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品三國:天下分合,權力征程之寶鑑

2015-03-06 05:20

? 人氣

三國演義寫政治寫人性寫興亡,是最好的權力殷鑑。(網路圖片)

三國演義寫政治寫人性寫興亡,是最好的權力殷鑑。(網路圖片)

「少年讀三國―黃煌雄品評三國演義」一書(以下簡稱本書)是我四十多年前,閱讀「大中國圖書公司印行」的羅貫中『三國志演義』一書(以下簡稱原書)時,邊讀邊想,邊讀邊寫的札記、心得與感受。這些當年的札記、心得與感受之內容,為方便起見,以「品評」一詞來涵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品評」或者寫在原書的內頁空白處,或者寫在四十多年前一頁一頁的日曆紙上。此次複製出版時,為保存其真,將這些寫上「品評」的日曆紙插入書中,因此本書比原書多出一百多頁;而在內文裏,為還原原貌,此次出版則保留當年隨處寫下來的「雜」與「亂」;而這些「雜」與「亂」,與多出來的一百多頁,正是「品評人」的心血與精華。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所寫的,是中國歷史上所謂天下「合久必分」與「分久必合」的滄桑過程。當天下因「合久」而走向「分」時,以及因「分久」而走向「合」時,戰爭往往是關鍵性的因素。東漢末年,黃巾亂起,引發董卓進京;因董卓無道,十八路軍的「群英會」迫使董卓西遷,天下陷於分崩離析的局面;從曹操崛起,至三國分立的形成,其間雖經歷不少戰爭,但其中動員兵力在七十萬以上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則為奠定三國形勢的根本性因素。

一、三大戰役

官渡之戰是四世三公的袁紹,親率七十萬大軍,發佈討曹「檄文」,志在消滅曹操;曹操則以僅約袁紹十分之ㄧ的兵力,在原本為袁紹謀臣許攸的獻計下,劫燒袁紹糧草所在的烏巢,而大敗袁紹。這一役,正如本書「品評」所說:「真是三國時代(形成前)第一次空前的戰役」,「奠定曹操稱雄於北方,也注定袁紹的沒落」。

當袁紹兵敗身亡之後,曹操依「郭嘉遺計定遼東」,相繼平定北方,聲威大震, 親率七十餘萬大軍南下,準備與孫權「會獵劉備」;此時孫權與劉備,在周瑜與孔明的戰略考量下,結成「孫劉同盟」,赤壁之戰的基本格局成形。主戰雙方為曹操和孫權,正如本書「品評」所說:「漢末天下紛亂之際的最大兩場戰役,有異曲同工之處:第一為官渡之戰,曹操以一比十的兵力大敗四世三公的袁紹,袁紹從此沒落;第二為赤壁之戰,周瑜以不及十分之ㄧ的軍力大敗曹操,使曹操統一的美夢從此粉碎,奠定三國分立的基礎」。但赤壁之戰,「東吳並沒有佔得任何地盤,赤壁的火把只燒掉曹操進吞的銳氣、兵力和人馬,並不曾燒及曹操已囊括的地盤……這也是和官渡之戰不同所在」;「周郎(瑜)這一戰打得太漂亮了,勝得太乾淨俐落了,遺憾的是……在戰略上他雖大勝,政略上卻似毫無所獲。」

(千古白帝城,夷陵一役劉備大敗。網路圖片。)

