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乾旱別又好了傷疤,忘了痛!

2021-03-30 06:30

? 人氣

台灣正面臨逾半世紀以來最嚴重乾旱,而這樣的場景在未來很可能成為常態。(資料照,讀者提供)

台灣正面臨逾半世紀以來最嚴重乾旱,而這樣的場景在未來很可能成為常態。(資料照,讀者提供)

老天長期不下雨目前台灣正面臨逾半世紀以來最嚴重乾旱,各界想方設法共度難關,這樣的場景在未來很可能成為常態。只是每次遇到缺水,外界多把矛頭指向農業用水占比過高(佔總用水量約7成)且總產值低(占GDP低於2%)成為停供的首要標的。而水及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兩大要素,停止供水每每引發農民抗爭,雖然政府給予休耕補助來安撫農民,但是這樣的做法終非長久之計,農民也不會高興。台灣處於天然災害好發地區。過去老天賞臉讓台灣關關難過關關過,只要旱象一解,一如船過水無痕,原先高唱的調整水價、徵收耗水費、節水宣導、增建蓄水庫、以色列新加坡等節水模式的推廣等等不再受關注(每人平均自來水生活用水量不降反升),對於花大錢獎勵多年的「平地造林」成果遭質疑,卻從不檢討。由於缺水問題無法立竿見影且牽涉甚廣,無論誰執政多採拖字訣,政府未真正去思考徹底解決的方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極端氣候帶來風災、水災、旱災的頻率、強度和複雜性不斷升高,根據FAO報告現在每年災害發生頻率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三倍多,農業部門自身就承受了63%的災害影響,而乾旱更是造成農業減產的罪魁禍首(台灣黃豆小麥玉米需大量仰賴進口),其次是洪水、風暴、病蟲害和火災;歐洲過去20年間乾旱比以往兩千年更嚴重,台灣也無法倖免,缺水可能成為常態,氣候災難已離台灣不遠。政府再如此便宜行事,總有一天會付出慘痛代價,屆時恐怕不是靠農田休耕就可以解決,影響層面將涉及糧食安全、工商業正常運作、民眾身體健康及日常生活,甚至國防安全,這絕非危言聳聽,政府應立即亡羊補牢。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水亦是農業糧食體系的立足之本,台灣農業用水占比高有其歷史背景。根據國際研究指出改善農業用水管理,是緩解和適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方式,農業部門若能有效率用水,就能帶來社會、政治和經濟效益,如:加強糧食安全、促進農村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涵養、社會穩定等淨收益。不諱言當前臺灣農業供水系統確實存在管線老舊,渠道年久失修,漏水率高,供水管理體系待改進等缺失,加以政府相關單位長期對於實際用水流向無法精準掌握,使得水權的合理調配未能與時俱進,無法符合實際需求為問題所在,需予以正視並尋求解決對策。

農業用水多寡依地區、種植種類、種植技術、生產規模、生產方式等而定,不能一概而論,根據官方統計台灣地區農業以灌溉用水量為主占農業總用水量 92.37%,養殖及畜牧用水量分別占農業總用水量 的6.86%及 0.77%。近十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結構轉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業規模縮減,國內法定農業用地約76萬多公頃,但實際耕地只剩47萬公頃,作物種植面積減少近四成,但政府統計的農業用水比例卻只少了不到兩成,又處於閒置或荒廢的農地比例偏高,顯然未能精準掌握實際灌溉用水量,遑論合理調配利用水資源,政府豈能卸責。政府應積極運用先進的技術及設備(如遙感、衛星、地理資訊系統集、大數據、聯合國WaPOR網站資料、農業乾旱監測系統等),重新估算農業的實際用水量和佔比,並根據國土規劃以及未來農業發展藍圖估算出實際需求量,一來可以平息外界對農業用水的批評聲浪,二來若有節餘用水可以透過回饋機制釋出,也可以讓農民心服,不再一遇乾旱缺水就拿農業用水開刀!

水是公共財,水的價值遠高於其價格,政府要建立節水型社會,需整體考量作出最有效運用,不能只考慮利潤,何況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可只想討好選民。而農業本身也應該進行用水大體檢,除掌握確實需水量,提高用水管理效能外,應積極研發推廣節約用水的品種,生產技術(滴灌、空冷、水循環利用、數位節水科技等)及設施,政府應在經費技術資訊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並鼓勵企業共同參與,便於新技術的承接轉化縮短運用時程。找藉口不如找對方法,以實際行動替代口水!

*作者為農經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