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學》李勇政:十年磨劍,刀刀見血

2018-08-11 05:50

? 人氣

「紅色墟 · 現實誤——李勇政作品(2012-2018)」展覽現場

「紅色墟 · 現實誤——李勇政作品(2012-2018)」展覽現場

李勇政,四川巴中市人,現生活、工作於成都。作品類型包括裝置、影像、行為藝術、油畫等。李勇政的作品曾受邀參加多個重要美術館、機構的展覽或大型學術展覽,很多作品都引發具有意義的探討。《傳遞一塊磚》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網路公共藝術事件,裝置作品《鹽的岡仁波切山》是美國波爾州立大學博物館收藏的第一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

最近他的作品「紅色墟.現實誤」在北藝大關渡美術館展出。「紅色」是一種具有誘惑、激情、瘋狂的顏色,在中國大陸特定的歷史階段,早已異化為共產主義理想的象徵符號;「墟」是紅色「廢墟、荒蕪」的宿命比附;「誤」指涉的則是由「紅色」誤導的「錯誤、謬誤」,甚至「罪惡」。

藝術家李勇政。
藝術家李勇政。

「政治無處不在,正如權力無所不在」

7月27日,「紅色墟·現實誤——李勇政作品(2012-2018)」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開幕,這是李勇政繼2017年成都當代美術館「你好——李勇政個展」之後的又一次重要亮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看到這個展覽名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展覽很「有色」、「政治」。策展人馮博一對此名稱的解釋為:「紅色」是一種具有誘惑、激情、瘋狂的顏色,在大陸特定的歷史階段,早已異化為共產主義理想的象徵符號;「墟」是紅色「廢墟、荒蕪」的宿命比附;「誤」指涉的則是由紅色誤導的「錯誤、謬誤」,甚至「罪惡」。

「紅色墟 · 現實誤——李勇政作品(2012-2018)」展覽現場。
「紅色墟 · 現實誤——李勇政作品(2012-2018)」展覽現場。

對此展覽名,李勇政表示,一方面,這是從策展人的角度闡述他的創作;另一方面,我們隨時都在政治之中。「表達個人意志,爭取權利,本身就是一個政治;逃避、虛無,也是一種政治性的選擇。政治無處不在,正如權力無所不在。」

在臺灣舉辦以此為名的展覽,更有一層特別的意義,舉辦方表示,美術館希冀透過藝術家將中國歷史境況與社會現實的反思與批判轉化為藝術創作的方式,讓臺灣觀眾進一步瞭解中國現況與帶來深刻並嶄新的思維方式。

李勇政《送給你》印刷機、報紙 尺寸可變 2013年。
李勇政《送給你》印刷機、報紙 尺寸可變 2013年。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籌備展覽過程中,運輸公司告知李勇政,臺灣文化部門不讓「保衛祖國」幾個字入台。一位在臺灣工作的馬來西亞華裔用臺灣的磚幫他重做了這幾個字,《保衛祖國》這件作品無形中又多了一重「政治色彩」。

1964年,新疆羅布泊作為國家核能、氫能試驗中心,進行了共計64次核子試驗,留給這片區域看不見的致命輻射,濕重如裹,縈繞不去。如今,在其中心地帶,只留下來一所慢慢傾覆到沙地中的軍事設施,「保衛祖國」幾個字若隱若現。

位於羅布泊腹地的「保衛祖國」。
位於羅布泊腹地的「保衛祖國」。

2015年10月,李勇政從成都出發,往返7000多公里,開著越野車駕駛在千里無煙、寸草不生的羅布泊無人區,用從成都帶去的磚塊,置換位於羅布泊中心一處軍用機場廢墟前修砌的「保衛祖國」四個字。

馮博一表示,「當這件作品放置在展覽場地時,恰恰是「紅色墟」在文化地理上的一種真實寫照與諷喻。」「保衛祖國」四個字鑲嵌在美術館的牆面上,同步播放相關視頻。

李勇政只是為參觀者呈現作品和事件程序,對於曾在那片不毛之地上的「保衛祖國」四個字,他不願意附加任何說法或個人闡釋,這四個字到底具有何種意義,引發怎樣的思考,只能仁者見仁。

展覽現場的「保衛祖國」及相關視頻。
展覽現場的「保衛祖國」及相關視頻。

李勇政是一位有著問題和憂患意識的藝術家,此次展覽試圖展示通過藝術家的歷史記憶和介入社會現實的問題、事件而創作的代表作,包括《木板上的鹽》《看!看!》《濕潤的碑》《傳遞一塊磚》《送給你》《嗨》《保衛祖國》《是的,今天》等作品。