彝(夷)陵之戰是原為聯盟的孫(權)劉(備)兩方之間的第一次大戰,也是三國分立時期孫劉兩方之間唯一的一次大戰。戰爭之所以爆發,近因是劉備「興兵雪恨」,遠因則為東吳暗襲荊州,關雲長敗走麥城,殉死。但正如本書「品評」所述:「東吳暗襲荊州,並連下三城一幕,猶如孔明(乘赤壁之戰曹操孫權交兵之際)之坐收(荊州)三城一幕;就東吳而言,此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因為荊州一地, 在東吳看來,應屬於他們在赤壁一戰的戰利品,由於孔明用計,並屢次拖延,荊州才始終為玄德據有……但東吳時時刻刻欲取荊州,實為明顯之理。」彝陵之戰是劉備稱帝後,有生以來第一次統率七十五萬大軍,在沒有軍師孔明隨行之下,親自指揮的一場大戰。由於對東吳用兵,既違背赤壁之戰以來孫劉聯盟的國策,也與「隆中對」所確立的政略原則相牴觸,因此出征前,文臣武將,從孔明到趙雲,對於劉備「先兄弟之情,甚於政治考慮」,皆表反對,但出征後的幾場勝利,也如本書「品評」所說,劉備「似為勝利沖昏了頭」,「儘管仇人盡戮,恨已雪,卻想一鼓而下東吳,再下曹魏,……完成漢末天下大亂以來,任何爭雄者所無法完成的大業,並洗刷他常敗將軍之名。」此時,受任於危難之際的陸遜,以遠低於十分之ㄧ以下的兵力,以「一把火」,「火燒七百里」,不但燒掉劉備未敢明言的「大業」,也迫使正處於高峰的劉備,僅剩百餘騎,狼狽而逃,並於白帝城託孤。

本書「品評」綜論此一戰役的影響,表示:「玄德猇亭之敗(即彝陵之敗), 損了大漢元氣、兵馬、糧草和他個人最後和最不可告人的野心。大漢基業在孔明預為安排的設防下,並無所失,這個下場和曹操在赤壁兵敗後的下場很類似。正因為如此,曹劉兩人才不致像袁紹在官渡敗後便一蹶不起。東吳在這一戰中所獲益的, 除了故土的收穫以外,就是聲望和氣象;這種收穫和赤壁一戰東吳所贏取的也大致一樣,這真是有趣的前後輝映。兩次東吳雖大勝,版圖卻不見擴張,曹操、劉備雖大敗,版圖卻不見縮小,這個解釋的理由,便在兩次的大敗者,都是進犯者,都是兵臨東吳城下的出擊者;東吳所謂大勝者,只是將這些進犯地盤者、或已深入地盤者,逐出去、趕回去,但東吳不曾一鼓而反進犯出擊者的地盤。東吳的勝利只是保全固守的地盤,曹劉的失敗只是進取地盤不遂,東吳所謂大勝的意義應從此種觀點了解,曹劉所謂大敗的意義也應從此觀點了解」。

二、三位主角

所謂三國,是指曹魏、蜀漢、東吳,其主角分別是曹操、劉備、孫權。在亂世之中,戰爭固然為影響時局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影響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則為操盤戰爭的主角及其人馬。大致而言,作為三國主角的曹操與劉備均屬開創型人物, 而孫權則為繼承守業者。

曹操是三國之中,崛起最早、征戰沙場最多的一位,臨終前,他曾自謂:「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只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曹操終其一生,雖挾天子以令諸侯,仍堅持甘為「周文王」,但在逐鹿中原的過程,曹操也留下一些特殊行徑:

─陳宮是曹操行刺董卓未遂,逃亡過程中第一個恩人,兩人後來更「國士成雙」,共同出逃,但因「呂伯奢事件」,兩人分道揚鑣;後陳宮及呂布為曹操所擒,曹操接受劉備意見,處死呂布;但對陳宮,曹操卻表現出極為深情一面,包括「當面受辱」、「賜酒陳宮」、「請求陪最後一程」、「談及陳宮家老小奉養事宜」、「請求不尋死」、「含淚送陳宮」。

─對關雲長「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賜金帛玉服,又賜赤兔馬,「寧可與關羽為敵,也不願殺他」;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曹操仍不惜以公文讓其通行。

─官渡之戰大勝後,曹操將所獲有關朝廷大臣與袁紹往來信件,均付之一炬, 他說:「當袁紹強大之時,我尚不能自保,何況他人乎?」

儘管,在逐鹿中原的群雄之中,曹操屬「文章有神霸有氣」的一位,但由於在「呂伯奢事件」中,曹操曾說過一句令陳宮不寒而慄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而受盡天下罵名;加上,在打天下過程上殺戮太多,他在遺言中要求設立疑塚。本書「品評」道:「曹操一代梟雄,他遺命中最可注意的一點,便是設立疑塚七十二處,使後人不知其身葬之處,這是政治兼權謀中人為使(死後遺體)不被分屍或被祭禮,又有機會讓他人瞻仰,而採取的表面上似雙全,實際上也可能雙失的折中之道」。

