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綁大選爭點在程序,非關反核或台獨
但是,徐國勇「偷換概念」不等於理由充足,第一,公投能不能方便成案,本來就不該是公投要不要或能不能綁大選的前提,原有的公投法本來就維持「得」與選舉同時進行的彈性,立法立旨就是可綁大選也可不綁大選,民進黨第一次執政修法改為「應」與選舉同時進行(二00三年),民進黨取消「得不綁大選」的彈性,二0一八年公投合併地方選舉大敗後,竟連「得」綁大選的機會都直接取消,國會強勢修法無視異議的結果,就是埋下如今引爆的導火線。
第二,徐國勇質疑穿著林義雄「人民作主」白色T恤的羅智強,強調「林義雄反核四,你也講出來啊;蔡同榮是台獨主張者,你也講出來啊」;貌似反打羅智強,却無視「公投綁大選」討論的是程序問題,而非實質內容,要不要反核四該在核四商轉公投討論,要不要台獨,則可能得在修憲案討論,這也是為什麼羅智強能大聲反駁,「民進黨完全執政,我支持民進黨趕快宣布台獨,不要拖了,趕快修法改『兩國人民關係條例』。」
第三,徐國勇說他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行政院,公投是人民對政策的複決,「行政院是當事人」,必須站出來說明清楚,這點某種程度也是對民進黨政府砸大資源「反公投」、違反行政中立等批評的回應;徐國勇說得沒錯,公投法明定,行政院可以提出公投案並經立法院同意後,交付公民投票;但是,這次項公投,行政院並未提出對案,民團或者國民黨提出公投案,是對「國會多數暴力」的反擊,行政院自居「當事人」,就是站在民意的對立面,而非尊重民意的最終選擇,公投案若通過,就是民意拒絕給予民進黨國會強勢多數通過政策的正當性,那麼公投結果無可避免的就會成為對政府不信任投票的試金石。
第四,國民黨曾經反對或畏懼公投,如今國民黨勇敢迎向公投,豈能成為民進黨禁止公投綁大選的理由?民進黨因此向「威權國民黨」看齊,豈不荒謬?同樣的,投票率不會更高,若低到過不了門檻自然無效;連署書錯誤率不低,剔除過後若不能成案就不能付諸投票,能不能成案只看合格連署書是否跨過門檻,都不是公投不能綁大選的理由。
扮演林義雄的羅智強,以民進黨之道還治民進黨之身,徐國勇要謝謝羅智強向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借招」,卡卡的唱了一段「無人熟識的民進黨」,和高嘉瑜果然有拚,給了徐國勇一個喘息機會;至於徐國勇,算不上佔上風,却完勝前手、他的次長陳宗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