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見過的德國另一面:21%德國兒童來自貧困家庭

2017-10-26 09:10

? 人氣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貝塔斯曼基金會最新研究結果顯示,21%的德國兒童及其家庭處於長期貧困狀態下。這些孩子的生活與其他同齡兒童存在明顯差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社會中,來自貧困家庭的兒童可能會終生停留在這個階層。這是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進行的一項長期調查所得出的主要結論。該項歷時5年多的調查對3000多名兒童的生活水準進行了評估。

研究人員發現,調查對象中10%的兒童曾經歷短期貧困。而處於長期貧困或一再陷入狀態的兒童比例則達到21%。擁有至少兩名兄弟姐妹、單親家庭以及父母教育程度較低家庭出身的孩子特別容易陷入貧困。

「德國是一個富裕國家,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貝塔斯曼基金會家庭政策專家施泰恩(Anette Stein)對德國之聲表示,「但是許多兒童和家庭顯然並沒有能從中受益。」

「一旦貧困成為常態」

按照這項研究的定義,所謂「貧困家庭」是指其家庭總收入不足德國家庭平均收入60%或領取國家福利救濟的家庭。

研究發現,家庭背景從很大程度上預示了兒童的教育前景。經受長期貧困生活的孩子獲得大學高等教育的幾率較小,而這又意味著他們得到高薪工作的機會變少。而這一情況可能會持續幾代人。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確實是很令人難過的事情,而且對於社會整體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施泰恩表示,「這意味著貧困會傳代,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也會需要得到國家的資助或者至少無法向社會保險體系繳納費用。」

總體排斥

貝塔斯曼基金會列舉了貧困群體缺乏的23項生活元素,其中包括面積合適、租金能夠承受的住房、洗衣設備、兒童戶外遊戲場所(比如院子或露台)。還有冬季服裝、金融儲蓄以及基本的娛樂支出,比如邀請朋友晚餐、每月看一次電影以及至少一週的年度外出度假。

根據調查分類,來自長期貧困家庭的兒童平均缺少7項生活元素,來自短期貧困家庭的孩子則平均缺少3.4項。

「目前有270萬青少年在貧困環境中長大,這將造成深遠影響,」德國兒童保護聯盟(DKSB)主席希爾格斯(Heinz Hilgers)在週一(10月23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指出,「一名來自貧困家庭的兒童很難有機會真正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如果貧困成為常態,就更為如此。」

主動採取應對措施

貝塔斯曼基金會和德國兒童保護聯盟建議採取3項步驟,消除兒童貧困現象。

首先,應該對兒童的需求進行系統化例行調查。「我們不能僅僅把孩子當成小成人,」施泰恩表示。

其次,社會救濟體系需要更為簡化。在德國,家庭能夠申請的社會補助項目很多,但申請者往往要與為數眾多的政府部門打交道,才能找到真正對口的機構。貝塔斯曼基金會和德國兒童保護聯盟呼籲建議一個統籌項目,以幫助貧困兒童。

第三,兒童需要得到在家庭周邊地區娛樂休閒的機會,以及參與符合他們需求的教育活動。

德國兒童保護聯盟的希爾格斯表示,通過以上這些措施,政府也許能夠最終「將為德國所有兒童提供平等機會的說法變成現實作出貢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