劉備和曹操差不多同時逐鹿天下,如果說曹操屬於陽剛型人物,劉備則屬陰柔型人物,他有如老子所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劉備一生有幾大幸運:桃園三結義加上趙雲,使他擁有勇冠三軍的武將關雲長、張翼德和趙子龍;而三顧草蘆又使他擁有智冠群倫的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劉備在爭奪天下時最重要的名器,即是「中山靖王之後」、「劉皇叔」;而其號召天下最主要的方法, 便是「行仁義」。當曹操率七十萬大軍壓境時,劉備仍不惜與百姓共存亡,演出「攜民渡江」感人的一幕;隨著「隆中對」逐步實現,劉備領有荊州及益州,當曹操晉封為魏王時,劉備也進位為漢王;當曹操之子曹丕稱帝時,劉備也進而稱帝。劉備在稱帝後,卻呈現出他的兩面性,正如本書「品評」所述,稱帝前,劉備表現出「寬仁厚德,執禮有加,態度恭謹,見人便拜、便叩、便流眼淚等弱者姿態和易於打動人心的合於正統習俗的作法」;但稱帝後,特別是「這次以皇帝的身分出征,不僅缺少他以往打天下時的修養,更出口傷人,字字難聽,這是玄德態度上最可驚疑之處,試看罵人為『量此小兒』、『汝等吳狗』、『豎子』、『黃口孺子』!而且玄德也一反常態,在戰場上表現出驕橫,自謂『朕用兵老矣,反不如一黃口孺子』; 『彼有何謀,但怯敵耳』、『朕亦頗知兵法,何必又問丞相』……徹底暴露出他『草蓆織履』的性格,致使他幾十年縱橫沙場、出生入死不知凡幾所取得的江山,在須臾之間,為之『休氣象』」。

司馬懿在赤壁戰後曾說,曹操雖仍三分天下有其二,但如要一統天下,至少也需十年;曹操則說,豈止十年,也許需兩代到三代。因此,曹操在赤壁戰後,在其治理版圖內,整兵休養,與民休息,他雖赍去以歿(未能一統天下),卻安然離開。劉備則是在彝陵之敗的羞憤中,以及託孤的不安中,黯然離世。

繼承父兄江東基業的孫權,是三位主角之中,唯一的一位非開創者,正如人稱「小霸王」的兄長孫策對他所說:「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權是三國稱帝者之中,在位時間最久,享齡也最高的一位,三國分立局勢的形成與維持,也都與他任內贏得的兩次大戰有著直接關連:一為赤壁之戰,孫劉聯合, 孫權任命周瑜為大都督,而以東吳水上兵力為主戰兵力,透過火攻,打敗七十多萬壓境而來的曹軍,三國分立的基本格局初步得以奠定;一為彝陵之戰,此時孫劉彼此之間的矛盾,已大於孫劉聯合與曹魏之間的矛盾,面對同樣七十多萬壓境而來的蜀軍,孫權大膽啟用書生陸遜為大都督,同樣以火攻,大敗劉備。正如本書「品評」 所說:彝陵之戰「不但確保東吳屹立不搖,也改變三國的基本格局,使三國之中, 曹魏再變為最強,孫權與孔明均有意再恢復赤壁之戰以來雙方所堅持的孫劉聯盟國策」。

三、三方人馬

以「古今人才之眾,未有盛於三國者也」,這也是『三國演義』一書一直受到千古喜愛的主因之一。從曹魏、蜀漢到東吳,包括謀臣與武將,可謂人才輩出,各為其主,各盡其忠,爭相輝映,傳頌千古。

1、曹魏人馬

曹操是一位既有韜略又有膽識的爭雄者,在亂世之中,他更具有招賢納士的胸襟與抱負。隨著他聲勢日壯,滅袁術袁紹兄弟,平定北方後,其文臣武將之多,水準之高,實為三國之最。幕下謀臣之中,郭嘉、荀彧、司馬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的郭嘉(奉孝),早年即參與曹操剿滅黃巾之舉, 也是後來曹操平定遼東的功臣,隨曹操從征十有一年,獻策良多,卻英年早逝(僅三十八歲),曹操祭弔時,大哭說:「奉孝死,乃天喪吾也……奉孝少,吾能託以後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當赤壁兵敗,曹操又思及故人說:「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失也!」中共歷代領導集體大多熟讀『三國演義』,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即對郭嘉讚譽有加,說他:「多謀善斷」。

