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唯一幫助我們的國家!」一帶一路前進巴爾幹 北京影響力叩關歐洲門戶

2021-01-13 12:10

? 人氣

2019年希臘加入了中國同在中歐和東歐的16個國家經貿合作機制,使該經貿合作機制擴大為「17+1」。中國每年同這17個東歐和中歐國家舉行會議討論投資合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卡爾希奇說,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塞爾維亞,北馬其頓和希臘這些巴爾幹半島國家普遍缺乏資金,其中的前共產主義國家國有企業私有化不成功,因此很難吸引外國投資。相比之下,中國的軟貸款和回扣條件對這些國家更有吸引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會要求對共產主義時期的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這樣會導致低技術工人失業。而中國收購當地的重工業資產被認為有利於保護當地的就業。因此卡爾希奇說,這些國家的統治精英更喜歡同北京,而不是布魯塞爾打交道。

聯合三軍研究所的文章說,中國在希臘北部,塞爾維亞和蒙特內哥羅等國的投資增長很快。塞爾維亞和中國的貿易在2018年達到了21億歐元,中國在塞爾維亞的投資達到了100億美元,使塞爾維亞成了「17+1」排名榜首的國家。

塞爾維亞死而復活的鋼鐵廠

卡爾希奇舉例說明華盛頓和歐盟對巴爾幹西部國家缺乏興趣讓中國乘虛而入時提到了塞爾維亞歷史悠久的斯梅代雷沃(Smederevo)鋼鐵廠。

這家鋼廠在第一次私有化過程中被美國匹茲堡鋼鐵企業收購,但虧損迫使美國企業在2012年退出;企業以一美元象徵價格出售給塞爾維亞政府。

2016年在第二次私有化中,企業被中國鋼鐵企業收購。兩年後企業復蘇使塞爾維亞成為世界粗鋼生產增長最快的國家,而且對歐盟鋼鐵市場形成巨大衝擊。

華為5G

卡爾希奇還提到一個受到國際人權活動人士關注的塞爾維亞項目,即中國的電訊巨頭華為公司在貝爾格萊德市(Belgrade)安裝的「安全城市」系統。

貝爾格萊德市安裝包括一千個高清攝影機的監視系統,利用人工智慧,使用人臉識別和車牌識別軟體,向塞爾維亞內政部傳送搜集的信息。

在華為設備及5G互聯網技術在歐美主要國家引起爭議,受到間諜危險指稱,並紛紛被封殺的同時,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城市安全跟蹤系統使用華為技術受到歐盟與美國的關注。

批評者指責華為的技術侵犯了個人自由,甚至讓北京能夠監視塞爾維亞公民。美國CBS新聞指責說,塞爾維亞被北京視為通往歐洲的「門戶」,中國借此項目增強在塞爾維亞的影響力。

2020年年底,歐盟不顧美國的反對,同中國完成了進行多年的投資協定談判,協定雖然尚待歐洲議會批准通過,但是反對聲音已經四起。一些歐盟議員已經以北京侵犯人權的理由表示反對歐盟和中國的投資協議。

儘管多數分析人士都認為反對聲音不會影響到歐中投資協定最終通過,但是他們也紛紛指出,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一樣,多數歐洲國家在未來如何應對一個更加強勢的、非民主體制的中國,如何在維護自身道德價值觀的同時找到維繫經貿關係的平衡點,是讓各國政界精英都很撓頭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