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斯克、APPLE創辦人到AI教父,為什麼美國科技大咖都害怕AI失控?

2023-05-03 11:20

? 人氣

另外,馬斯克也在4月20日推文,指控微軟(Microsoft)曾非法使用Twitter的數據來訓練AI模型。雖然到截稿為止,還沒有馬斯克真的提告的跡象,不過這也讓人開始重視:未來各大平台的資料所有權,會成為AI機器訓練的新戰場,對平台公司自身而言則是一大獲利機會,數據為王的世代儼然來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馬斯克轉發微軟想停止旗下廣告平台上對推特做技術支援的新聞,並說想要反告微軟非法使用推特數據(圖片來源:推特)
馬斯克轉發微軟想停止旗下廣告平台上對推特做技術支援的新聞,並說想要反告微軟非法使用推特數據(圖片來源:推特)

除了隱私疑慮外,AI還有什麼倫理難題?

AI應用目前處於眾聲喧嘩、野蠻生長的十字路口。用戶隱私是一個大難題,但還有許多的AI難題等著我們去思索、取得共識及管理它。

例如ChatGPT的便利性不只能夠幫助人類更快、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很可能成為不肖之徒的利用工具。根據外媒報導,利用ChatGPT寫釣魚電子信件、惡意程式碼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雖然ChatGPT有被設定不能回答惡意問題,但經過資安機構 Abnormal Security測試,實證顯示,用戶只要懂得將指令「換句話說」,一樣可以達到目的。

當然,AI技術也可以被應用在掃描系統漏洞後自動攻擊的駭客事件中,讓網路攻擊的門檻越來越低。不過,NVIDIA安全長David Reber 也公開表示,AI其實對資安也有正面意義,那就是可以訓練自家AI抵抗來自AI的資訊攻擊、辨識惡意威脅,並且還可以用「欺騙」戰術,誤導對方駭客AI去攻擊假目標,以達到保護重要資料的目的。AI只是成為資安的新工具,但怎麼靈活變通、玩出新招還是端看企業與駭客的應用了。

除此之外,餵養大量、缺乏適當過濾解讀的網路資料,會不會導致AI向人類「學壞」,引發「AI歧視」?以及AI的創造物(例如:文章、劇本、繪畫)是否能被用智慧財產權所保護?這些眾多的延伸倫理問題,都是需要社會與企業盡快取得共識、公權力出手監管的範圍。


作者來自NCCU,從科技媒體到數位行銷,這輩子應該離不開網路圈。其他作品詳見個人Medium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