李勇政介紹,相比2017年成都當代美術館展覽而言,這次展出的9件作品回溯得更遠,同時也包括一件全新的作品:2018年創作的影像作品《星期天早晨》。

9件作品也是最近幾年創作和思考的一次總結——涉及包括對記憶、歷史、國家意志、現實權利、個體情感交流等主題的關注,創作類型則涵蓋了裝置、影像、行為藝術等。

三屏監控記錄了在藝術家所熟悉的地方,發生在星期天早晨真實的墜樓事件,以及所引發的幾場討論,編輯了討論的內容,形成了一個新的完整故事。

「9件作品跨度時間更長,更容易看出李勇政創作背後的內在邏輯,以及作品產生的文化背景,藉此呈現他的藝術是由歷史境遇到現實處境所導致一系列的時代烙印。」馮博一表示,作品提示出藝術家融合其生命態度而對歷史境況與社會現職的思考、批判、表現的問題意識和憂患的指涉,以及在藝術轉化過程中的智性品質。

「如何定義正在發生的事?」是李勇政創作思考的出發點,他用自己的方式來探討回應的方法,而回應的本體則是這個世界。作為近年來活躍在當代藝術領域的前衛藝術家,李勇政以其極具思辨的藝術創作方式介入社會,但卻不摻雜個人觀念和情感,開放式的創作思路在當代藝術中獨樹一幟。

李勇政《濕潤的碑》石頭、水 60×30×180cm 2013。
李勇政《濕潤的碑》石頭、水 60×30×180cm 2013。

「只是提出一個起點」

在李勇政的作品中,引發公眾關注度最高的當屬《傳遞一快磚》。對於這次新展而言,這塊磚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經由藝術家曾循的「再加工」,這塊已經幾乎成碎渣的磚,用鐵絲重新捆綁,1260度窯燒之後,又重新「站起來了」。這塊網路最火的磚,經由6年的傳遞,最終回到李勇政手上。

李勇政《傳遞一塊磚》行為 尺寸可變 2012至今。
李勇政《傳遞一塊磚》行為 尺寸可變 2012至今。

2012年「烏坎事件」之後,當時擁有兩萬粉絲的李勇政通過微博,委託在廣東烏坎的網友採集到烏坎的泥土,在成都燒制出建築用磚,其中一塊贈予烏坎新成立的圖書館,一塊則是通過微博徵集志願者的方式傳遞。每個收到磚的人,可以對磚做任何處理,處理時的圖片和文字,都在微博中發出來,並通過網路尋找願意接受磚的下一個人,繼續傳遞下去。

2012年6月21日,李勇政將磚郵寄給第一個志願者,關於磚的故事也由此展開,每一個傳遞者都有不同的態度,在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處理。這塊磚輾轉遊歷了大半個世界,並被邀請去了威尼斯參展。到目前為止,參與《傳遞一快磚》互動的人數已經數不勝數,在互聯網發佈圖文,參與創作的網友60位,他們都在這塊磚上留下印記。

《傳遞一塊磚》 的足跡和印記。
《傳遞一塊磚》 的足跡和印記。

在傳遞過程中,這塊磚被摔碎、切割、著色、修補、打磨……有人將它變為十字架,成為基督教的象徵物;有人在上面留下個人的血跡;有人把這塊磚放在電窯裡燒了十幾天;也有人用傳統的中國建築方式修補好……

磚的傳遞者章夢茜在收到已殘破的這塊磚時,發出這樣的感慨:人生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塊磚,象徵了希望光明,本身卻是毫無裝飾帶著粗獷無與倫比的美。他經歷著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他與我們一樣,被動或主動地承受著來源於各界的壓力和困惑……

「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我不知道它會去那裡,我只構架了一個基礎,就像一個人的生命。但我覺得人的生命充滿這樣無盡的可能性時,至少是非常豐富的。」李勇政表示,《傳遞一快磚》只是他提出的一個思考的起點,他無法預料或者干預任何結局。

對此作,策展人、批評家杜曦雲認為這件作品在中國當代藝術界是開創性的,具有重要的藝術史意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時,面對當下和未來,它探討和不斷打開更多的可能性。」

網友@孔永謙在傳遞過程中的照片。
網友@孔永謙在傳遞過程中的照片。

李勇政表示,從一開始,他只是提出一個起點,然後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整個事件的發展,所做的只是記錄和文獻收集的工作。「這塊磚也沒有2012、2013年那時那麼引人注目。在那時,大家都還爭先恐後地想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意見,後來多數人的這種表達都遭受強烈的挫折,加之微信的出現,對公共事件的表達,就逐漸集中在了朋友圈。」