被曹操形容為「吾之張子房」的荀彧,是曹操第一謀臣,亂世之中,兩人有著特殊的「明公」與「人臣」關係。曹操每遇到關鍵問題,都會問計於荀彧;荀彧每當關鍵時刻,都會在關鍵的位置上,向曹操提出關鍵性的建言。但荀彧一直以漢臣自許,對於群臣建請曹操稱「王」,認「無一節骨」,最後,荀彧不失重臣身分, 自我了結,曹操親往祭拜,並說:「文若,是知音,不是同道」。

司馬懿是曹操晚年所賞識且預留為繼承者所用的重臣。他服侍曹家祖孫三代, 從曹操、曹丕到曹叡。司馬懿因與諸葛亮對峙祁山而享有盛名,也因諸葛亮北伐威脅曹魏才不得不重用,但兩人的命運實不相同。正如本書「品評」所說:「平實而論,司馬懿的命運實比孔明坎坷,孔明是在劉備最低潮時出山,劉備對孔明言聽計從,尊崇有加,稱帝後雖稍有改變,但也一直維持孔明相位之職;但司馬懿則是在曹操父子擁有三分天下有其二時才入仕。這種境遇的根本不同,使司馬懿不能不深諳韜晦與隱忍之道。……司馬懿幾乎都是在曹氏家族的大都督兵敗之後,才接任大都督……又常在打敗孔明之後,就被收回兵權,為曹叡所貶,為曹真兄弟所壓抑, 這些遭遇及處境,都比孔明艱辛,也都是孔明所不必碰到的」。

(五丈原之役,蜀魏對峙一百多天後,諸葛亮病逝於此。)

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祁山,是『三國演義』最精彩的一大環節,也是千古教材, 正如本書「品評」所說:「孔明與司馬對峙祁山,孔明小勝多,技術勝多,戰術勝多,而司馬則於一次北伐時,獲戰略大勝,幾擒孔明……但孔明的『裝神弄鬼』、『木牛流馬』,均顯示孔明的多才多藝……而六出祁山時『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宜,司馬乃稱孔明『逆天而行』」;「孔明一生大志不能實現的最大關鍵,便是因為曹魏出現一個如此在戰場上可與孔明相匹敵的司馬仲達」。

2、蜀漢人馬

劉備在戰場上幾乎是常敗將軍,但他以「天下之至柔」,所展現的「寬仁厚德」,竟使曹操在縱論天下英雄時,直指劉備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從桃園結義,歷三顧草蘆,乃至領有荊州、益州,其「五虎將」,特別是關雲長,均名震天下,而諸葛亮運籌帷幄之才智,更是千古奇人。

『三國演義』的桃園三結義,已成為中國民間千古美談。主角之一的關雲長, 在一次戰役中,三兄弟失散,互不知音訊,關雲長為曹操所困,曹操使人曉以「三罪」與「三便」,要求關雲長受降,關雲長則以「三約」回應,本書「品評」寫道:「以敗軍之將的身分竟對勝利者開出受降的條件,這幾乎是聞所未聞的事,但曹操和關雲長卻雙雙完成這歷史上難得一見、可遍於天下古今傳為美談的一幕。」 後來,「關雲長能順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應歸因於: (1) 曹操愛惜天下義士情操; (2) 雲長的名聲; (3) 雲長的武功; (4) 赤兔馬; (5) 雲長的忠義個性……總之, 如果換上別人,很難演出這一幕。雲長動人的情操,將因這一幕而更千古流芳。」 但關雲長「剛而自矜」的傲氣,加上未能堅持「聯吳防曹」的政策,以致陷於兩面作戰,呂蒙更暗襲荊州,關雲長只能敗走麥城,本書「品評」表示:「雲長在許都一幕,正是玄德一生最低潮的時候,他那時不降曹,更演出動人的千里走單騎尋兄一幕,他的忠義之事,既已皓同日月;此次身陷麥城,客觀情勢已不可為,西川援兵又緩不濟急,他在死與降的選擇上,又毫不吝惜生命,這種精神正是雲長日後被奉祀的關鍵所在」。

