待變,戰爭的困境也可能迫使莫斯科坐上談判桌。由於不能確定談判究竟會帶來何種成果,德法官員表示他們也樂於見到讓中國介入調停、達成俄烏停火。

《華爾街日報》指出,早在中國發表「俄烏和談12點聲明」後,馬克宏就向哲連斯基提議在巴黎舉行停火談判。當時哲連斯基曾表示,只有在拜登與習近平雙雙出席的情況下,他才願意參加。此後馬克宏與其他歐洲官員一直敦促北京對促成和談更為積極,習近平上個月才終於與哲連斯基通話。不過聽取這次通話的官員透露,習近平依舊沒有明確表態支持烏克蘭,更談不上放棄支持俄羅斯。

2023年5月5日,德國與丹麥兩國的國防部長一同參觀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軍事基地,來自烏克蘭的士兵正在此處接受操作與維修豹式戰車的訓練。(美聯社)
2023年5月5日,德國與丹麥兩國的國防部長一同參觀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軍事基地,來自烏克蘭的士兵正在此處接受操作與維修豹式戰車的訓練。(美聯社)

對於中方介入和談,一名烏克蘭高層官員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現在說什麼都為時尚早,我們還在等習近平的和平特使抵達基輔。」不過包括布林肯在內的許多歐美領導人與官員都相信,中國確實渴望參與停火談判。布林肯上週就在《華盛頓郵報》主辦的論壇表示,任何深具影響力的國家願意追求公正持久的和平「我們都表示歡迎」,「中國當然可能在這方面發揮作用,而且會非常有幫助」。

曾在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擔任俄羅斯政策顧問、目前在布魯金斯學會擔任研究員的菲奧娜·希爾(Fiona Hill)表示,西方領導人目前正慢慢達成共識,認為「停止衝突」可能是最好的選擇,畢竟「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對立與屠殺能夠停止」。針對烏克蘭可能被迫接受領土遭到佔領的現實,希爾表示俄烏之間的停火談判確實會涉及到這一點,但她也反問:「烏克蘭實際上已經放棄了領土與無數生命,若表示『這就是我們犧牲所換來的東西』,這樣是否就足夠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