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外資大量流出中國股市,投資者重新評估地緣政治風險

2022-03-28 09:15

? 人氣

(by moerschy@pixabay)

(by moerschy@pixabay)

境外投資者本月已拋售95億美元的不包括香港股市的中國股票,這反映出在俄羅斯被金融孤立後投資者在重新評估地緣政治風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截至3月24日的資金流出情況看,3月份通過陸股通流出的資金可能創下2014年該機制啟動以來第二大月度流出量。最大月度流出發生在2020年3月,那時新冠疫情衝擊了全球市場,境外投資者淨賣出106億美元的境內股票。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近年來,境外投資者向中國市場投入了巨額資金。隨著境內市場規模的擴大,中國政府也採取了促進交易便利的措施,這些證券已被納入由MSCI明晟(MSCI Inc., MSCI)等供應商運營的有影響力的指數。央行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境外投資者持有的境內股票和債券都超過了6,000億美元。

析師和投資者稱,現在判定這種對中國市場逐步接納的勢頭已出現轉折點還為時尚早。不過,他們表示,在最近的市場動蕩中,可能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退市擔憂和中國不斷惡化的新冠疫情也助長了這種動蕩。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首席經濟學家Robin Brooks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給外國投資者敲響了一記警鐘,許多金融界人士根本沒料到這場戰爭會發生。他表示,與幾周前相比,投資者對於投資中國這個命題問出了不同的問題。

追蹤國際資本流動的Brooks說:「現在他們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對俄羅斯的預判這麼不準,那我們還可能在其他哪些方面做出錯誤的判斷。我認為這可能就會涉及到中國了。」

香港基金管理公司世誠投資(香港)(MegaTrust Investment (HK))的首席執行官王琦他表示,中國對這場戰爭的模糊立場是問題的一部分。王琦說,圍繞中國的立場有很多誤解、困惑和猜測,這似乎是全球投資者面臨的一個大的風險因素。世誠投資(香港)專注於中國境內股市、即A股市場;王琦曾擔任MSCI明晟中國股票研究部門主管。

在中國境內外股市大幅下跌的3月14日和15日,資金外流的規模最大。中國決策者3月16日做出了安撫投資者的表態,在之後的兩個交易日裡,大陸股市獲得強勁的資金流入,之後又出現了更多資金溫和流出的情況。

野村(Nomura)亞太區股票研究部聯席主管Jim McCafferty表示,專注於新興市場的許多投資管理機構都遇到了終端投資者要求退出俄羅斯的情況。他說,其中一些資產所有者也決定退出中國,因為這兩個國家在政治上有一些相似之處。

McCafferty說,有些國際投資者不想有任何相關敞口。

(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

與上海和深圳市場的整體規模相比,此番拋售規模並不大;滬深兩市的總市值約為13兆美元。一些國際銀行和資產管理機構已表示,以公司財務前景衡量,某些中國股票已經跌過了頭,儘管短期存在大幅波動風險,但這些股票仍有吸引力。

高盛(Goldman Sachs)的分析師稱,仍給予中國市場超配評級(這意味著建議投資者讓中國股票的持倉比例高於所追蹤基準的比例),他們還表示,對中國股票的長期需求未受影響。花旗集團(Citigroup)在一篇發佈於線上「Wealth Insights」的文章中表示,估值便宜的中國股票提供了一個戰術性機會。許多投資者也駁斥了關於中國股票(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不具備可投資性的觀點。

不過,本月的資金外流情況還是很罕見。萬得(Wind)數據顯示,自陸股通啟動以來,外國投資者在每六個月中大約有五個月淨買入中國股票,其他月份的資金外流也很少超過30億美元。即使在去年科技行業被整頓期間,買入中國股票的浪潮也仍在繼續。科技行業治理整頓主要針對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

(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

股票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的數據並不涵蓋所有外國投資者的交易,一些外國投資者通過另一個名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機制買賣中國股票。

股市資金流出之際,長期湧入中國債券的資金也有所減少。如果外國金融投資枯竭或開始從中國流出,人民幣將失去一塊支撐基石。人民幣一直受到資本流入和中國出口激增的支撐。

上個月,外國投資者賣出了相當於56億美元的人民幣計價中國政府債券,創下月度資金流出紀錄。今年1月,中國主權債券相對於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溢價近三年來首次降至1個百分點以下,降低了對投資者的相對吸引力。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