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性別只有男與女?「性別不明」也該被尊重!德國憲法法院判決:應保障「第三性別」權益

2017-11-09 18:32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判決,未來出生證明必須列出男女之外的第三種性別選項。(圖/Daniela Ray@Unsplash)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判決,未來出生證明必須列出男女之外的第三種性別選項。(圖/Daniela Ray@Unsplash)

德國人權保障再度立下新的里程碑,德國聯邦憲法法院8日判決,法律應當保障生來就具有雙性特徵的人,明令國會在2018年底前訂立新法,確保出生證明上將提供男、女之外的第三種選項,此舉可能讓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個立法保障第三種性別的國家。

「性別對個人認同至關重要」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Federal Constitutional Court)8日判決指出,當前德國公民身分法規僅只提供男女二元分類的身分類別,並沒有保障到性別不明的人民,已經違反了人權。

「性別分類對個人的身分認同至關重要,在人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或社會看待個體的眼光裡,性別分類通常都扮演了關鍵角色。而性別認同既非男也非女的人群,也需要被保護。」判決書寫道。

《德國之聲》報導,這起判決源於一名雙性人(intersex,又稱陰陽人)的上訴,該原告出生時登記為女性,但經過染色體分析顯示,他的基因不符合男性,也不符合女性。原告欲將出生文件改為「中間性」或「不同性」卻多次遭下級法院駁回,但他不願放棄,上訴7次後終於在憲法法院獲得勝利。

聯邦憲法法院表示,該院諮詢過16個組織後,以7比1票數壓倒性通過此判決。持正方意見的組織包括德國人權協會(The German Institute for Human Rights)、德國性學研究組織(the German Society for Sexual Research)和德國心理學組織(the German Society for Psychology)等。

反對加入第三種性別的組織則包括德國天主教中央委員會(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German Catholics)和德國聯邦戶政事務協會(the Federal Association of German Registrars)。

憲法法院表示,德國國會必須在2018年12月31日前確立新法,讓出生文件列出第三種性別選項。判決還提供範例,建議可採用「雙性人」、「多元性別」(diverse)或其他任何「正面的性別分類」。

德國內政部也表示尊重判決,聲明將依法執行。聯邦反歧視部(The Federal Anti-Discrimination Office)則稱讚,這是一次歷史性的判決,呼籲對身分法規進行更多改革。

川普政府宣布撤除歐巴馬時期的跨性別友善廁所政策。(美聯社)
性別友善廁所標誌。(美聯社)

基因決定 無法判定生理性別

國際陰陽人組織中文版(Oii Chinese)定義,「陰陽人(雙性人)是指生理性別無法明確歸類於男性或女性的人,可能同時擁有雙性特徵,或缺乏被明確分類為某一性別的必要生理特徵。陰陽人源自於基因、染色體或賀爾蒙的變化,環境影響如內分泌干擾也可能導致某些陰陽人差異。」

雙性人還經常被誤解為「跨性別」(transgender),跨性別通常是指欲從單一性別轉換為另一性別的人,例如「女跨男」(Female to Male, FtM)。 (相關報導: 盼提升40萬雙性人人權 監委申請自動調查釐清問題 更多文章

據報導,德國至少有8萬人自我認同為雙性人,佔人口0.1%。早在2013年起,德國民間已有不少機構可以接受性別欄留空的作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你看過懊悔的花木蘭嗎?打擊樂結合京劇 重新演繹掛念著返鄉的《木蘭》
中市摘星計畫青年表現亮眼 林家進推廣原創桌遊試玩體驗
PTT當機國民黨扯勞工權益 網友砲轟:這黨腦子百年罷工
楊芳玲因大巨蛋去職?柯文哲:離職不會是單一事件造成
公開跨性別身分,痛擊性別歧視政客!維吉尼亞選出全美國首位變性人州議員
陳景峻「下班後」跑新北選舉 戴錫欽痛批:柯文哲雙重標準
「不影響政務」確診罹患乳癌 林美珠:第一階段維修完畢
按鈴申告《壹週刊》、《54新觀點》 蔣智賢:絕對沒有打假球或放水
桃園龍潭行政園區停車位不足民眾洽公不便 民代要求改善
竹市重大工程監造設計靠裙帶關係?藍議員聯合質詢抨擊
新北平溪消防分隊廳舍落成 生態節能減碳供優質服務
桃園文基會靠政府補助 議員質疑功能改變
歐式前衛美學融合東方文化意象 SYM引領移動新境界
冤獄判賠2812萬,失去的16年也回不來…曾遭誤判9次死刑 徐自強獲補償道盡感嘆
兒少安置補助費用 桃議員建議參考物價指數調整
海科館赴馬祖推廣海洋教育 讓離島學童認識海洋
「平凡中找到愛的蛛絲馬跡」 紀蔚然《安娜與齊的故事》本周六日開演
「假日運動員」老掛病號 防護運動傷害有撇步
彰化洋仔厝溪堤岸道路第一標北岸3.4億工程正式動土
取締非法白牌車 中市即日起強力執法
解決投縣塞車 洪國浩提建置投縣道路行車資訊
中市打造學童安全防護網 確保上下學途中安全
全國托盤大賽 高職餐飲、觀光科雙奪金牌創佳績
亞洲餐飲產業高峰論壇 共創新南向餐飲商機
為何只有保力達跟維士比廣告說工人的故事?《做工的人》暢銷的原因是…
中國公務員有多難考?2666人爭取一個職位,138萬人參與競爭,鐵飯碗實在不好捧啊
廚房格局差,用起來總是卡卡的?專家分享4種實用空間設計,包準滿足你需求!
蝦皮中資陰霾揮不走 投審會最後通牒2周內說明
川普訪華稱「貿易逆差不怪中國」 促習近平盡快解決北韓問題
這不是大胸肌!男生胸部隆起是健康警訊?醫生:可能是這些原因,最好也定期自我檢查
巧克力和熱帶雨林的拔河》遭踢爆非法濫墾 迦納與象牙海岸承諾改善
當地產大亨遇上資深共產黨人:BBC總編看十九大後川習首次過招
末日再現!PTT再度無預警當機
聯手悠遊卡!義美門市開放零錢儲值
美味的花生醬竟暗藏危機!除了過敏,中毒後甚至會致死…化學教授教你3大選購原則
昔稱「中國強暴美國」川普如今改口「不能怪中國」,還簽下7兆6000億破紀錄經貿大單
勞基法為何成「30年來最惡修法」?邱駿彥點出3大問題
第四屆「中信盃」陳副董擔任開球與頒獎嘉賓
救世會傳遞正念思考 更生保護有成獲政院表揚
義大利「浪漫水都」威尼斯為何不再歡迎巨型遊輪?保護潟湖生態與古建築更重要
「說勞工愛加班,是頭殼壞去喔?」 上千勞工怒嗆賴清德「缺德」
紫爆天數降是因標準放寬?台中市府:始終依原標準計算
看懂中美領袖盤算》習近平為何把川普捧成皇帝?這些議題他倆絕不碰!
超過萬名私立幼兒園生受惠,柯文哲擬每學期補助5000元
擬出國採訪,林益世妻彭愛佳求解除限制出境
「工人不投民進黨」!上千名勞工抗議《勞基法》修惡 政院外怒吼不斷
「警方取供確有疏失」死囚徐自強翻案 2808萬賠償金創紀錄
沒有軍隊,卻有最感動人心的自衛隊!日本這隻航空表演隊「暖」實力超驚人
政院拍板勞基法修法,林美珠:連續上班12天不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