對於三國時代第一軍師的諸葛亮,我在「從三國演義漫談三國孔明」的演講綱要(尚未發表),曾指出諸葛亮一生可劃分為三個階段:一為出山以前;二為出山以後至第一次北伐;三為第二次北伐以後至病逝五丈原。諸葛亮與三國歷史產生關聯,應屬第二與第三階段,第二階段諸葛亮遵循「隆中對」,大多意氣煥發,羽扇綸巾,笑談間引領江山,竟使在戰場上一向狼狽的劉備,此後節節勝利,並逐步登上帝王之位,「前出師表」實是諸葛亮這個階段最好的心境寫照。第三階段的諸葛亮,已違背自己的「隆中對」,帶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克盡對「先帝」的忠誠,不斷北伐,但已失去先前那種「談話胸中換星斗」的風格,反而出現本書「品評」所說的「周瑜症狀」、「周瑜現象」,包括「發脾氣」、「吐血」、「拍桌」、「昏倒於地」,「後出師表」正反射出諸葛亮這個階段的心境。從「司馬受困上方谷」到「孔明殞落五丈原」,代表諸葛亮北伐征程的戰略性轉折,當「火熄上方谷」時,司馬懿說:「天助我也」,諸葛亮嘆曰:「攸攸蒼天,何薄於我」。本書「品評」曾謂:「孔明一生的大業,第一次受挫於陸遜和玄德(即彝陵之戰), 第二次受挫於馬謖和司馬仲達(即第一次北伐街亭失守),第三次受挫於劉後主(在北伐大有為之時,聽信謠言,要孔明班師回朝),玄德一家人曾兩度影響孔明的『小可之比』,這就難怪孔明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嘆」。

3、東吳人馬

江東基業是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共同打下來的,孫權的父兄不僅留下江東基業,也留下江東人才,包括文臣與武將,而孫權又具有「舉賢任能,使各盡力」 的稟賦,因此,在三國三大戰役中,孫權方能獨領風騷,贏得兩大戰役的勝利,而其關鍵人物即為周瑜和陸遜。

赤壁之戰是決定三國分立最關鍵性的一戰,正如本書「品評」所說:「主要是由曹操和孫權打對擂,東吳不曾向劉備提出要求,周瑜也不曾向孔明提出要求,這是東吳最決心、最光榮的一戰」;交戰前,「孔明的身分是作客(客卿),周瑜的身分是大都督,在後者心目中,認為對曹操一戰,雖係孫劉聯合,但無疑以東吳挑大樑,因此,周瑜有意無意間,便以『聯軍總司令』的姿態來使令」,周瑜實為赤壁之戰,東吳獲勝的靈魂人物。當時曹操以即將一統天下的氣勢,率兵南下,兵威所向,引發東吳內部「主戰」與「主和」之爭,而雙方兵力又絕對懸殊,加上曹操本人久經疆場,素有韜略,又善用權謀,在這樣不利的主客觀條件下,周瑜基於戰略考慮,竟然「主戰」,而孫權基於生存考量,也支持「主戰」。而在這一關係天下「分」與「合」的戰役中,也如本書「品評」所說,周瑜「變成一個自導自演之人,他除了自導之外,更具有一般自導者所缺乏的精湛自演天才,就這一點,周郎是可圈可點的。」

