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與歐盟領導人來訪,中國為何對馬克宏更好?

2023-04-09 19:00

? 人氣

2023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訪問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2023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訪問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中國行程已經在4月7日結束。與馬克宏受到的隆重款待不同,馮德萊恩似乎受到了中國方面的冷遇。分析人士認為,這並不只是因為馮德萊恩近期發表了對華強硬的言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法國總統馬克宏4月7日造訪位於廣州的中山大學並發表演講,受到了中國學生的熱烈歡迎。據現場的法新社記者報導,數百名大學生圍住馬克宏,爭相與法國總統擊掌或者自拍。

在演講中,馬克宏對中山大學的學生表示,應當具有「批判精神」,使自己成為「自由、理性的人」。

在提到俄烏衝突時,他說,俄羅斯發動的戰爭「顯然違反了我們的國際法」,「俄羅斯決定對鄰國進行殖民,且不遵守規則」。

他還強調中法兩國「有責任維護當前遭到削弱的國際秩序」,並且「根據21世紀的現實情況去重塑它」。

俄烏衝突是重點議題

俄烏戰爭是此次馬克宏三天訪華行程的最重要議題,他不斷勸說中方不要為俄羅斯的侵略行動提供支持,還在4月6日與習近平的正式會談中說「我可以指望你讓俄羅斯恢復理智,讓所有人回到談判桌前」。4月7日的中山大學演講後,馬克宏在廣州松園再次和習近平進行非正式會晤,討論俄烏衝突。和前一天類似,習近平強調中方在烏克蘭議題上「絕不從私利出發處理問題」,呼籲有關各方「承擔起責任,相向而行,為政治解決創造條件」,並且「歡迎法方就政治解決危機提出具體方案,中方願予以支持,也願發揮建設性作用」。馬克宏則回應說,法國方面同樣認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需要兼顧各方合理關切」。

在這場非正式會談後,中法雙方發布了一份包含51點的聯合聲明,其中約1/5的篇幅著墨俄烏衝突,不過並沒有點出俄羅斯的名字,也沒有譴責侵略行為,只是籠統地表示「雙方支持一切在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基礎上恢復烏克蘭和平的努力」。雙方在聯合聲明中再次強調「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呼籲不采取任何可能加劇緊張風險的行動」。

在這份聯合聲明中,法國還「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兩國將延續元首年度會晤機制。值得注意的是,中法兩國還「同意深化戰略問題交流,特別是深化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與法國軍隊太平洋海區之間的對話,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安全問題上的相互理解」。

馮德萊恩遭到冷遇

與馬克宏在中國受到熱情款待相比,一同訪華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明顯受到了冷遇。中國官方媒體對馬克宏的訪問大加贊揚,卻很少提到馮德萊恩。馬克宏乘坐專機抵達北京時受到隆重歡迎,而馮德萊恩則乘坐民航班機訪華,且在機場使用普通的乘客通道。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官方媒體發布有關馮德萊恩的新聞時,不少中國網民還在評論區嘲諷馮德萊恩「只是美國利益的傀儡,因為她的丈夫以及子女早已加入美國籍,是個徹底的歐盟『裸官』」。不過,經德國之聲查證,馮德萊恩的7名子女中,只有2名加入了美國籍,其余5名以及丈夫仍然是德國籍。她本人也曾經在2019年從德國國防部長轉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前對媒體確認過這一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