對於這塊磚未來的命運,李勇政不太想干涉。它也許會再傳下去,也許很快就不在了,或者改變成為另外一種形式,這都取決於最後一個傳磚人的決定。「雖然說它已經不太被很多目光所注視,但我覺得它應該有它自己的命運。」  

這樣的態度,基本是李勇政所有作品的歸結點。「我只是呈現或者引出話題,當然,選擇即立場,我的立場不是一句口號,或者自我標榜的觀點,只是一個起點。」基於此,策展人藍慶偉認為,李勇政的藝術創作是「泛作者」式的,就像作品《傳遞一快磚》一樣,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創作者。

「只有將自己置身於一種陌生的狀態中,創造才開始」

1989年,李勇政進入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畢業後的10年間,他都是以油畫創作為主,但只是一個普通上班族的身份,畫畫成為他業餘時的消遣和愛好,也是他的個人秘密。獨立創作很多年的李勇政,幾乎和藝術圈就沒有聯繫,也沒有參加任何展覽和活動。

到了2008年,李勇政的架上繪畫已經變得非常接近觀念藝術了,「我知道再往前走就只剩下形式趣味了,和我的生活關系不大,違背我的表達方式和目的。對我來說,它一定要讓我感覺到刺激,讓我感覺有意思、好玩。」李勇政說,「如果我做出來的作品不能讓我感到興奮的話,我做他幹什麼?」

這一年,李勇政將之前完成的油畫作品,分割成若干小幅作品,用油畫和其他人交換秘密。這一資訊在互聯網發佈後的一個月內,他收到231封來信,共16.4萬字,他通過郵寄方式,送出分割後的300多件油畫。這一事件成為李勇政全面轉型的第一件作品——《交換秘密》,在此之後,他徹底調轉了創作方向。

李勇政《秘密交換》2008
李勇政《秘密交換》2008

此後的創作,李勇政進入一種很好的狀態——自由探索、愉悅釋放。「不再找到和我接近,或者讓我感覺重複的藝術形式;不再被其他藝術家的創作方式影響,進入一種行為、邏輯都自成一體的方式。」

他描述這種狀態就像黑夜行走一樣,剛開始有燈指引,後來燈熄滅了,逐漸適應黑夜,仍在繼續走,雖然看不到目的地,也會讓人激動和興奮。「只有將自己置身於一種陌生的狀態中,創造才開始,那種狀態很有意思!」

李勇政如魚得水,不斷創作出讓藝術圈為之一亮的作品,他也在藝術圈裡名聲大噪。李勇政介紹,最初幾年創作的一些作品在形式和精神上,還受到日本「物派」、義大利「貧困藝術」的影響,但隨著創作的深入,越來越多考慮藝術家這一身份的社會性。

李勇政《看!看》不銹鋼鏡面、水、氣泵 50×50×50cm 2013
李勇政《看!看》不銹鋼鏡面、水、氣泵 50×50×50cm 2013

如果將李勇政的作品進行分類,會涉及一些宏觀的詞彙:網路與「遊戲」、生命的回應、歷史的溫度……要將李勇政歸類為裝置、行為、影像,或者觀念藝術家,都是武斷的,他的藝術形式甚至無法歸類。李勇政笑言,「當我們很難下定義時,也就非常有意思了,所謂新就是在不被定義的狀態下彌漫,這才是我喜歡的狀態。」

「作品只是現實的標本」

李勇政的作品甚至都不能稱之為「作品」——沒有完成狀態的「物」,也不局限於美術館。比如《秘密交換》,這些作品不在美術館陳列,沒有一個完整的「作品」;《傳遞一快磚》完全在互聯網上發生,創作是不是完成不是他所決定的;《死亡,我多年的夢想》完成了,反而什麼痕跡都沒有了。

儘管如此,在藝術家何工眼中,李勇政的創作可謂十年磨劍,刀刀見血。在馮博一看來,李勇政的創作充滿了生命內在的「灼痛感」,「這種灼痛來自民間,來自他生活的本源,更來自他自身對苦難記憶的反復咀嚼和不盡的體恤。」

2015年6月9日,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茨竹村4名兒童在家中口服農藥中毒死亡,哥哥張啟剛留下的一份簡單遺書:「謝謝你們的好意,我知道你們對我的好,但是我該走了。我曾經發誓活不過15歲,死亡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天清零了!」

這句話觸動了李勇政,「資訊氾濫的時代,當你還來不及歡喜或者悲傷的時候,這件事就過去了,很不真實。但很多事會在個人心中留下印記,有所感受。」他說,「這件悲傷的事情,讓我不能掩飾自己的情感,必須去做這一件作品。」