「赤壁之戰,曹操之敗,幾乎全敗在彼此短兵相接的用計上,曹操一方之計為人所破,卻不能破他人之計。這種慘敗,實為權謀如曹操所料之外, 也是曹操一生中用計的最大失敗」。不過,周瑜雖成為赤壁之戰的英雄,令曹魏軍隊又懼又恨,但在政略較量上,卻為諸葛亮所計算,不僅失城,也賠了夫人又折兵; 臨終前,他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利用赤壁之戰,孫曹交兵,間隙拿下荊州三城;其後,陸遜也利用曹劉交兵,呂蒙暗襲荊州,奪回荊州三城,當關雲長敗走麥城,殉死後,孫劉聯盟徹底生變。劉備決定以皇帝之尊,親率大軍,興兵雪恨,討伐東吳,由於劉備用兵「漫無目標」,且要「孫權洗頸受戮」,迫使東吳走向本書「品評」所說的「為求生存而戰的獨木橋―向曹丕稱臣」;「東吳在以前雖向曹操納貢稱臣,但那時天子仍是名正言順的大漢皇帝,因此東吳仍不失為漢臣。但這次因感於蜀兵來勢洶洶,竟不惜因形勢而向篡漢自立的魏帝(曹丕)稱臣,東吳的『氣象』自告大失」,在此危急存亡時刻,孫權大膽起用連劉備都不知其人、甚至連諸葛亮都不深知其人的書生陸遜為大都督,面對劉備大軍節節進逼,陸遜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戰略,及「蜀軍縱橫七百里,分四十餘屯,皆傍山林下寨」,陸遜乃決定反攻,並火燒七百里,導致劉備慘敗,東吳大獲全勝,這就是著名的彝陵之戰。陸遜為彝陵之戰的靈魂人物,本書「品評」寫道:「陸遜在這一戰以後,將如同周瑜一樣,名震天下,這兩人在東吳史上具有同樣重要地位,因為兩人都挽救東吳於既亡地步。同時,陸遜是周瑜的出氣者,因為暗襲荊州一幕,正是陸書生的傑作,這個傑作足慰周郎在天之靈」。「這一次陸遜的大勝,較周瑜在赤壁一戰的大勝,為東吳帶來的聲威,似更有過之。周瑜雖在水上大敗曹軍,但在路上卻僵持甚久才告慘勝;而陸遜此次不僅在江邊以火攻大勝玄德,更在陸上,大敗曹丕三路兵馬。這兩次攸關東吳生死存亡的戰役,雖然沒有為東吳取得土地,卻使聲望趨於巔峰;而後者在聲威之貢獻,更有甚於前者之揚威,其理由如下: (1) 前者至少孫劉聯合,此次東吳單槍匹敵; (2) 前者只敗曹軍,此次俱敗曹氏和玄德; (3) 前者水上大勝,陸上慘勝,此次水陸兩俱大勝」。

四、三國啟示

誠如本書「序言」所真實表達的,本書的得以出版,簡直是「一個奇蹟、一項善緣」。我懷著珍惜而感謝的心情,一而再、再而三地謹慎審閱本書的「品評」, 並以最大的誠意,保留本書的原汁原味、原貌原樣。不過,當四十多年之後,重讀年輕時代這些也算夠「嗆」的「品評」時,不免感觸良多,其中感受最深的,也許是人性使然,當一個政權或國家位居權力核心的「主角」及其「人馬」,面對天下的「分」與「合」,在人生征程的最高峯,享有最大而又不受制約的權力時,如果昧於天時,或不能知己知彼、慎謀能斷,往往也就是走向衰亡的時候。

這正是赤壁之戰前後曹操的命運寫照,本書「品評」寫道:「一個人最得意的時候,常緊接著最黯淡的未來,這是曹操一生事業中最生動的寫照。(大戰前夕)他『宴長江』、『賦詩』,自詡大丈夫行徑,滿懷著即將完成帝業的信心,不料赤壁一戰,百萬大軍大敗,自己且落得狼狽逃生,從此帝業如流水,一去不復回」。彝陵之戰前後, 同樣的命運寫照,幾乎複製在劉備身上,大戰前,他自認「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當這一「黃口孺子」(指陸遜)火燒七百里時,正如本書「品評」 所說:「終將(劉備)幾十年慘澹經營的江山付之一炬」,「曹操的統一大業是敗在周瑜的火把上……玄德對於這種經驗應該歷歷如新才合理,然而,他似乎不能領略在相似情況下,致曹操大業於不成的火把,也會燃燒自己,因此,最後他也如同曹操一樣,將統一大業送終在六親不認的火把上」。對於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掌有權勢的「主角」及其「人馬」而言,「烏巢之火」、「赤壁之火」、「彝陵之火」, 能不慎哉!

*作者為前監察委員。本文為作者舊著新版《少年讀三國:黃煌雄品評三國演義》導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