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爸媽總愛逼子女讀第一志願?他道出求學心路歷程,指控台灣升學迷思的可怕

2017-09-14 11:18

? 人氣

「成績至上」的思維,是會殺人的。(顏麟宇攝)

「成績至上」的思維,是會殺人的。(顏麟宇攝)

「活著好累,不想長大。」很遺憾地,15歲本該是揮灑青春色彩的年紀,就這樣消逝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名北一女新生因不堪課業壓力選擇跳樓,躍上各大新聞版面。後續追蹤得知,原來該名學生不願處於過於競爭的環境,想要就讀第二志願的師大附中,然而建中、北一女畢業的父母卻堅持要她「繼承」己身的「學霸之路」去念第一志願,最終憾事就這樣發生了。

聽到這則社會事件幕後的因果讓吾人特別感慨。時光倒流至我國中三年級下學期那年,當時的「免試升學」制度正使全年級排名第一的我面臨重大的抉擇:到底是要選擇「學校薦送」的管道,「保送」進競爭不會太激烈的第二志願:國立大里高中(現在的「興大附中」),還是要選擇「個人申請」,拼拼看競爭非常激烈但是享有第一志願光環的台中一中呢?那時的我還想再多思索下一步,但是對我「寄予厚望」的大人們幾乎不給我自主選擇的餘地。

先說我的家庭背景:父親在國中升學考試時差一點就考上中一中而唸中二中,至今還對這事耿耿於懷;母親在國中升學考試時雖考上中女中,但因當時南投農村老家經濟拮据,加上長輩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只能選擇唸五專。在北一女新生跳樓事件的案例中,該名學生的父母因均為第一志願出身的背景而盼望女兒也能跟隨其道路,然我家卻反倒因父母均與第一志願擦身而過,故希望兒子能金榜題名以「彌補他們的缺憾」。

再談我的國中母校:該校並非是以升學榜單為特色,反倒是以一些特別傑出的體育項目獲獎表現而聞名。然令人玩味的是,當我向師長透露「有一點考慮傾向國大里」時,師長們卻開始頻頻「關切」與「勸說」。

總之,一邊來自父母「為家族爭光」的「期許」:「爸媽都沒有讀過第一志願,兒子你國中成績優異,去拼拼一中吧!鄰居和親人都會為你感到榮耀的!」一邊來自師長「為校爭光」的「期許」:「我們學校已經連續兩年沒有人上一中了!同學你國中成績優異,不拼一中浪費你的資質啊!」面對大人們的「圍攻」,我當時還只是個15歲的國三生,還能再要求多給點思考與選擇的空間嗎?

後來,我真的透過免試順利進入一中,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緊張萬分的心轉為歡喜雀躍,當下我成為學校招生的樣板,也成為親朋好友誇獎的對象。然而成為高一新生後,校門外這身制服或許讓我享盡名校的光環,但校門內激烈的學業競爭卻讓我難以喘氣,不論花多少時間研讀,就是永遠趕不上那些盤據班上前幾名的資優生。一開始幾次段考下來,看到的成績與排名都讓我難過不已,不過最終我選擇以平常心豁然看待。

回頭從北一女新生跳樓事件這起升學主義下的悲劇省思教育,名校情結揮之不去的原因,除了該事件中過度重視學歷的家長不肯傾聽孩子心聲、不肯放手讓孩子自主做抉擇外,部分人師還停留在「成績至上」的思維,不也是一大幫兇?近來,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在朝會訓斥學生要好好讀書不要去參加反黑箱課綱學運、師大附中校方只因該年學測無人滿級分就要大舉限制學生社團活動、新竹高中校長李明昭發信給高三生被質疑校方認為只有上台大才是好學生......等等,號稱「自由學風」的明星高中卻往往是升學主義盤據的場所,部分名校師長還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迷思,難道不是一個又一個學生走上絕路的幫兇?

從整體社會氛圍依然在歌頌升學主義的情形來看,那名跳樓的北一女新生其實不是自殺,而是「他殺」如果大人們還不能放下對名校的執著,類似的悲劇恐怕還會一再上演。

作者介紹|賴彥丞

目前擔任家教,曾參與反黑箱課綱運動,對時事及校園民主人權等教育議題多所關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反思升學主義:誰讓學生走上絕路?)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