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成急著拿下朝鮮半島,讓毛澤東與統一台灣擦身而過:70年來的中朝關係演變

2018-04-06 16:42

? 人氣

沈志華:「周恩來到平壤去,金日成態度非常寬容。沒問題,跟美國可以沒問題,你只要能保證我的利益,跟誰好都行。所以他採取了一個比較……你不要在中國接觸當中傷害我的利益,反而能夠保護我的利益,當然這個也是周恩來跟他解釋,說其實我們跟美國接觸呢反而幫助你解決問題。那金日成呢當然很高興了,說那你給我解決什麼問題。金日成提出了幾條,什麼撤銷聯合國韓國復興委員會,解散聯合國軍司令部,美國撤軍,從南北韓。中國全答應了。後來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確實在幫助北韓跟季辛吉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毛澤東與周恩來。(維基百科)
毛澤東與周恩來。(維基百科)

然而從客觀上講,中美關係的緩和勢必動搖了中朝關係的根基。到1970年代中期毛、周去世前,中朝之間的分歧已經開始顯現出來了。

沈志華:「中國不再堅持美軍必須撤出南北韓,這個是有變化的。這個在毛和周的時代……就是原來中國是一貫主張,必須撤,不撤怎麼可能。後來再跟美國人談判的時候,季辛吉提醒了,說我們撤可以啊,不過我們撤了,朝鮮半島成了真空,日本人會進來的。這個中國非常擔心,所以後期談判中國就不再強調,撤嘛說還是說,早晚要撤,但強調就是不能讓日本人進來。所以後來中國把美軍在南北韓的存在作為一種朝鮮半島穩定的因素,這是個比較大的變化。第二個比較大的變化,不再支持北韓用武力統一半島,這個是很明顯的。原來中國不管,北韓統一就行,沒有特別提出。但是中美關係變了以後,這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再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中國和美國都承認在朝鮮半島上,中美的戰略利益是一致的。」

有了這些歷史因素,再看那批北韓米格戰鬥機在瀋陽飛機製造工廠經歷的冷遇,就順理成章了。自那以後,中國的改革開放讓中朝之間的特殊關係漸行漸遠,兩國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金正日帶領北韓走上核武道路

金日成1994年7月8日逝世後,他的兒子金正日成為北韓最高領導人。在金正日上台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朝關係一度十分低落。

傅瑞珍:「金正日一開始和北京的關係很差。他上台後長達七年,雙方的關係都非常緊張。雙方沒有互訪。後來金正日看上去被說服了,他認為搞一點中國式的改革,北韓政權不會垮,可能反而還會更好。但接下來,中朝關係因為北韓謀求核武器而再次陷入低谷。」

中朝之間的那種特殊關係在1990年代壽終正寢後,北韓核武器和飛彈技術同時進入快行道。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危機一直持續到今天。

傅瑞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13年說過,中朝關係是正常的國家之間的關係,不再靠中朝兩黨之間聯繫,而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的關係。這是中國對朝政策的降級,是一個重大變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