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守信的日本人到荷蘭生活卻踢鐵板?她以自身經驗分享,融入當地的處世訣竅

2017-09-09 12:30

? 人氣

去年耶誕假期前Ethan班上來了位轉學生,一眼就可看出不是荷蘭當地孩子,是個漂亮的混血兒女生,當我正好奇她的爸爸或媽媽來自哪一個亞洲國家?就在隔日假期前的學校聚會裡,女孩媽媽主動找我寒暄打招呼,因為女孩在新學校不過短短一周就已經交到一位好朋友,那就是Ethan!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問之下,原來女孩媽媽來自日本,就這樣我將她也介紹給我日本麻吉認識,現在,三位亞洲媽媽的新舊友誼正式成形也讓時間繼續醞釀,畢竟知音難尋,尤其又身在異地,我們都格外珍惜這可遇不可求的緣分。

看見現在的日本媽媽需重新適應新環境就如同看見十多年前的我一樣,都是憑著一股決心與堅毅信念來荷蘭定居展開新生活,除了趕緊加強自身語言能力可以更快速融入新生活,另一個文化衝突與反差則是需要時間與自我調整來漸進消化,尤其是『習慣』這是最大難題,明明在母國我們都是這樣做,怎麼到了荷蘭一切都行不通?

事情源起於女孩與同學A明明已經相約好放學後戶串門子卻被頻頻臨時毀約狀況,搞得小女生幾乎在家天天哭訴,讓原本一份剛起步的友誼似乎搖搖欲墜,內心很受傷,日本媽媽覺得女兒大受委屈必需向我傾訴與詢問,她說在日本,約定就是約定,即使是小學生也知道要遵守約定,怎麼這裡的孩子那麼不守約,很失望!

我聽狀可以理解母親維護孩子的心情,但我也知道,荷蘭人亦是很注重約定的民族,應該不會如此隨便。因此我問了一下日本媽媽是否將這情況告訴同學A或是她的家長,約定好的事情不應該隨意更改,況且孩子現階段(7,8歲)之間的約定常在大人不在身旁「作證」下時會發生混淆或遺忘狀況,或許,同學A的家長根本不知道小孩跟誰有任何約定。但日本媽媽卻說,「沒有欸,我不好意思去詢問,因為感覺好像不信任她們。」就是這個「不好意思」讓女兒白白在家哭了好幾天!

回想起剛來荷蘭定居前幾年,我就是「不好意思小姐」舉凡家裡大小事情委託或是婆婆來訪,幾乎概括承受。明明身體不適還硬下床泡咖啡陪她聊天,就怕被碎碎念,搞到後來讓自己身心俱疲,雖說Ruben拔多數體貼,但心裡就很不是滋味,甚至有點覺得「欺負外來人」之感。

後來透過幾次抱怨,Ruben拔對我說,如果妳覺得哪裡不舒服或是需要更改,請坦承說出來,絕對要把妳最真實感受表現出來才行!

荷蘭人是很直接的,會把你的不好意思理解成「你是接受的!」

事後再來抱怨就形成矛盾,「直接表態」清楚明瞭,即使有時事實傷人,但他們還是寧願選擇真相而不是拐彎抹角的沒關係或不好意思。

同樣道理我也說給日本媽媽做參考,順道一提每個國家國情與人民性格都不同,我們既然選擇在這裡生活生根,有時過往觀念真的要選擇性放下,這樣日子才會比較好過。

也因為如此,Ruben拔也覺得我的性格愈來愈荷蘭人,有時比他都來的直接,我便打趣地說,沒辦法呀!環境所逼,但也因為如此我更加認識與掌握自己!

(圖/瘋荷日曆 My Dutch LifeStyle提供)
既然選擇在荷蘭生根,思考行為模式就得改變。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瘋荷日曆 My Dutch LifeStyle(原文標題:在荷蘭,不好意思先生/小姐行不行得通?)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