李勇政《死亡,我多年的夢想》 行為 2015年
李勇政《死亡,我多年的夢想》 行為 2015年

李勇政用來自喜馬拉雅山的天然鹽塊,在天津塘沽海灘上擺放成「死亡,我多年的夢想」這8個字,鹽塊在潮水的沖刷中很快融化掉,回歸到大海之中。「我們總是在面向未來時,匆忙地埋葬過去,有些東西是不能逃避的,有些東西是需要紀念的,這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李勇政說。

《死亡,我多年的夢想》局部。
《死亡,我多年的夢想》局部。

每個藝術家對現實感受不一樣,用力的方式也不一樣,李勇政更願意用一種委婉溫和的方式去處理一些敏感事件。「我努力把自己想說的話隱藏起來,作品只是一個起點,我不想說太多,太多的言語,會讓作品顯得封閉。」

他不希望作品存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和固定的釋義中,而是一件具有開放性、讓人發散思維的作品,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個人的感受才是最真切的。

李勇政關注更多的是此時此地的現實,對切身的現實具有強烈的敏感性。「中國是特殊的地方,我真實的生活於此,我們面對的事情和遭遇的現實就在這裡。從我所生活的土地,所感知的問題去作出回饋,這是我的獨特性,也是真實真誠的。」

魔幻一樣的現實,是激發李勇政創作的源泉,他在這片土地感受糾結和壓抑,也是這片土壤的遭遇和所見所聞,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

批評家、策展人呂澎指出:李勇政的可貴之處在於,他通過西方藝術——政治的切口,闖入了中國當下的感性之中,這種感性整體的蘊藏在生存圖景的基底層面。

藍慶偉表示:「雖然很多時候李勇政的作品會令人直接聯想到各種社會事件,但我仍喜歡稱他為觀念藝術家,只不過在他的素材中涉及了社會事件。」

李勇政《木板上的鹽》木板、食鹽、白色塗料 尺寸可變 2012
李勇政《木板上的鹽》木板、食鹽、白色塗料 尺寸可變 2012

李勇政回應:「在我看來,關注現實,走向社會,是當代藝術家們唯一可做的事情,沒有什麼比具體事件中滋生問題更真實,意義都是從具體的人與人交往中產生。你要對他作出反應,只是回饋的方式具有獨特性而已。」于李勇政而言,「作品只是現實的標本」。

他認為,今天的藝術已經落入一種「被定義的概念中」,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藝術在於創造,創造在於其不可預見、不可定義和不可歸類,這才是藝術的魅力所在。「藝術最美妙之處就是把我們置身于不被定義或者不被確定的邊緣性中,這才是藝術家該幹的事。」

在何工看來,中國問題無疑是當代藝術最具內爆力的資源,但這種能量被大多數本土藝術家忽略,「市場誘惑催生作品產品化的偽當代大軍,規避意識形態風險的所謂‘智慧’閹割了這支大軍。」

何工認為,李勇政屬於個別者,有知識儲備,有問題意識和揭示問題的勇氣,有圖式和方法敏感力。「李勇政的個體意義就在於他的在地問題意識和有效的表達方式,問題之所在就是他藝術的邊界之所載和方法之所在。」

李勇政更多作品

李勇政 《有鹽》喜馬拉雅鹽 2017
李勇政 《有鹽》喜馬拉雅鹽 2017

用喜馬拉雅山岩鹽複製一張網路上的地圖,地圖記載了在西部地區主動選擇死亡的人位置,觀眾可以行走在上面,能聽到鹽脆裂的聲音。

李勇政《是的,今天》 裝置、影像、現場 尺寸可變 2017
李勇政《是的,今天》 裝置、影像、現場 尺寸可變 2017

一些來自山區的未成年的少年,在大城市的搏擊俱樂部學習格鬥,經媒體曝光後,當地的教育部門,將這些少年接回原籍。作品以此為線索,聯繫部分少年,並在這些少年的故鄉,請他們在田野,山間進行搏擊的表演,這些場景以影像的方式在展廳裡播放,同時播放的還有,少年故鄉的老人吟唱的關於現實歡愉、痛苦與死亡的古老歌謠。

李勇政《禮物》互動裝置 100炮彈模型、鐵軌、推車、VR視頻 2017年
李勇政《禮物》互動裝置 100炮彈模型、鐵軌、推車、VR視頻 2017年

展覽裡炮彈模型,來自互聯網銷售平臺,這些炮彈模型是被做作為辟邪、鎮宅的吉祥物出售的。觀眾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戴上VR眼鏡,將手推車從鐵軌的一端推至另一端。

*本文原刊《新美學》微信公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